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配合物催化醇类选择性氧化制备醛或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7720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2 14:37
一种铜配合物催化醇类选择性氧化制备醛或酮的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N‑甲基咪唑、二水乙酸铜、2、2、6、6‑四甲基‑1‑氧哌啶、去离子水,反应得反应物;将上述反应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得粗产物;将粗产物在乙醇中重结晶,得铜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加入上述铜催化剂、2、2、6、6‑四甲基‑1‑氧哌啶伯醇或仲醇以及去离子水,反应反应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即得醛或酮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金属配合物作为催化剂,以水为溶剂,催化氧化醇为醛或酮。制备方便、价格较低、收率高,纯度大于98%,可进行大批量合成,适合工业生产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催化醇类选择性氧化制备醛或酮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金属铜配合物催化醇来合成醛或酮的方法。
技术介绍
醇选择性氧化成醛或酮,是广泛应用于现代合成化学和工业的关键反应。近年来,原子经济的氧化方法,包括催化氧化的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催化氧化低成本、环境友好的特点最具有吸引力。然而,大多数现有的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环境不良溶剂,如甲苯和氯化烃。如果在水代替有机溶剂进行反应,从“绿色”的化学和技术的角度来看,有明显的优势。例如,在水中发生氧化反应比在有机溶剂中更便宜,更安全,而且产物更容易用简单的方法分离,因而催化剂可以回收和重复使用。本专利技术报道了在水中催化氧化醇成为醛或酮的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操作简便、反应温和、成本低、收率高的催化醇合成醛或酮的方法。一种铜配合物催化醇类选择性氧化制备醛或酮的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铜金属配合物催化剂a.合成反应: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1.8-2.2 mL、N-甲基咪唑0.08-0.12 mmol、二水乙酸铜Cu(OAc)2 0.040-0.60 mmol、 2、2、6、6-四甲基-1-氧哌啶0.040-0.60 mmol,接着加入4-6 mL去离子水,反应在室温下暴露在空气中进行, 得反应物;b.萃取,将上述反应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相分离,并用旋转蒸发器除去溶剂, 得粗产物;c. 结晶: 将粗产物在乙醇中重结晶, 得铜金属配合物催化剂;B. 制备醛或酮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上述铜催化剂0.02 mmol、2、2、6、6-四甲基-1-氧哌啶0.050 mmol、伯醇或仲醇(1 mmol)以及5 mL去离子水,反应在室温下暴露在空气中搅拌2小时,反应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即得醛或酮产品。所述的N-甲基咪唑、乙酸铜和2、2、6、6-四甲基-1-氧哌啶的投料摩尔比是2:0.8-1.2: 0.8-1.2。所述的铜催化剂投料为底物的1.8-2.2%, 2、2、6、6-四甲基-1-氧哌啶的投料为底物的4.5-5.5%。所述的溶剂为水。所述的催化剂和醇的投料摩尔比是1:45-5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金属配合物作为催化剂,以水为溶剂,催化氧化醇为醛或酮。制备方便、价格较低、收率高,纯度大于98%可进行大批量合成,适合工业生产应用。应用广泛,可用于制备多种药物中间体的原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催化氧化醇为醛或酮的方法, 包括:先制备一种铜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在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2.0 mL)、N-甲基咪唑(N-Methylimidazole)(0.10 mmol)、二水乙酸铜Cu(OAc)2 (0.050 mmol)、 2、2、6、6-四甲基-1-氧哌啶(TEMPO)(0.050 mmol),接着加入5 mL去离子水,反应在室温下暴露在空气中搅拌进行,之后再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相分离,并用旋转蒸发器除去溶剂。粗产物在乙醇中重结晶后的棕色固体催化剂。后用该催化剂室温下在水相中将醇氧化成醛或酮。 在25 mL圆底烧瓶中加入上述铜催化剂(0.02mmol,2%),2、2、6、6-四甲基-1-氧哌啶(TEMPO)(0.050 mmol, 5%) ,原料醇(1 mmol)以及5mL去离子水,反应在室温下暴露在空气中搅拌2小时,产品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即得醛或酮产品(纯度>98%)。所述的溶剂为:水。所述的醇为:脂肪或芳香伯醇或仲醇。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铜配合物催化氧化醇为醛或酮,反应的通式如下:实施例1:铜配合物的合成将N-甲基咪唑 (82 毫克,0.001摩尔)、2、2、6、6-四甲基-1-氧哌啶 (31.2 毫克,0.0005摩尔) 溶解在20毫升乙醇中,向其中加入二水乙酸铜 (108.5 毫克, 0.0005摩尔)的水(50毫升)溶液。所得浅棕色溶液在室温空气中搅拌30分钟,然后滤掉灰绿色沉淀,滤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后,有机相干燥后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得棕色粗产品。