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锁具领域,一种短波红外门锁,包括门锁结构、门锁控制器,短波红外门锁还包括身份证信息读取装置、短波红外图像采集装置和人脸识别比对装置;身份证信息读取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人脸识别比对装置的输入端,构成身份证信息的传输电路;短波红外图像采集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人脸识别比对装置的输入端,构成图像信息的传输电路;人脸识别比对装置的输出端连接门锁控制器的输入端,门锁控制器与门锁结构机械连接,构成打开和闭合门锁的控制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识别用户的生物信息,还能够通过获得的生物信息确认用户的法律身份信息,最后基于以上两种信息控制门锁的开启与闭合,提高了门禁的安全性及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短波红外门锁
本技术属于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波红外门锁。
技术介绍
锁具是大部分房门安装的防止非法进入的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家庭和办公场所采用了生物识别门锁,利用生物识别技术对用户进行身份判断,并控制门锁开关,给用户提供了方便。然而,当前的生物识别类门锁,其注册的形式是在锁具端进行注册,以获取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便于后期识别。这种机制仅收集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对用户的身份难以判断,容易造成社会安全隐患,难以满足更精细的门禁管理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短波红外门锁,旨在识别用户身份,提高开锁的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短波红外门锁,包括门锁结构、门锁控制器,所述短波红外门锁还包括身份证信息读取装置、短波红外图像采集装置和人脸识别比对装置;所述身份证信息读取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人脸识别比对装置的输入端,构成身份证信息的传输电路;所述短波红外图像采集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人脸识别比对装置的输入端,构成图像信息的传输电路;所述人脸识别比对装置的输出端连接门锁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门锁控制器与门锁结构机械连接,构成打开和闭合门锁的控制回路。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短波红外门锁中,所述身份证信息读取装置为身份证阅读器。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短波红外门锁中,所述短波红外图像采集装置为短波红外摄像机,所述短波红外摄像机的图像传感器为短波红外图像传感器,所述短波红外摄像机镜头为短波红外谱段高透过率镜头。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短波红外门锁中,所述短波红外的波长范围是1.4um-3.0um。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短波红外门锁中,所述短波红外图像采集装置朝向门外设有短波红外补光灯。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短波红外门锁中,所述人脸识别比对装置包括人脸识别芯片以及连于所述人脸识别芯片的存储模块。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短波红外门锁中,所述人脸识别芯片通过I2C总线或SPI总线连接所述存储模块。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短波红外门锁中,所述存储模块为内存卡、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或U盘。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短波红外门锁中,所述短波红外门锁还包括:连于所述人脸识别比对装置的无线收发器,所述无线收发器为蓝牙收发器、WIFI收发器或者为2G、3G、4G数据收发器。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短波红外门锁中,所述短波红外门锁还包括:连于所述人脸识别比对装置的语音提示装置,所述语音提示装置由语音芯片以及扬声器构成,所述语音芯片的音频输出端与所述扬声器的语音信号接收端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能确认用户的法律身份和人脸生物特征信息,并确保两者的关联性正确,有利于社会安全;另一方面,用户使用时无需提前注册身份证件信息和人脸生物信息即可控制门锁的开启,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短波红外门锁的模块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短波红外门锁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人脸识别比对装置与门锁控制器互联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参考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短波红外门锁的模块图,为了便于说明,仅列出与本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短波红外门锁包括门锁结构5、门锁控制器4,所述短波红外门锁还包括身份证信息读取装置1、短波红外图像采集装置和人脸识别比对装置2;所述身份证信息读取装置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人脸识别比对装置2的输入端,构成身份证信息的传输电路;所述短波红外图像采集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人脸识别比对装置2的输入端,构成图像信息的传输电路;所述人脸识别比对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门锁控制器4的输入端,所述门锁控制器4与门锁结构5机械连接,构成打开和闭合门锁的控制回路。短波红外图像采集装置为一台、两台或者多台短波红外摄像机,可以实时获得前台场景图像,用于人证比对。短波红外摄像机的响应波段覆盖1.4um-3.0um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摄像机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不同的角度和成像视场,并且,可以设置短波红外补光灯或者不设置短波红外补光灯,短波红外补光灯的光源波段覆盖1.4um-3.0um一部分或者全部。