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向力自动平衡多级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7413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1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向力自动平衡多级泵,其包括外筒和设置于所述外筒内的内筒,所述外筒的下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内筒分为上内筒和下内筒,所述上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有上流道,所述下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有下流道;并且,上内筒与下内筒中分别设置有若干叶轮;位于上内筒中的叶轮进口在上、与所述上流道相连通,位于上内筒中的叶轮出口在下、与所述下流道相连通;位于下内筒中的叶轮进口在下、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位于下内筒中的叶轮出口在上、与所述上流道相连通;所述下流道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自动完全抵消轴向力,而且故障率显著降低,工作效率和轴承寿命得到大幅提高,噪音可减到最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级泵,具体说,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轴向力自动平衡的多级泵,属于液体泵

技术介绍
现有多级泵的轴向力平衡方式主要是通过平衡鼓,平衡盘和背口环等方式,在叶轮进口背面形成一个低压腔来减轻背压,从而平衡轴向力,由于这些方式需要在多级泵上增加平衡鼓、平衡盘和背口环等部件,因此导致多级泵的结构复杂化、成本高,而且并不能完全解决轴向力问题,并且叶轮级间泄漏大,噪声大,泵结构加长,对整泵的质量和效率都有较大影响,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消除轴向力的轴向力自动平衡多级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向力自动平衡多级泵,包括外筒和设置于所述外筒内的内筒,所述外筒的下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内筒分为上内筒和下内筒,所述上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有上流道,所述下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有下流道;并且,上内筒与下内筒中分别设置有若干叶轮;位于上内筒中的叶轮进口在上、与所述上流道相连通,位于上内筒中的叶轮出口在下、与所述下流道相连通;位于下内筒中的叶轮进口在下、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位于下内筒中的叶轮出口在上、与所述上流道相连通;所述下流道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上内筒与下内筒之间设有空腔,下内筒的叶轮出口与所述上流道之间的空腔为低压腔,上内筒与所述下流道之间的空腔为高压腔。作为优选方案,位于上内筒和下内筒中的叶轮数量相同。作为优选方案,位于上内筒和下内筒中的叶轮数量均为三个,位于下内筒中的叶轮从下至上依次为一级叶轮、二级叶轮和三级叶轮,位于上内筒中的叶轮从上之下依次为四级叶轮、五级叶轮和六级叶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位于同一轴线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轴向力自动平衡多级泵还包括叶轮轴,所述叶轮轴的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穿过所述泵体的顶部、并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轴向力自动平衡多级泵的底部,所述叶轮连接在所述叶轮轴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轴向力自动平衡多级泵不仅能够自动完全抵消轴向力,而且叶轮无需使用背口环,使泵轴向结构尺寸得到缩短,泵轴强度得到增强,使故障率显著降低,并且泵级间泄漏将减少一半,工作效率提高,轴承寿命也得到大幅提高,噪音也将减到最小,整泵外形美观紧凑,结构强度好而且稳定,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轴向力自动平衡多级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轴向力自动平衡多级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外筒;2-上内筒;201-叶轮进口;202-叶轮出口;3-下内筒;301-叶轮进口;302-叶轮出口;4-上流道;5-下流道;6-叶轮;601-一级叶轮;602-二级叶轮;603-三级叶轮;604-四级叶轮;605-五级叶轮;606-六级叶轮;7-进水口;8-出水口;9-低压腔;10-高压腔;11-叶轮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轴向力自动平衡多级泵,包括外筒1和设置于外筒1内的内筒,所述内筒分为上内筒2和下内筒3,所述上内筒2与外筒1之间设有上流道4,所述下内筒3与外筒1之间设有下流道5,在上内筒2和下内筒3中设置有数量相同的叶轮6,所述外筒1的下部设有进水口7和出水口8。位于上内筒2中的叶轮进口201在上、与上流道4相连通,位于上内筒2的叶轮出口202在下、与下流道5相连通;位于下内筒3中的叶轮进口301在下、与进水口7相连通,位于下内筒3中的叶轮出口302在上、与上流道4相连通;所述下流道5与出水口8相连通。即,位于上内筒2内的叶轮6与位于下内筒3内的叶轮6反向安装,从而让正向轴向力与反向轴向力自动平衡抵消。为了完全抵消轴向力,位于上内筒2内的叶轮6数量与位于下内筒3内的叶轮6数量相等。在上内筒2与下内筒3之间留有一定空腔作为分流段,共分为两个腔体,一个为叶轮出口302至上流道4之间的腔体,为低压腔9;一个为叶轮出口202至下流道5之间的腔体,为高压腔10。现以上内筒2与下内筒3中的叶轮6数量均为三个的情况为例,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轴向力自动平衡多级泵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液体从进水口7进入下内筒3的叶轮进口301,依次经过一级叶轮601、二级叶轮602和三级叶轮603的加压后从叶轮出口302排出,进入叶轮出口302至上流道4之间的低压腔9进行分流后进入上流道4;液体通过上流道4进入上内筒2的叶轮进口201,依次经过四级叶轮604、五级叶轮605和六级叶轮606的进一步加压后从叶轮出口202排出,进入叶轮出口202至下流道5之间的高压腔10进行分流;最后液体进入下流道5后从出水口8排出。众所周知的是:所有叶轮6均安装在叶轮轴11上,叶轮轴11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多级泵的底部,另一端连接电机进行驱动,本技术对此不做详细赘述。本技术所述的进水口7和出水口8可以设置在同一轴线上,从而可直接将本技术连接在管路之间作为管路的一部分,给现场安装可带来极大方便。本技术通过将多级叶轮分为两部分,一半部分的叶轮进水口朝下装配,另一半部分的叶轮进口朝上装配,使得正向轴向力与反向轴向力能完全自动平衡抵消,而且叶轮无需使用背口环,使泵的轴向结构尺寸明显缩短,叶轮轴强度得到增强,而直径尺寸由于上流道和下流道的存在稍有增加,从而使泵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更好,故障率得到明显降低;另外,由于取消了背口环等部件,使得泵级间泄漏至少减少一半,工作效率得到提高,轴承寿命大幅提高,噪音也将减到最小,实用性强。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向力自动平衡多级泵,包括外筒和设置于所述外筒内的内筒,所述外筒的下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分为上内筒和下内筒,所述上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有上流道,所述下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有下流道;并且,上内筒与下内筒中分别设置有若干叶轮;位于上内筒中的叶轮进口在上、与所述上流道相连通,位于上内筒中的叶轮出口在下、与所述下流道相连通;位于下内筒中的叶轮进口在下、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位于下内筒中的叶轮出口在上、与所述上流道相连通;所述下流道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力自动平衡多级泵,包括外筒和设置于所述外筒内的内筒,所述外筒的下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分为上内筒和下内筒,所述上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有上流道,所述下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有下流道;并且,上内筒与下内筒中分别设置有若干叶轮;位于上内筒中的叶轮进口在上、与所述上流道相连通,位于上内筒中的叶轮出口在下、与所述下流道相连通;位于下内筒中的叶轮进口在下、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位于下内筒中的叶轮出口在上、与所述上流道相连通;所述下流道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力自动平衡多级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内筒与下内筒之间设有空腔,下内筒的叶轮出口与所述上流道之间的空腔为低压腔,上内筒与所述下流道之间的空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成胡庆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沃耐泵阀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