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针复位装置和装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34231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0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顶针复位装置和装夹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顶针复位装置,包括:壳体,其具有朝上开口的凹腔;复位顶针,滑设于所述凹腔内,所述复位顶针具有位于其顶端的顶推部,所述顶推部由所述凹腔的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壳体的外部;以及弹性元件,用于使所述复位顶针向上复位移动,所述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复位顶针的底端。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顶针复位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维护。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夹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顶针复位装置和装夹装置
技术介绍
自动打螺杆机器人广泛用于电子行业自动组装线,例如:手机、硬盘、键盘、电子玩具、电脑、DVD、家电、塑胶、电器、通讯设备、电器、玩具、电子加工等,或汽车螺杆自动组装行业,例如:电机、马达、零部件等实行自动打螺杆组装等。目前,现有的自动打螺杆机器人,在进行螺杆锁付过程中,产品被压紧,完成锁付后,由人工方式复位或由复位机构复位。然而,现有的复位机构大都较为复杂,给生产、装配带来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顶针复位装置和装夹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复位机构大都较为复杂,给生产、装配带来很大不便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顶针复位装置,包括:壳体,其具有朝上开口的凹腔;复位顶针,滑设于所述凹腔内,所述复位顶针具有位于其顶端的顶推部,所述顶推部由所述凹腔的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壳体的外部;以及弹性元件,用于使所述复位顶针向上复位移动,所述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复位顶针的底端。进一步地,所述复位顶针的外缘设有向外伸出的凸缘,所述壳体于所述凹腔的内壁上凸设有限制所述凸缘向上移动的限位部。进一步地,所述顶针复位装置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壳体底部的调节螺母和螺接于所述调节螺母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顶端与所述弹性元件的底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或弹片。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部外缘设有向外伸出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安装孔。本技术提供的装夹装置,包括用于支撑一呈平板状的待锁付工件的工作台,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并用于使所述待锁付工件向上复位移动的上述的顶针复位装置。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提供的顶针复位装置,包括滑设于凹腔内的复位顶针和使复位顶针向上复位移动的弹性元件,复位顶针具有位于其顶端的顶推部,这样,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维护。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提供的装夹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位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位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工作台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30:顶针复位装置 311:壳体312:复位顶针 313:弹性元件314:凹腔 315:顶推部316:凸缘 317:限位部318:弹力调节组件 319:调节螺母320:调节螺杆 321:安装部322:安装孔 323:螺钉100:装夹装置 10:工作台11:装夹槽 15:复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左”“右”“上”“下”与附图本身的左、右、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技术的结构起限定作用。参见图1和2,本实施例提供的顶针复位装置30,包括壳体311、复位顶针312和弹性元件313。壳体311,大致为圆筒形,其具有朝上开口的凹腔314。复位顶针312,滑设于凹腔314内,复位顶针312具有位于其顶端的顶推部315,顶推部315由凹腔314的开口伸出壳体311的外部。弹性元件313,用于使复位顶针312向上复位移动,弹性元件313为但不局限于弹簧(可以是弹片),弹性元件313设置在凹腔314内并连接于复位顶针312的底端。作为进一步地优化,在复位顶针312的外缘设有向外伸出的凸缘316,壳体311于凹腔314的内壁上凸设有限制凸缘316向上移动的限位部317,这样,可避免复位顶针312向上滑出凹腔314。作为进一步地优化,顶针复位装置30还包括弹力调节组件318,用于调节复位时弹性元件313的复位力大小,弹力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母319和螺接于调节螺母319的调节螺杆320,调节螺杆320的顶端与弹性元件313的底端连接。调节螺母319固定安装在壳体311底部,通过拧动调节螺杆320,以使调节螺杆320相对调节螺母319向上移动,并压紧弹性元件313,进而增大了复位力,反之则减小复位力。作为进一步地优化,壳体311的顶部外缘设有向外伸出的安装部321,安装部321上开设有安装孔322,通过螺钉323穿过对应的安装孔322,以将壳体311固定。参见图3,本技术提供的装夹装置100,包括用于支撑一呈平板状的待锁付工件(图未示)的工作台,其中,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并用于使待锁付工件向上复位移动的上述顶针复位装置30。工作台10具有用于放置待锁付工件的装夹槽11,在工作台10于装夹槽11的底面具有复位孔15。顶针复位装置30固定在工作台10上并位于装夹槽11的下方,其顶推部315315可从复位孔15向上伸出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顶针复位装置和装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具有朝上开口的凹腔;复位顶针,滑设于所述凹腔内,所述复位顶针具有位于其顶端的顶推部,所述顶推部由所述凹腔的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壳体的外部;以及弹性元件,用于使所述复位顶针向上复位移动,所述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复位顶针的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具有朝上开口的凹腔;复位顶针,滑设于所述凹腔内,所述复位顶针具有位于其顶端的顶推部,所述顶推部由所述凹腔的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壳体的外部;以及弹性元件,用于使所述复位顶针向上复位移动,所述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复位顶针的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顶针的外缘设有向外伸出的凸缘,所述壳体于所述凹腔的内壁上凸设有限制所述凸缘向上移动的限位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针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复位装置还包括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林解士聪吴镇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威富多媒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