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电能传输模块及利用其的轨道式无线电能传输结构,属于无线电传输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电能传输已经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和生活,对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方式和方法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无线电能传输指的是电能从电源到负载的一种没有经过电气直接接触的能量传输方式。根据传输的机理,可分为电磁辐射式,电场耦合式,磁场耦合式和超声波等,但现在研究较多的是电场耦合式和磁场耦合式两种。2013年韩国利用电感式无线电能传输的原理实现对公园轨道观览车车进行充电并发表文章“Charginguptheroad”在IEEE上。国内西南交通大学正在对无线式轨道供电进行研究,并在近几年会有重大成果。2015年密西根大学的几位教授在Nature上发表文章“ADouble-sidedLCLC-CompensatedCapacitivePowerTransferSystemforElectricVehicleCharging”证明了电容式无线传输大功率的可能性。现在的轨道供电利用受电弓从接触网上取得电能,由于这种形式需要不断的接触,容易发生火灾等情况,而且国家最近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电路(2)、补偿电路(4)、整流电路(3),所述的逆变电路(2)将接入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的补偿电路(4),通过电感和电容的谐振,将逆变电路(2)转化后的交流电大功率传递给整流电路(3),整流电路(3)将接收到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接入负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电能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电路(2)、补偿电路(4)、整流电路(3),所述的逆变电路(2)将接入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的补偿电路(4),通过电感和电容的谐振,将逆变电路(2)转化后的交流电大功率传递给整流电路(3),整流电路(3)将接收到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接入负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能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偿电路4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S1、电容CS2、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电容CS1、电容CS2等效为电容CS,电容CS与电容C3串联再与电容C2并联后得到等效电容Ca,电容CS与电容C2串联再与电容C3并联后得到等效电容Cb,电感L2与电容Ca谐振,同时通过电感L1、电感L2产生的磁场将逆变电路2中的能量传递过来,电感L3与电容Cb谐振,同时通过电感L3、电感L4产生的磁场将能量传递到整流电路3中,电感L1与电容C1谐振,电感L4与电容C4谐振。3.一种轨道式无线电能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供电模块,所述的补偿电路(4)中的电容C2、电容C3、电容CS1、电容CS2由供电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奇,刘哲,赵晗,代维菊,竹立岩,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