所述身份证读取装置为读取身份证芯片内置个人信息的电子设备。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短波红外门锁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详述如下:身份证信息读取装置1向所述人脸识别比对装置2传输身份证信息,短波红外图像采集装置向人脸识别比对装置2传输图像信息,人脸识别比对装置2生成人脸识别比对结果信号,人脸识别比对装置2的输出端与门锁控制器4的输入端之间具有通信连接,人脸识别比对装置2向门锁控制器4输出人脸识别比对结果信号,门锁控制器4接收人脸识别比对结果信号,打开或闭合门锁。人脸识别比对结果信号为高电平或低电平信号。门锁控制器4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打开门锁,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闭合门锁;或者,门锁控制器4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打开门锁,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闭合门锁。下面对短波红外门锁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详述如下: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与身份证人像的人脸特征信息比对通过一次后,将用户的身份证人像存储在存储装置中。当用户需要再次开启门锁时,短波红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图像信息,与存储装置的身份证人像进行比对确认,确认用户的法律身份后,将人脸识别比对结果信号发送给门锁控制器4,最后,门锁控制器4会根据人脸识别比对结果信号控制门锁的打开和闭合。在本技术中,该短波红外门锁具有人脸识别功能,可以同时确认用户的法律身份和人脸生物特征信息,并确保两者的关联性正确,提高了门的安全性及防盗效果,有利于社会安全,此外,用户使用时无需提前注册身份证件信息和人脸生物信息即可控制门锁的开启,方便快捷。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实施建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参考图2,图2是实施例二提供的短波红外门锁的示意图,为便于说明,实施例二描述了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初次使用短波红外门锁的流程,详述如下:在图2中,用户初次使用短波红外门锁时,不需要进行身份注册。用户使用时,仅需要在短波红外图像采集装置处采集图像,以提取用户的人脸特征图像信息,并且在身份证信息读取装置1处刷身份证,以提取身份证芯片内置人员信息,用户的人脸特征图像信息和身份证信息两种信息采集后,门锁装置的人脸识别比对装置2自动对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与身份证人像的人脸特征信息进行比对确认,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比对用户与身份证所属人是否匹配,并将人脸识别比对结果信号发送给门锁控制器4,门锁控制器4会根据人脸识别比对结果信号驱动门锁结构5,控制门锁的打开和闭合。在本技术中,该短波红外门锁具有人脸识别功能和确认用户的法律身份的功能,并确保两者的关联性正确,因此大大提高了门的安全性及防盗效果。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实施建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参考图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人脸识别比对装置2与门锁控制器4互联的电路结构图,详述如下:所述人脸识别比对装置2采用人脸识别芯片U,所述人脸识别芯片U的供电引脚VDD接于电源VCC,所述人脸识别芯片U的输出端A连接所述门锁控制器4的控制端T,所述人脸识别芯片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短波红外门锁,包括门锁结构、门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波红外门锁还包括身份证信息读取装置、短波红外图像采集装置和人脸识别比对装置;所述身份证信息读取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人脸识别比对装置的输入端,构成身份证信息的传输电路;所述短波红外图像采集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人脸识别比对装置的输入端,构成图像信息的传输电路;所述人脸识别比对装置的输出端连接门锁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门锁控制器与门锁结构机械连接,构成打开和闭合门锁的控制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波红外门锁,包括门锁结构、门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波红外门锁还包括身份证信息读取装置、短波红外图像采集装置和人脸识别比对装置;所述身份证信息读取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人脸识别比对装置的输入端,构成身份证信息的传输电路;所述短波红外图像采集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人脸识别比对装置的输入端,构成图像信息的传输电路;所述人脸识别比对装置的输出端连接门锁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门锁控制器与门锁结构机械连接,构成打开和闭合门锁的控制回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波红外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证信息读取装置为身份证阅读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波红外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波红外图像采集装置为短波红外摄像机,所述短波红外摄像机的图像传感器为短波红外图像传感器,所述短波红外摄像机镜头为短波红外谱段高透过率镜头。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短波红外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波红外的波长范围是1.4um-3.0um。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短波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威富多媒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