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关申请案]本申请案享有以日本专利申请案2015-49743号(申请日:2015年3月12日)为基础申请案的优先权。本申请案通过参照该基础申请案而包含基础申请案的全部内容。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半导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化合物半导体的半导体装置。
技术介绍
使用有氮化物半导体的半导体元件被利用于功率装置及高频装置。此外,作为使用有氮化物半导体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LED)被利用于显示装置及照明等。使用有氮化物半导体等化合物半导体的元件具有优秀的材料特性,所以能够实现高性能的半导体元件。若将此种氮化物半导体元件形成于硅(Si)衬底上则量产性优秀。然而,容易因晶格常数或热膨胀系数的差异而产生缺陷或龟裂等。起因于该龟裂,而功率装置等产生不良,良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判定龟裂有无的半导体装置。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备:衬底;第1化合物半导体层,设于所述衬底上;第2化合物半导体层,设于所述第1化合物半导体层上,且带隙大于所述第1化合物半导体层;第1元件分离区域,设于所述第1化合物半导体层及所述第2化合物半导体层内;第1导电区域,包含配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第1化合物半导体层,设于所述衬底上;第2化合物半导体层,设于所述第1化合物半导体层上,且带隙比所述第1化合物半导体层大;第1元件分离区域,设于所述第1化合物半导体层及所述第2化合物半导体层内;第1导电区域,包含与所述第1元件分离区域相比,配置在外侧的所述第1及第2化合物半导体层;以及第1及第2电极垫,电连接于所述第1导电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12 JP 2015-0497431.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第1化合物半导体层,设于所述衬底上;第2化合物半导体层,设于所述第1化合物半导体层上,且带隙比所述第1化合物半导体层大;第1元件分离区域,设于所述第1化合物半导体层及所述第2化合物半导体层内;第1导电区域,包含与所述第1元件分离区域相比,配置在外侧的所述第1及第2化合物半导体层;以及第1及第2电极垫,电连接于所述第1导电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元件分离区域是以包围设置半导体元件的元件区域的方式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2元件分离区域,所述第2元件分离区域配置在與所述第1导电区域相比為外侧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2导电区域,所述第2导电区域包含配置在所述第1元件分离区域与所述第1导电区域之间的所述第1及第2化合物半导体层,且电连接于所述第1电极垫。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导电区域是以包围设置半导体元件的元件区域的方式配置。6.根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