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安全气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42023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5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安全气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性安全气囊结构,方向盘固定在气囊室上;导向杆一端与圆环相固定连接;导向杆另一端穿过导向孔;热熔丝的两端分别与导线一、导线二相接通;导线一、导线二均连接在撞击传感器开关上;充气反应装置与撞击传感器开关通过传感连接线相接通。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撞击传感器开关接通后热熔丝熔断,导向杆自由滑动;由于在压缩弹簧的推动下,充气反应装置往外运动,缩短气囊与人之间的相对运动时间,人与气囊碰撞时,人的头部挤压气囊,充气反应装置紧压压缩弹簧,缓冲时间加长,此时减缓了人对气囊的冲击力,使人体得到更好的保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安全气囊
,特别涉及一种弹性安全气囊结构
技术介绍
安全气囊工作原理是在判定施放安全气囊的条件正确之后,控制回路便会将电流送至点火器,借着瞬时快速加热,将内含的氮化钠推进剂点燃。在近乎爆炸的化学反应快速发生的同时,会产生大量无害的以氮气为主的气体,将气囊充气至饱满的状态,并借着强大的冲击力,气囊能够冲开方向盘上的盖而完全展开,以保护驾驶者头部不受伤害。但由于气囊往外膨胀的瞬间,气囊的硬度很大,会对人体头部同样有冲击力,会造成额外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弹性安全气囊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弹性安全气囊结构,它包括有方向盘、气囊、气囊室、充气反应装置、导线一、撞击传感器开关、传感连接线、导线二、热熔丝、压缩弹簧和导向杆;所述方向盘固定在气囊室上;所述气囊设置在气囊室的内腔中;所述充气反应装置的出气口与气囊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撞击传感器开关通过传感连接线与充气反应装置相接通;所述气囊室的内腔设置固定有导向环;所述充气反应装置插入到导向环中;所述充气反应装置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弹性安全气囊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安全气囊结构,它包括有方向盘(1)、气囊(2)、气囊室(3)、充气反应装置(4)、撞击传感器开关(8)和传感连接线(9);所述方向盘(1)固定在气囊室(3)上;所述气囊(2)设置在气囊室(3)的内腔中;所述充气反应装置(4)的出气口与气囊(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撞击传感器开关(8)通过传感连接线(9)与充气反应装置(4)相接通;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导线一(7)、导线二(11)、热熔丝(12)、压缩弹簧(13)和导向杆(14);所述气囊室(3)的内腔设置固定有导向环(3‑1);所述充气反应装置(4)插入到导向环(3‑1)中;所述充气反应装置(4)的底部设置固定有圆环(5);所述气囊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安全气囊结构,它包括有方向盘(1)、气囊(2)、气囊室(3)、充气反应装置(4)、撞击传感器开关(8)和传感连接线(9);所述方向盘(1)固定在气囊室(3)上;所述气囊(2)设置在气囊室(3)的内腔中;所述充气反应装置(4)的出气口与气囊(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撞击传感器开关(8)通过传感连接线(9)与充气反应装置(4)相接通;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导线一(7)、导线二(11)、热熔丝(12)、压缩弹簧(13)和导向杆(14);所述气囊室(3)的内腔设置固定有导向环(3-1);所述充气反应装置(4)插入到导向环(3-1)中;所述充气反应装置(4)的底部设置固定有圆环(5);所述气囊室(3)的内腔底部设置固定有固定台(6);所述固定台(6)的顶表面分别设置有导向孔(6-1)和过线孔(6-2);所述导向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江飞陈洁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富拉司特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