将粗产品溶解在乙醇中,在空气中缓慢挥发2天后,得到黄棕色块状晶体。产率:147毫克(85%)。紫外可见光谱UV-Vis: λmax/nm (1.0 × 10-5 mol dm-3, CH2Cl2) 270 (ε/103 dm3 mol−1 cm−153.6), 372 (8.5), 430 (6.70), 610 (0.33). 红外光谱FT-IR (solid, cm-1): 1655s,160s, 1536s, 1442m, 1370s, 1309w, 1228s, 1118w, 1073s, 1010s, 958m, 801s,747m, 658w. 元素分析(%) C24H36Cu2N8O8: C 41.68, H 5.25, N 16.20; found C 41.53,H 5.16, N 16.12%实施例2:苯甲醛的合成在25 mL圆底烧瓶中加入上述铜催化剂(13.8毫克,0.02 豪摩尔,2%)、2、2、6、6-四甲基-1-氧哌啶(TEMPO)(0.050 mmol, 5%)、苯乙醇(108毫克,1 豪摩尔)以及5 mL去离子水,反应在室温下暴露在空气中搅拌2小时后,所得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后,有机相通过水洗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除去容易后即得苯甲醛(纯度大于98%)。产率:101毫克(95%)。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400 MHz, CDCl3) δ 9.92 (s, 1H), 7.83-7.78 (m, 2H), 7.55-7.38 (m, 3H)。 质谱GC-MS (m/z): 106 (calc. 106)。实施例3:4-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在25 mL圆底烧瓶中加入上述铜催化剂(13.8毫克,0.02 豪摩尔,2%)、2、2、6、6-四甲基-1-氧哌啶(TEMPO)(0.050 mmol,5%)、4-甲氧基苯乙醇(138毫克,1 豪摩尔)以及5 mL去离子水,反应在室温下暴露在空气中搅拌2小时后,所得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后,有机相通过水洗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除去容易后即得4-甲氧基苯甲醛(纯度大于98%)。产率:126毫克(93%)。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400 MHz, CDCl3) δ 9.97 (s, 1H), 7.84 (d, J =8.7 Hz, 2H), 7.01 (d, J = 8.8 Hz, 2H), 3.90 (s, 3H, HOCH3)。 质谱 GC-MS (m/z):136 (calc. 136)。实施例4:乙酰丙酮的合成在25 mL圆底烧瓶中加入上述铜催化剂(13.8毫克,0.02 豪摩尔,2%)、2、2、6、6-四甲基-1-氧哌啶(TEMPO)(0.050 mmol,5%)、1-苯基乙醇(122毫克,1 豪摩尔)以及5 mL去离子水,反应在室温下暴露在空气中搅拌2小时后,所得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后,有机相通过水洗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除去容易后即得乙酰丙酮(纯度大于98%)。产率:115毫克(96%).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94 (d, J = 7.6 Hz, 2H), 7.55(t, J = 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配合物催化醇类选择性氧化制备醛或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铜金属配合物催化剂a.合成反应: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1.8‑2.2 mL、N‑甲基咪唑0.08‑0.12 mmol、二水乙酸铜Cu(OAc)2 0.040‑0.60 mmol、 2、2、6、6‑四甲基‑1‑氧哌啶0.040‑0.60 mmol,接着加入4‑6 mL去离子水,反应在室温下暴露在空气中进行, 得反应物;b.萃取,将上述反应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相分离,并用旋转蒸发器除去溶剂, 得粗产物;c. 结晶: 将粗产物在乙醇中重结晶, 得铜金属配合物催化剂;B. 制备醛或酮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上述铜催化剂0.02 mmol、2、2、6、6‑四甲基‑1‑氧哌啶0.050 mmol、伯醇或仲醇1 mmol以及5 mL去离子水,反应在室温下暴露在空气中搅拌2小时,反应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即得醛或酮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配合物催化醇类选择性氧化制备醛或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铜金属配合物催化剂a.合成反应: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1.8-2.2 mL、N-甲基咪唑0.08-0.12 mmol、二水乙酸铜Cu(OAc)2 0.040-0.60 mmol、 2、2、6、6-四甲基-1-氧哌啶0.040-0.60 mmol,接着加入4-6 mL去离子水,反应在室温下暴露在空气中进行, 得反应物;b.萃取,将上述反应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相分离,并用旋转蒸发器除去溶剂, 得粗产物;c. 结晶: 将粗产物在乙醇中重结晶, 得铜金属配合物催化剂;B. 制备醛或酮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上述铜催化剂0.02 mmol、2、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娥刘金丽李立威
申请(专利权)人:荆楚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