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床尾座助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1358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9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床尾座助力装置,包括安装于机床上的尾架体,设置于所述尾架体上的钻孔机构;所述尾架体包括安装于所述机床上的尾架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尾架底座上的尾架主体;所述钻孔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尾架主体上的伸缩杆组件,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伸缩杆组件两端的折叠手轮和钻头;所述折叠手轮包括安装于所述尾架主体上的手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手轮主体上的至少一个折叠助力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床尾座助力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省力,不容易损坏钻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普通车床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车床尾座助力装置
技术介绍
普通车床由床头、尾座、刀架和床身几大部分组成。尾座具有安装钻头、铰刀等孔加工刀具来进行孔加工的不可或缺的装置。通常,加工部件需要钻孔时,由车床床头卡盘卡紧部件,把尾座推进在适当位置固定锁紧手轮,松开尾座套筒锁紧的手轮,而后双手握住尾座套筒移动手轮顺时针方向用力旋转,推动尾座前面锥管内的钻头行进,与飞转卡盘上的部件互相作用实现钻孔。由于尾座后面的手轮直径比较小,根据力学原理,操作者费力也不能轻松钻孔,在钻较大孔径时,普遍需要找一根铁棍插进圆轮扭动手轮旋转以增加力量。这样做既不安全,又别扭,用力不均匀还容易损坏钻头。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床尾座助力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省力,不容易损坏钻头。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床尾座助力装置,包括安装于机床上的尾架体,设置于所述尾架体上的钻孔机构;所述尾架体包括安装于机床上的尾架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尾架底座上的尾架主体;所述钻孔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尾架主体上的伸缩杆组件,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伸缩杆组件两端的折叠手轮和钻头;所述折叠手轮包括安装于所述尾架主体上的手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手轮主体上的至少一个折叠助力臂。当需要对工件钻孔时,将尾架体与机床固定住。用手扭动折叠手轮的手轮主体旋转,折叠手轮带动伸缩杆组件转动,从而带动钻头伸缩移动,使钻头对准
工件进行钻孔。工件卡在车床卡盘上,机床旋转带动工件旋转,钻头前进,就可成功钻孔实现。当钻孔直径较小时,不需要太大的扭力,直接用手扭动折叠手轮的手轮主体即可。当钻孔直径较大时,需要较大的扭力,操作者的手劲不够用,转不动手轮主体,这时打开手轮主体上的折叠助力臂,延长了手轮主体的直径,通过杠杆原理使操作者比较容易就能扭动折叠手轮旋转。下面对一种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进一步地,所述手轮主体包括设置为圆环形的转盘,所述折叠助力臂一端铰接于所述转盘上,且所述折叠助力臂设置为与所述转盘外形对应的圆弧形。折叠助力臂的形状与转盘形状一致,使折叠助力臂折叠后能与转盘重合,减小转盘的占用空间,不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由于手轮主体下方是车床导轨,空间有限,阻挡折叠助力臂完成轮回,不能使手轮主体连续循环,所以当折叠助力臂转到下方车床轨道前,要折叠收回折叠助力臂,将折叠助力臂嵌入手轮主体外圆处。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上设置有突出的弹力滚珠,所述弹力滚珠与所述折叠助力臂另一端的内侧对应。折叠助力臂和手轮主体外圆有对应的弹力滚珠,将折叠助力臂折叠到手轮主体的转盘上后,弹力滚珠可对折叠助力臂进行限位抵紧,控制折叠助力臂在折叠后不发生甩晃。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上均匀设置有四个折叠助力臂,以及与四个所述折叠助力臂对应的四个所述弹力滚珠。均匀设置四个折叠助力臂,不用一直大角度地转动一个折叠助力臂,即可小角度地转动折叠助力臂,即可无需转动身体就能轻松转动手轮主体。进一步地,所述尾架底座纵向滑动安装于机床上,且所述尾架底座上还设置有与机床活动连接的第一紧固件。尾架底座用第一紧固件与机床固定,尾架底座可沿床身小导轨作纵向移动,旋紧尾架底座中部的第一紧固件,可将尾架底座紧固在机床床身任意位置上。进一步地,所述尾架主体横向滑动安装于所述尾架底座上,且所述尾架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尾架底座活动连接的第二紧固件。通过旋动尾架主体前后面的两只第二紧固件,实现尾架主体与尾架底座之间横向相对移动,以调整尾架
