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流道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58723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8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置流道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包括壳体、驱动轴、前级叶轮和后级叶轮,前级叶轮和后级叶轮安装在驱动轴上并位于壳体内,在壳体上设有低压进水段、低压出水段、高压进水段和高压出水段,低压出水段和高压进水段通过外置流道连通,所述外置流道为两个且沿壳体水平对称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液体流动的对称性,输送介质对泵体的径向作用力实现自平衡;同时降低泵的重心,运行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级离心泵,具体涉及一种外置流道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属于离心泵

技术介绍
自平衡多级离心泵的叶轮采用前级叶轮3和后级叶轮4对称布置以实现自平衡,并通过流道连接前末级叶轮出口和后首级叶轮进口。现有流道往往采用外置流道9,且该外置流道为一个并设置在壳体1正下方,外置流道9两端分别连接低压出水段6和高压进水段7,低压出水段接前末级叶轮出口,高压进水段接后首级叶轮进口,其结构见图1和图2。这种外置单流道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该外置流道通常受空间结构限制,流道走向急剧变化,导致输送介质对泵体的冲击大;2、一个外置流道对泵体产生不对称的径向冲击力,影响泵的稳定运行;3、通常该外置流道布置在泵体正下方,相应地增加了泵的重心高度,对于高速运行的多级节段式离心泵来说,会影响泵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轻输送介质对泵体的冲击、泵体运行更稳定的外置流道自平衡多级离心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外置流道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包括壳体、驱动轴、前级叶轮和后级叶轮,前级叶轮和后级叶轮安装在驱动轴上并位于壳体内,在壳体上设有低压进水段、低压出水段、高压进水段和高压出水段,低压出水段和高压进水段通过外置流道连通,所述外置流道为两个且沿壳体对称布置。所述外置流道水平设置在壳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水平对称布置两外置流道,提高液体流动的对称性,输送介质对泵体的径向作用力实现自平衡;2、水平对称布置外置流道,降低泵的重心,运行更稳定;3、水平对称布置两外置流道,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相对现有的外置单流道而言,每个流道面积减小,结构更紧凑、美观。附图说明图1-现有外置单流道自平衡多级离心泵结构示意图。图2-图1端面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外置双流道自平衡多级离心泵结构示意图。图4-图3K-K剖视图。图5-图3端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3-图5,从图上可以看出,本技术外置流道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包括壳体1、驱动轴2、前级叶轮3和后级叶轮4,前级叶轮3和后级叶轮4安装在驱动轴2上并位于壳体1内,在壳体1上设有低压进水段5、低压出水段6、高压进水段7和高压出水段8,低压出水段6和高压进水段7通过外置流道9连通。本技术外置流道9为两个且沿壳体1对称布置,这样可以提高液体流动的对称性,输送介质对泵体的径向作用力实现自平衡。两外置流道9呈U型结构,这样水力更平稳。为了降低泵的重心,使之运行更稳定,所述外置流道9水平设置在壳体1上,见图5。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竖直设置。本多级离心泵两外置流道水平对称布置,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相对现有的外置单流道而言,每个流道面积减小,结构更紧凑、美观。最后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外置流道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包括壳体、驱动轴、前级叶轮和后级叶轮,前级叶轮和后级叶轮安装在驱动轴上并位于壳体内,在壳体上设有低压进水段、低压出水段、高压进水段和高压出水段,低压出水段和高压进水段通过外置流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流道为两个且沿壳体对称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外置流道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包括壳体、驱动轴、前级叶轮和后级叶轮,前级叶轮和后级叶轮安装在驱动轴上并位于壳体内,在壳体上设有低压进水段、低压出水段、高压进水段和高压出水段,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龙王天周罗绍华温询李文伟王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