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软开关无损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4993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模式软开关无损吸收装置,包括单端变换器的原边绕组T1A和副边绕组T1B,开关Q1B,电容器C1、C2、C3,二极管D1、D2,电感L1,其中:T1A和T1B构成单端正激或单端反激变换器,C3、D3、L1、C1、Q1B构成谐振回路,由C1、C3、Q1B构成开关管钳位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模式软开关无损吸收装置,通过由T1A和T1B构成单端正激或单端反激变换器,C3、D3、L1、C1、Q1B构成谐振回路,由C1、C3、Q1B构成开关管钳位回路,以达到接近零电压平稳切换、更彻底吸收切换能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控制开关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模式开关电源的软开关无损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单管开关电源控制技术主要存在如下两种:1.RCD吸收,即电阻-电容-二极管组合,它存在的问题是对开关切换时的能量吸收不彻底,并且根据焦耳定律,在开关切换过程中器件能量吸收、发热严重,导致元器件参数以及输出电压不稳定。2.LCD吸收,即电感-电容-二极管组合,它存在的问题在于对不同负载下开关切换能量吸收效果不一致,以及当输入电压波动后,对开关切换能量的吸收效果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多模式软开关无损吸收装置,通过由T1A和T1B构成单端正激或单端反激变换器,C3、D3、L1、C1、Q1B构成谐振回路,由C1、C3、Q1B构成开关管钳位回路,以达到接近零电压平稳切换、更彻底吸收切换能量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模式软开关无损吸收装置,包括单端变换器的原边绕组T1A和副边绕组T1B,开关Q1B,电容器C1、C2、C3,二极管D1、D2,电感L1,其中:T1A和T1B构成单端正激或单端反激变换器,C3、D3、L1、C1、Q1B构成谐振回路,由C1、C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模式软开关无损吸收装置,包括单端变换器的原边绕组T1A和副边绕组T1B、开关Q1B、电容器C1、电容器C2、电容器C3、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感L1,其特征在于:T1A和T1B构成单端正激或单端反激变换器,电容器C3、二极管D3、电感L1、电容器C1、开关Q1B构成谐振回路,由电容器C1、电容器C3、开关Q1B构成开关管钳位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式软开关无损吸收装置,包括单端变换器的原边绕组T1A和副边绕组T1B、开关Q1B、电容器C1、电容器C2、电容器C3、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感L1,其特征在于:T1A和T1B构成单端正激或单端反激变换器,电容器C3、二极管D3、电感L1、电容器C1、开关Q1B构成谐振回路,由电容器C1、电容器C3、开关Q1B构成开关管钳位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软开关无损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单端变压器原边绕组T1A、开关Q1B、电容C1和电容C2相连接于点A;二极管D1正极、电容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理贤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硕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