主体上钻头相对于主轴中心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组件包括与所述折叠手轮连接的螺杆,与所述螺杆连接的螺母,与所述螺母连接的轴套筒,所述钻头连接于所述轴套筒端部。尾架主体内设置有轴套筒、螺母及螺杆组成的伸缩杆组件,直接与折叠手轮连动。当用手扭动折叠手轮旋转时,折叠手轮带动螺杆转动,同螺母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轴套筒则随之在尾架主体内移动,带动钻头对准工件进行钻孔。进一步地,还包括套筒紧固件,所述套筒紧固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尾架主体上的紧固手柄,与所述紧固手柄连接的紧固杆,所述紧固杆与所述轴套筒对应。通过转动尾架主体上方的紧固手柄,可以转动与之连接的紧固件,与轴套筒对应的紧固件将抵紧轴套筒并将其夹紧在任意位置上。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解决了车床钻较大直径的内孔时的吃力费劲问题,增加的钻孔力量,用力均匀,效率高,不易损坏钻头,孔内壁光洁,误差小,效率高,成本低,减小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车床尾座助力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车床尾座助力装置的手轮主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尾架底座,110-第一紧固件,200-尾架主体,210-折叠手轮,212-转盘,214-折叠助力臂,216-弹力滚珠,220-螺杆,230-螺母,240-轴套筒,250-钻头,260-紧固手柄,262-紧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车床尾座助力装置,包括安装于机床上的尾架体,设置于所述尾架体上的钻孔机构。所述尾架体包括安装于机床上的尾架底座100,以及设置于所述尾架底座100上的尾架主体200。所述钻孔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尾
架主体200上的伸缩杆组件,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伸缩杆组件两端的折叠手轮210和钻头250。如图2所示,所述折叠手轮210包括安装于所述尾架主体200上的手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手轮主体上的至少一个折叠助力臂214。当需要对工件钻孔时,将尾架体与机床固定住。用手扭动折叠手轮210的手轮主体旋转,折叠手轮210带动伸缩杆组件转动,从而带动钻头250伸缩移动,使钻头250对准工件进行钻孔。工件卡在车床卡盘上,机床旋转带动工件旋转,钻头250前进,就可成功实现钻孔。当钻孔直径较小时,不需要太大的扭力,直接用手扭动折叠手轮210的手轮主体即可。当钻孔直径较大时,需要较大的扭力,操作者的手劲不够用,转不动手轮主体,这时打开手轮主体上的折叠助力臂214,延长了手轮主体的直径,通过杠杆原理使操作者比较容易就能扭动折叠手轮旋转。而且,所述尾架底座100纵向滑动安装于机床上,且所述尾架底座100上还设置有与机床活动连接的第一紧固件110。尾架底座100用第一紧固件110与机床固定,尾架底座100可沿床身小导轨作纵向移动,旋紧尾架底座100中部的第一紧固件110,可将尾架底座100紧固在机床床身任意位置上。可将第一紧固件110设置为双头紧固螺栓与紧固螺母配合的形式,通过松紧紧固螺母就可以松紧尾架底座100与机床的连接。而且,为了使连接可靠,可以设置两套第一紧固件110。此外,所述尾架主体200横向滑动安装于所述尾架底座100上,且所述尾架主体200上设置有与所述尾架底座100活动连接的第二紧固件。通过旋动尾架主体200前后面的两只第二紧固件,实现尾架主体200与尾架底座100之间横向相对移动,以调整尾架主体200上钻头210相对于主轴中心的位置。而且,此处的第二固定件可设置为内六角螺栓。此外,如图1所示,所述伸缩杆组件包括与所述折叠手轮210连接的螺杆220,与所述螺杆220连接的螺母230,与所述螺母230连接的轴套筒240,所述钻头250连接于所述轴套筒240端部。尾架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床尾座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机床上的尾架体,设置于所述尾架体上的钻孔机构;所述尾架体包括安装于机床上的尾架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尾架底座上的尾架主体;所述钻孔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尾架主体上的伸缩杆组件,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伸缩杆组件两端的折叠手轮和钻头;所述折叠手轮包括安装于所述尾架主体上的手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手轮主体上的至少一个折叠助力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床尾座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机床上的尾架体,设置于所述尾架体上的钻孔机构;所述尾架体包括安装于机床上的尾架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尾架底座上的尾架主体;所述钻孔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尾架主体上的伸缩杆组件,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伸缩杆组件两端的折叠手轮和钻头;所述折叠手轮包括安装于所述尾架主体上的手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手轮主体上的至少一个折叠助力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床尾座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主体包括设置为圆环形的转盘,所述折叠助力臂一端铰接于所述转盘上,且所述折叠助力臂设置为与所述转盘外形对应的圆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床尾座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设置有突出的弹力滚珠,所述弹力滚珠与所述折叠助力臂另一端的内侧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床尾座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