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缘体上硅的硅片上纳米宽度谐振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04801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SOI硅片上纳米宽度谐振结构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巧妙利用了(110)晶向硅片的各向异性湿法腐蚀特性,通过精确控制光刻掩模图形与(112)晶向间夹角,利用各向异性湿法腐蚀会自动校准晶向、同时结合腐蚀液对(111)晶面的低速腐蚀减小宽度,在(110)绝缘体上硅的硅片上制作出宽度小于光刻最小线宽、侧壁为(111)晶面的纳米梁结构,通过浓硼自终止技术很好地控制锚点和驱动电极的形貌。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制成宽度小于100纳米的纳米梁,在纳米梁两侧制作驱动/敏感电极,从而实现纳米谐振结构。由于各向异性湿法腐蚀对硅(111)晶面的腐蚀速率慢,可以通过控制腐蚀时间实现对纳米梁宽度的较精确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绝缘体上硅的硅片上纳米宽度谐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梁由锚点支撑,且在纳米梁的两侧有一对电极;在锚点和电极上制作有金属压焊块,实现电学连接;纳米梁、锚点和电极均制作在(110)晶面的SOI硅片的上层硅上;且纳米梁下面的二氧化硅埋层被腐蚀去除,纳米梁可以自由振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恒许科峰李铁焦继伟李昕欣王跃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