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显友专利>正文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3238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基座和充电背贴;充电基座包括充电基座插座,与充电基座插座连接的第一充电电极和第二充电电极;充电背贴包括充电背贴插头,与充电背贴插头连接的第一取电触点和第二取电触点;当第一取电触点与第一充电电极接触、且第二取电触点与第二充电电极接触时,第一取电触点和第二取电触点可从第一充电电极和第二充电电极上取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充电电极与第二充电电极平行,充电电极与充电背贴垂直交叉,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效率高、成本低,而且通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移动终端的充电方式包括有线充电方式和无线充电方式两类。无线充电方式从原理上包括磁感应(MagneticInduction简称MI)和磁共振(MagneticResonant简称MR)两类。这两类无线充电原理共同优点都是解决了移动终端充电时繁琐拔插充电头的烦恼;但共同的缺点就是:无线充电能量损耗比较大,效率=<70%。磁感应类无线充电方式(技术标准称为Qi协议)还有超近距离(5mm左右)要求,一旦手机和发射充电座位置偏离,充电效率还会大大降低,只有20%左右。所以,Qi协议无线充电器使用起来既不节能也不方便,市场占有率不高。磁共振类无线充电方式,从原理上解决了无线能量传输距离问题,理论上可以达到1米以上,但是能量损耗较大,以及对周围空间的电磁干扰问题至今没有完全解决。比如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进入一旦进入有磁共振类无线充电器空间,有可能带来生命危险。据有关报道,磁共振无线充电器在有关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之前,在美国是不可能拿到许可证的。因此到目前为止,磁共振充电器还没有产品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旨在解决无线充电过程中能量损耗较大以及对周围空间的电磁干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基座和充电背贴;所述充电基座包括充电基座插座,与所述充电基座插座连接的第一充电电极和第二充电电极;所述充电背贴包括充电背贴插头,与所述充电背贴插头连接的第一取电触点和第二取电触点;当所述第一取电触点与所述第一充电电极接触、且所述第二取电触点与所述第二充电电极接触时,所述第一取电触点和所述第二取电触点可从所述第一充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充电电极上取电。所述第一充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充电电极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充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充电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取电触点的宽度和/或所述第二取电触点的宽度。当所述第一取电触点与所述第一充电电极接触、且所述第二取电触点与所述第二充电电极接触时,所述第一取电触点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充电电极的中心线重叠、且所述第二取电触点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充电电极的中心线重叠。所述充电基座还包括一挡板。所述充电基座插座为直流插座;所述充电背贴插头为直流插头。所述充电背贴插头与所述第二取电触点之间的部分为螺纹式结构。所述第一充电电极与所述充电基座插座之间还连接一过流保护模块;或所述第二充电电极与所述充电基座插座之间还连接一过流保护模块。所述第一充电电极和/或第二充电电极可为磁性的电极;所述充电背贴还包括一引磁片,或所述第一取电触点和/或所述第二取电触点为引磁的取电触点。本技术提出的无线充电装置,充电效率高、成本低、使用方便,而且通用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无线充电装置中的充电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无线充电装置中的充电背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无线充电装置中的充电背贴的螺纹式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基座10、充电背贴20;充电基座10包括充电基座插座101,与充电基座插座101连接的第一充电电极102、第二充电电极103和挡板104;在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可应用到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当中。挡板104的作用是设置手机或平板电脑充电放置的参考点,挡板104必须高于充电基座10平面。充电背贴20包括充电背贴插头201,与充电背贴插头201连接的第一取电触点202和第二取电触点203;当第一取电触点202与第一充电电极102接触、且第二取电触点203与第二充电电极103接触时,第一取电触点202和第二取电触点203可从第一充电电极102和第二充电电极103上取电。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充电电极102和/或第二充电电极103可为探针式触点,也可为金属片。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接触的可靠性,第一充电电极102和/或第二充电电极103可为磁性的电极。充电背贴20可对应设置引磁片,例如超薄铁片;或第一取电触点202和/或第二取电触点203为引磁的取电触点。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基座插座101为直流插座,直流插座包括各种USB插座或Type-C插座或苹果公司产品的插座。充电背贴插头201为直流插头,直流插头包括各种USB插头或Type-C插头或苹果公司产品的插头。充电基座插座101与充电背贴插头201可以为一致标准的,也可以不为一致标准的。针对苹果公司产品(例如iPhone、iPad等),需将对应型号的解码电路设置在充电背贴或充电背贴插头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充电电极102和第二充电电极103平行设置,第一充电电极102和第二充电电极103大致为一长方形形状;第一取电触点202和第二取电触点203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一取电触点202和第二取电触点203大致为一长方形形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第一充电电极102、第二充电电极103、第一取电触点202和第二取电触点203大致为一长方形形状的形状并不限定为长方形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正方形或菱形或其他形状。再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取电触点202和第二取电触点203也可不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在此不做限定。为了确保电极和取电触点之间不短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充电电极102和第二充电电极103之间的距离b大于第一取电触点202的宽度c1和/或第二取电触点203的宽度c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宽度c1和c2指的是长方形的宽度;对于其他形状,可同理进行定义,例如圆形,宽度c1和c2可以为圆形的直径。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宽度c1和c2可定义为对角线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取电触点202与第一充电电极102接触、且第二取电触点203与第二充电电极103接触时,第一取电触点202的中心线与第一充电电极102的中心线重叠(图中的S1)、且第二取电触点203的中心线与第二充电电极103的中心线重叠(图中的S2)。当第一取电触点202与第一充电电极102接触时,形状上呈“+”字形状。当第二取电触点203与第二充电电极103接触时,形状上同样呈“+”字形状。整体上来看,呈形状。需要说明的是,中心线以充电基座10和充电背贴20的底边为参考。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厚度不一样,电极与取电触点的中心线较难重叠,可以设置电极与取电触点的合理比例,使电极与取电触点达到充分接触。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取电触点202的宽度c1可以设置为第一充电电极102宽度a1的三倍;第二取电触点203的宽度可以设置为第二充电电极103宽度a2的三倍。在本实施例中,充电背贴20的d和e部分,可设计成螺纹式结构(如图4所示的30),以方便充电背贴插头201的插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充电电极102与充电基座插座101之间还连接一过流保护模块;或第二充电电极103与充电基座插座101之间还连接一过流保护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基座和充电背贴;所述充电基座包括充电基座插座,与所述充电基座插座连接的第一充电电极和第二充电电极;所述充电背贴包括充电背贴插头,与所述充电背贴插头连接的第一取电触点和第二取电触点;当所述第一取电触点与所述第一充电电极接触、且所述第二取电触点与所述第二充电电极接触时,所述第一取电触点和所述第二取电触点可从所述第一充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充电电极上取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基座和充电背贴;所述充电基座包括充电基座插座,与所述充电基座插座连接的第一充电电极和第二充电电极;所述充电背贴包括充电背贴插头,与所述充电背贴插头连接的第一取电触点和第二取电触点;当所述第一取电触点与所述第一充电电极接触、且所述第二取电触点与所述第二充电电极接触时,所述第一取电触点和所述第二取电触点可从所述第一充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充电电极上取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充电电极平行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充电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取电触点的宽度和/或所述第二取电触点的宽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取电触点与所述第一充电电极接触、且所述第二取电触点与所述第二充电电极接触时,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显友
申请(专利权)人:陈显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