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温超导磁浮车道岔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磁道岔。
技术介绍
道岔是有轨交通实现线路转换不可或缺的设备。目前,关于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道岔设备的研究较少,且为机械式,主要通过强力移动磁轨来实现轨道换向的目的,故称为机械式道岔。然而,与常规的铁路道岔类似,现有的机械式道岔存在以下缺点:(1)不经济:A、机械式道岔需要大量辅助设备,如移动平台、推动装置等;B、磁悬浮系统中轨道由无数永磁段组成,永磁段间的强磁力作用将导致移动轨道需要非常大的机械力,因此耗能大;C、为了保证轨道能够顺利移动,机械式道岔需要留足够的空间;D、频繁的机械移动将导致轨道磨损较大。(2)响应时间长:机械式道岔在移动轨道时,由于需要一系列机械运动,因此需要一定的响应时间,实时性差,不能应用于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合。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所提出的机械式道岔经济性和实时性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道岔,从而无需进行机械移动即可实现道岔的功能,具有体积小、响应时间快等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磁道岔,该电磁道岔包括:第一单永磁轨道(L1)、第二单永磁轨道(L2)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道岔,其特征在于,该电磁道岔包括:第一单永磁轨道(L1)、第二单永磁轨道(L2)、道岔轨道(L3)、第一双永磁轨道(L4)和第二双永磁轨道(L5);所述第一单永磁轨道和第二单永磁轨道均包括一个永磁轨道组;所述永磁轨道组包括N块永磁体,所述永磁轨道组中的N块永磁体的磁化方向均为第一磁化方式;所述道岔轨道包括M块磁体,所述M块磁体包括3块电磁铁和(M‑3)块永磁体;所述3块电磁铁位于所述道岔轨道的中部,各块电磁铁的磁极嵌入永磁轨道内,且各块电磁铁垂直于道岔轨道;所述(M‑3)块永磁体平均设置在所述3块电磁铁的两侧;所述3块电磁铁根据控制指令切换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当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道岔,其特征在于,该电磁道岔包括:第一单永磁轨道(L1)、第二单永磁轨道(L2)、道岔轨道(L3)、第一双永磁轨道(L4)和第二双永磁轨道(L5);所述第一单永磁轨道和第二单永磁轨道均包括一个永磁轨道组;所述永磁轨道组包括N块永磁体,所述永磁轨道组中的N块永磁体的磁化方向均为第一磁化方式;所述道岔轨道包括M块磁体,所述M块磁体包括3块电磁铁和(M-3)块永磁体;所述3块电磁铁位于所述道岔轨道的中部,各块电磁铁的磁极嵌入永磁轨道内,且各块电磁铁垂直于道岔轨道;所述(M-3)块永磁体平均设置在所述3块电磁铁的两侧;所述3块电磁铁根据控制指令切换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当所述3块电磁铁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道岔轨道从左至右第1~N块磁体的磁化方向为第一磁化方式;当所述3块电磁铁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道岔轨道从左至右第(M-N+1)~M块磁体的磁化方向为第一磁化方式;所述第一双永磁轨道包括P块永磁体;所述P块永磁体中的从左至右第1~N块永磁体的磁化方向为第一磁化方式,第(P-N+1)~P块永磁体的磁化方向为第一磁化方式;所述第二双永磁轨道包括两个永磁轨道组,两个永磁轨道组之间间隔一块磁体大小的空位;所述第一单永磁轨道、第二单永磁轨道、道岔轨道、第一双永磁轨道和第二双永磁轨道按顺序依次排列,且各个轨道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其中,所述N、M和P均为自然数,且N<M<P<(2N+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N的取值为2或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道岔,其特征在于,当所述N、M和P的取值分别为5、7和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杰,邓自刚,张娅,郑珺,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