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5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与小四轮拖拉机组配的联合收割机系一种农业机械。其具有带二次切割分向输送机构的星轮扶禾立式割台,摆动式带型输送喂入装置,脱分清合为一体的立置轴流装置,采用带随动轮的挂引架与12~20马力拖拉机组配。对于较小马力拖拉机采用双动力方案。其联合完成麦稻的切割、脱粒、分离、清洗、装袋诸项作业。收获作业后拖拉机能方便地恢复原样。与自走式。牵引式、悬挂式联合收割机相比,其在性能价格比和功能价格比方面有很大优势。(*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用于麦稻收获作业的农业机械。现有的麦稻联合收割机分为自走式、牵引式、悬挂式。至今在国外在国内均没有发现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挂引式。现有的麦稻联合收割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或采用全喂入卧置切(轴)流滚筒,或采用夹持半喂入卧置轴流滚筒,至今在国外在国内均没有发现采用二次切割半喂入立置轴流滚筒的。现只能将各式典型的中小型联合收割机的功能范围,生产能力、功耗指标、重量和价格列于表中,便于比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我国农村12马力等小四轮拖拉机有很大拥有量,而收获机械化水平很低的现时状况,提供一种采用挂引方式与12~20马力四轮拖拉机组配的联合收割机,用于田间麦稻收获作业,联合完成切割、脱粒、分离、清选、装袋诸工序,脱净的禾稈、杂余成条铺放在田间。收获作业后,小四轮拖拉机能方便地与割送脱等部件分解而恢复原样,进行其他作业,从而大大提高小四轮拖拉机的利用率。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联合收割机的重量轻、结构简单、生产率较高,适应范围广,即其在性能价格比和功能价格比方面有很大优势,从而促进我国广大农村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联合收割机(见图1)与小四轮拖拉机(1)组配。割幅根据所配动力大小决定。对于马力较小的四轮拖拉机可另配装一台柴油机(6),以提高生产率。-->-->本专利技术的联合收割机由带二次切割分向输送机构的星轮扶禾立式割台(12~19)、摆动式带型输送喂入装置(8~10)、以“间断中心风道-旋轮-内吸”方案实现脱粒、分离、清选合为一体的立置轴流装置(7)等组成。立式割台由四根摆臂(20)与拖拉机挂接,用拖拉机液压升降操作柄或手动操作柄控制割台离地的距离。立置轴流装置由带有两个随动轮(4)的挂引架(2)与拖拉机挂接。摆动式带型输送喂入装置铰接在割台和挂引架之间。本专利技术的联合收割机适于在旱地和不淤的水田里作业。麦稻禾稈在靠近切割器(19)前,在星轮扶禾器(16)作用下,禾稈近似直立状态。禾稈一旦被切断,立即贴靠着割台挡板(18),在上、下侧送齿带(15)和相对应的钢丝压簧(17)的共同作用向右输送。在割台接近右端处,禾稈在上、下侧送齿带和上、下后送齿带(12)及钢丝压簧(14)、星轮的共同夹持下,被带齿纹的圆盘刀(24)二次切割(见图2)。禾稈的下部分被上、下侧送齿带继续向右输送,最后脱离割台,整齐地条铺在田间。禾稈的带穗部分在上、下后送齿带和弹性压杆(26)的共同作用下,向后输送,最后落在输送喂入装置上。对于矮于60cm的麦稻作物,则拆去圆盘刀,调节挡板,或将禾稈全部输向输送喂入装置,或全部铺送田间,即将本机仅做割晒机使用。落入输送喂入装置的禾稈,经卧置输送带(10)上面送向立置喂入带(8),喂入带将禾稈送入滚筒室(27)。脱分清合为一体的立置轴流装置含四个基本部分(见图3),即单一导向方式的全齿鼓形轴流滚筒(32),内吸式密栅格凹版(33),具有集料锥(35)喂入方式的旋轮(29),间断中心-->风道(30)。喂入滚筒室的禾稈,在滚筒齿击打下作切向运动,在导向元件作用下作轴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籽粒脱落,茎叶变形,甚至破碎。已脱籽粒和部分颖杂及短茎叶在离心力作用下通过凹板分离后落入集料锥,在上、下风扇(31、28)作用下,其中一部分颖杂被吸入中心风道,剩余部分被喂进旋轮中心部位。在旋轮的抛扔和上、下风扇的作用下,剩余颖杂和部分短茎叶被吸入中心风道,而后经上风扇排出机外。被吸入中心风道的少量的籽粒在风道间断处,在离心力作用下抛入滚筒和凹板之间的作物流内再次得到分离的机会,从而起到回收籽粒的作用。籽粒经下方的横向搅龙(37)送入立置搅龙(23),最后排出机外装袋。未穿越凹板的茎叶颖杂经滚筒上的排草齿排出机外,成条状铺在田间。另外,在场上可将割台齿轮箱(13)手柄搬向分离位置,动力不传向割台各运动部件,则可利用带型输送喂入装置和脱分清合为一体的立置轴流装置做为麦稻等作物的脱粒机使用。也可不使用拖拉机的动力,将立置轴流装置做为人工喂入的脱粒机使用。