一种弹性高阻燃耐油热缩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88051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8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高阻燃耐油热缩管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弹性高阻燃耐油热缩管包含以重量份计的下列组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10~40份、烯烃‑丙烯酸酯共聚物50~80份、硅橡胶30~60份、金属氧化物3~8份、磷酸盐系阻燃剂3~8份、纳米活性碳酸钙0.5~5份、润滑剂0.5~5份和抗氧化剂0.5~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弹性高阻燃耐油热缩管具有优良的弹性和抗屈挠性,理想的阻燃和耐油性能以及良好的加工和使用性能;不含汞、镉、六价铬等危害性物质,满足欧盟RoHS指令要求;不含卤素及红磷,燃烧后不会产生有毒物质,对环境和人体无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缩管
,涉及一种弹性高阻燃耐油热缩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热缩管的主要材料包括聚烯烃类共聚物、橡胶类材料以及其它辅助材料。然而,现有热缩管虽然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和环保性能,但在耐温、耐油以及耐溶剂方面性能较差,不能适用于汽车、高速列车、军工及航天行业等耐温、耐油和耐溶剂的场所。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具有优良的耐油、耐腐蚀、耐热性能以及理想的机械强度的热缩管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高阻燃耐油热缩管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弹性高阻燃耐油热缩管,其包含以重量份计的下列组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10~40份、烯烃-丙烯酸酯共聚物50~80份、硅橡胶30~60份、金属氧化物3~8份、磷酸盐系阻燃剂3~8份、纳米活性碳酸钙0.5~5份、润滑剂0.5~5份和抗氧化剂0.5~5份;其中:所述硅橡胶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通式:;其中:n:(m+n+o)=5~15:100,o:(m+n+o)=10~30:100。优选的,所述弹性高阻燃耐油热缩管包含以重量份计的下列组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1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高阻燃耐油热缩管,其包含以重量份计的下列组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10~40份、烯烃‑丙烯酸酯共聚物50~80份、硅橡胶30~60份、金属氧化物3~8份、磷酸盐系阻燃剂3~8份、纳米活性碳酸钙0.5~5份、润滑剂0.5~5份和抗氧化剂0.5~5份;其中:所述硅橡胶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通式:;其中:n:(m+n+o)=5~15:100,o:(m+n+o)=10~30: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高阻燃耐油热缩管,其包含以重量份计的下列组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10~40份、烯烃-丙烯酸酯共聚物50~80份、硅橡胶30~60份、金属氧化物3~8份、磷酸盐系阻燃剂3~8份、纳米活性碳酸钙0.5~5份、润滑剂0.5~5份和抗氧化剂0.5~5份;其中:所述硅橡胶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通式:;其中:n:(m+n+o)=5~15:100,o:(m+n+o)=10~30: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高阻燃耐油热缩管,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以重量份计的下列组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15~35份、烯烃-丙烯酸酯共聚物55~75份、硅橡胶35~55份、金属氧化物4~7份、磷酸盐系阻燃剂4~7份、纳米活性碳酸钙1~4份、润滑剂1~4份和抗氧化剂1~4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高阻燃耐油热缩管,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以重量份计的下列组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20~30份、烯烃-丙烯酸酯共聚物60~70份、硅橡胶40~50份、金属氧化物5~6份、磷酸盐系阻燃剂5~6份、纳米活性碳酸钙2~3份、润滑剂2~3份和抗氧化剂2~3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高阻燃耐油热缩管,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以重量份计的下列组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25份、烯烃-丙烯酸酯共聚物65份、硅橡胶45份、金属氧化物5份、磷酸盐系阻燃剂5份、纳米活性碳酸钙2份、润滑剂2份和抗氧化剂2份。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宏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泰斯拓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