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索状乌龙茶自动化复合烘干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3670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5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条形索状乌龙茶自动化加工工艺,是为解决现有烘干工艺不适合条形索状乌龙茶的加工,且烘干效率低下的缺陷而设计的,该自动化加工工艺利用自动化复合烘干装置,实现条形索状乌龙茶自动化复合烘干加工,即:一次烘干、一次摊凉、一次冷却缓苏、二次烘干、二次摊凉、二次冷却缓苏等各个复合烘干环节的自动化作业,具有加工效率高、成本低、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且制成成品茶质量稳定、效果佳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自动化加工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条形索状乌龙茶自动化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凤凰单枞茶是指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凰山脉的自然条件下,从凤凰水仙品种中选育出来的优异单株及其培育出来的品种、品系和株系,经采青、摊青、晒青、凉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等独特的加工工艺采制而成的,具有类似多种天然花(果)香和特殊韵味品质的乌龙茶,归属半发酵茶,是全国六大名茶之一。凤凰单枞茶具有条形索状的独特造型以及汤色澄黄明亮、自然花香(果香)明显、蜜味浓郁、山韵明显、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力强,极耐冲泡的品质特点。凤凰单枞茶与福建武夷大红袍、安溪铁观音等其它乌龙茶系具有不同品质特征与其加工工艺及制成成品茶形状不同有关。凤凰单枞茶具有条形索状的独特造型,且成品茶茶条较厚实,因此传统加工工艺中烘干及摊凉时间较长,从而影响成品茶加工效率;此外,传统工艺主要依靠手工,自动化程度低。公告号为CN 205143392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茶叶烘干冷却一体机,其设置有烘干箱和冷却箱,烘干箱中利用热风进行快速烘干,然后通过传输机构将经烘干的茶青传送到冷却箱中进行快速冷却,大大缩短了茶叶的生产时间,提高了茶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条形索状乌龙茶自动化复合烘干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次烘干:将茶青均匀送入第一烘干机构中,在回环传送带的传送下翻转烘干12~15分钟,烘干箱温度控制在140~150℃;⑵第一次摊凉:将茶青从所述第一烘干机构自动传送到第一摊凉机构上,在回环输送带的传送下快速降温摊凉2~4分钟;⑶第一次冷却缓苏:将茶青从所述第一摊凉机构自动传送到第一冷却缓苏机构中,在回环传送带的传送下翻转冷却缓苏8~10分钟,冷却箱温度控制在20~22℃;⑷第二次烘干:将茶青从所述第一冷却缓苏机构中通过茶叶提升传输机构自动传送到第二烘干机构中,在回环传送带的传送下翻转烘干13~16分钟,烘干箱温度控制在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条形索状乌龙茶自动化复合烘干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次烘干:将茶青均匀送入第一烘干机构中,在回环传送带的传送下翻转烘干12~15分钟,烘干箱温度控制在140~150℃;⑵第一次摊凉:将茶青从所述第一烘干机构自动传送到第一摊凉机构上,在回环输送带的传送下快速降温摊凉2~4分钟;⑶第一次冷却缓苏:将茶青从所述第一摊凉机构自动传送到第一冷却缓苏机构中,在回环传送带的传送下翻转冷却缓苏8~10分钟,冷却箱温度控制在20~22℃;⑷第二次烘干:将茶青从所述第一冷却缓苏机构中通过茶叶提升传输机构自动传送到第二烘干机构中,在回环传送带的传送下翻转烘干13~16分钟,烘干箱温度控制在110~120℃;⑸第二次摊凉:将茶青从所述第二烘干机构自动传送到第二摊凉机构上,在回环输送带的传送下快速降温摊凉2~4分钟;⑹第二次冷却缓苏:将茶青从所述第二摊凉机构自动传送到第二冷却缓苏机构中,在回环传送带的传送下翻转冷却缓苏8~10分钟,冷却箱温度控制在20~22℃;上述各步骤是在自动化复合烘干装置中自动完成作业;其中:所述自动化复合烘干装置包括有:所述烘干机构、所述摊凉机构、所述冷却缓苏机构、所述茶叶提升传输机构以及中央控制系统;所述烘干机构包括有所述烘干箱、传动变速装置、所述回环传送带、烘干板、热风送风装置、感温探头,其中所述烘干箱为一封闭的箱体,所述回环传送带由上至下分层均匀分布于所述烘干箱内部,并在所述传动变速装置的驱动下回环缓慢传动位移,所述烘干板设置于所述回环传送带上面,所述热风送风装置设置在烘干箱一侧,用于将外部热风炉产生的热空气均匀送入所述烘干箱中,所述感温探头设置于所述烘干箱内部,用于检测烘干箱内部的温度,所述感温探头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忠陈思藩蔡创钿谢泽楷陈若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宏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