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组配式联合收割机的切割部件采用带二次切割分向输送机构的星轮扶禾立式割台,中间输送部件采用摆动式带型输送喂入装置,脱粒、分离、清选部件采用“间断中心风道-旋轮-内吸”式的脱分清合为一体的立置轴流装置,则本组配方案与采用卧式割台、卧置全喂入切流滚筒、逐稿器、往复振动清选筛的自走式的北京-2.5,牵引式的新疆-2.5相比,与采用卧式割台、卧置全喂入轴流滚筒、气流初清的悬挂式的桂林-2相比,与采用大倾角立式割台、卧置半喂入轴流滚筒、往复振动逐稿清选筛的自走式的闽江-150相比,与采用卧式割台、卧置半喂入轴流滚筒、无清选装置的-->自走式的湖州-100相比,与采用卧式割台,卧置全喂入切流滚筒、逐稿器、往复振动清选筛的侧悬挂式的丹麦MS-70相比,不仅具有切割、脱粒、分离、清选诸项功能齐全,总损失少,麦稻兼用,适于坡地工作等优点,而且各部件结构简单、重量轻,因而本专利技术的联合收割机在性能价格比和功能价格比方面有很大优势(见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二次切割分向输送的机构具有流程简捷、可靠、结构紧凑的特点。已被割台切割器切断的禾稈在与二次切割圆盘刀接触之前,已受两根侧送齿带和两根后送齿带及其相应的钢丝压簧、星轮夹持,因而圆盘刀的切割为有支撑切割,切割线速度不必很大,功耗较低。被圆盘刀一分为二的禾稈分别仍保持被夹持状态,以便能分别向右和向后稳定地输送。圆盘刀容易拆卸,能适应高矮不同的作物的作业要求。由于采用了二次切割工艺,既满足了田间留荏矮的要求,又满足了进入滚筒室的禾稈短的要求,从而大大提高了脱分清作业的生产率和对潮湿作物的适应性。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带两个随动轮的挂引架支承了本联合收割机的大部分部件。其重量分担在随动轮和拖拉机驱动轮上。拖拉机驱动轮所增负重不太多,不仅没有影响拖拉机的工作稳定性(不翘头),而且能使驱动轮附着力略有增加。随动轮架(5)与挂引架以一个圆柱肖铰接,以适应左右不平地形的变化。随动轮在拖拉机转弯、倒车时能随动变向,基本不影响拖拉机原有的转向性能。该挂引架仅以两个挂钩与拖拉机的下悬挂肖铰接,能适应前后不平的地形。挂引架具有三个可调可折的螺杆支脚(3)。非田间收获作业时,可用支脚将挂引架支起,随动轮不承重,受到保护。组配联合收割机时,将拖拉机倒车,使其下悬挂肖滑入挂引架的挂钩后,松开并收起支脚,再穿入锁卡肖,-->拖拉机与挂引架的联接完毕。分解时,只要拉出锁卡肖,用支架顶起挂引架,拖拉机向前开出即可。采用挂引技术的本专利技术的联合收割机与悬挂式联合收割机、牵引式联合收割机相比,具有灵活机动,适于小块地作业的特点。例如悬挂式联合收割机桂林-2,拆装麻烦,技术要求高,后轮增重过大,影响拖拉机稳定性。又如牵引式联合收割机新疆-2.5,机组过长,田头转弯半径大,而且不能自行开道,使用限制过多。又如侧悬挂式联合收割机丹麦MS-70,机组过宽,偏牵引,不好驾驶。采用挂引技术的组配的联合收割机与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相比,例如北京-2.5,闽江-150,湖州-100,在单位喂入量的重量和单位喂入量的价格方面有很大优势。此外,本挂引架可承载其他农具。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带型输送喂入装置适于输送喂入短禾秆,不必依靠茎叶间的牵连进行作业。卧置输送带的输送损失小。立置喂入带适于立置滚筒,喂入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与小四轮拖拉机组配的联合收割机,系一种用于麦稻收获作业的农业机械,其特征是该机由星轮扶禾立式割台(15-19),带型输送喂入装置(10、8),脱分清合为一体的立置轴流装置(7),立置搅龙(23)和横向搅龙(37)等采用挂引方式组配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与小四轮拖拉机组配的联合收割机,系一种用于麦稻收获作业的农业机械,其特征是该机由星轮扶禾立式割台(15-19),带型输送喂入装置(10、8),脱分清合为一体的立置轴流装置(7),立置搅龙(23)和横向搅龙(37)等采用挂引方式组配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是以具有“间断中心风道(30)-旋轮(20)-内吸”式清选系统的脱分清合为一体的立置轴流装置(7)为主要工作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1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是星轮扶禾立式割台(15-19)的一端装有二次切割分向输送机构。夹持作物,分向输送由上下侧送齿带(15)和上下后送齿带(12)与相应的压簧(17、14)、压杆(26)、星轮(16)配合完成。二次切割采用圆盘刀(24)有支撑切割方式。圆盘刀(24)可装拆。4、根据权利要求1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是具有卧置带型输送机构(10)和立置带型喂入机构(8),二带距离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岳王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