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动力系统的涡轮中冷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45833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9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动力系统的涡轮中冷器,包括中冷器主体,所述中冷器主体的顶端安装要进气室和出气室,所述进气室的侧面设有进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侧面设有出气管,所述中冷器主体的侧面安装有对称的固定板,所述中冷器主体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的顶端设有若干个翅片,所述中冷器主体的一侧安装有台座和散热管,所述台座的侧面设有密封圈槽和测量孔,所述测量孔的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测量孔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中冷器主体的底端设有底座,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对压力和温度进行监控测量,能够对装置进行保护,通过密封条能够对冷却管道进行密封,散热管能够实现装置的各种热量的散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冷器
,具体为一种车用动力系统的涡轮中冷器。
技术介绍
涡轮增压的发动机为何会比普通发动机拥有更大的动力,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其换气的效率比一般发动机的自然进气更高。当空气进入涡轮增压后其温度会大幅升高,密度也相应变小,而中冷器正是起到冷却空气的作用,高温空气经过中冷器的冷却,再进入发动机中。如果缺少中冷器而让增压后的高温空气直接进入发动机,则会因空气温度过高导致发动机爆震甚至损伤熄火的现象。中冷器通常见于安装了涡轮增压的车上。因为中冷器其实是涡轮增压的配套零件,而它的作用则是为了提高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换气效率。现有的设备中,在涡轮后方设置如气压、温度传感器来实现数据监测,这种安装方式结构复杂、繁琐,测量品种更换比较困难;同时由于涡轮排出的气体具有一定的流量,整个测量环境不稳定,测量准确性较低。所以,如何设计一种车用动力系统的涡轮中冷器,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动力系统的涡轮中冷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动力系统的涡轮中冷器,包括中冷器主体,所述中冷器主体的顶端安装要进气室和出气室,所述进气室的侧面设有进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侧面设有出气管,所述中冷器主体的侧面安装有对称的固定板,所述中冷器主体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的顶端设有若干个翅片,所述中冷器主体的一侧安装有台座和散热管,所述台座的侧面设有密封圈槽和测量孔,所述测量孔的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测量孔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中冷器主体的底端设有底座。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有若干个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台座与中冷器主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道的底端设有密封条。进一步的,所述台座的侧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测量孔之间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车用动力系统的涡轮中冷器中,通过进气室和进气管实现了气体的进入,通过出气室和出气管实现了气体的排出,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对压力和温度进行监控测量,能够对装置进行保护,通过密封条能够对冷却管道进行密封,散热管能够实现装置的各种热量的散出,通过密封圈槽提高了密封效果,便于安装,通过固定板和安装孔能够将装置固定于涡轮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图中:1-进气室;2-进气管;3-出气室;4-出气管;5-安装孔;6-固定板;7-中冷器主体;8-台座;9-测量孔;10-底座;11-密封条;12-散热管;13-冷却管道;14-翅片;15-密封圈槽;16-压力传感器;17-螺栓;18-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用动力系统的涡轮中冷器,包括中冷器主体7,所述中冷器主体7的顶端安装要进气室1和出气室3,所述进气室1的侧面设有进气管2,所述出气管3的侧面设有出气管4,所述中冷器主体7的侧面安装有对称的固定板6,所述中冷器主体7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冷却管道13,所述冷却管道13的顶端设有若干个翅片14,所述中冷器主体7的一侧安装有台座8和散热管12,所述台座8的侧面设有密封圈槽15和测量孔9,所述测量孔9的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16,所述压力传感器16与测量孔9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中冷器主体7的底端设有底座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6的内部设有若干个安装孔5,能够对装置与涡轮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台座8与中冷器主体7通过螺栓17固定连接,将台座8与中冷器主体7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道13的底端设有密封条11,对装置进行密封。进一步的,所述台座8的侧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8,所述温度传感器18与测量孔9之间电性连接,能够对温度进行测量检测。工作原理:首先,冷空气通过进气管2进入进气室1,从而进入中冷器主体7,进入冷却管道13后,冷却管道13内流动涡轮排出的热气,然后冷空气从中冷器主体7侧面吹过翅片,实现散热,冷却管道13是连续折弯的,并且管径较小,以提高散热效果,之后部分气体由出气室3和出气管排除,散热管12能够散出一部分热量,测量孔9上安装的压力传感器16能够测量压力,温度传感器18能够对温度进行监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动力系统的涡轮中冷器,包括中冷器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主体(7)的顶端安装要进气室(1)和出气室(3),所述进气室(1)的侧面设有进气管(2),所述出气管(3)的侧面设有出气管(4),所述中冷器主体(7)的侧面安装有对称的固定板(6),所述中冷器主体(7)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冷却管道(13),所述冷却管道(13)的顶端设有若干个翅片(14),所述中冷器主体(7)的一侧安装有台座(8)和散热管(12),所述台座(8)的侧面设有密封圈槽(15)和测量孔(9),所述测量孔(9)的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16),所述压力传感器(16)与测量孔(9)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中冷器主体(7)的底端设有底座(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动力系统的涡轮中冷器,包括中冷器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主体(7)的顶端安装要进气室(1)和出气室(3),所述进气室(1)的侧面设有进气管(2),所述出气管(3)的侧面设有出气管(4),所述中冷器主体(7)的侧面安装有对称的固定板(6),所述中冷器主体(7)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冷却管道(13),所述冷却管道(13)的顶端设有若干个翅片(14),所述中冷器主体(7)的一侧安装有台座(8)和散热管(12),所述台座(8)的侧面设有密封圈槽(15)和测量孔(9),所述测量孔(9)的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16),所述压力传感器(16)与测量孔(9)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襄金丽王化平刘传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海联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