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远近光切换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6724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7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远近光切换装置及车辆,车辆远近光切换装置包括固定遮光板,以及输出直线驱动力的动力装置,还包括枢接于所述固定遮光板上的可动遮光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动力装置和可动遮光板之间的中间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远近光切换装置,由于将可动遮光板设置成可相对于固定遮光板进行翻转的结构,减小了可动遮光板在运动时与固定遮光板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噪音,提高了整个装置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灯光调节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远近光切换装置,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车辆远近光切换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照明灯具的主要作用是在车辆行进过程中,为汽车提供最好的可视效果,这就要求灯具拥有最佳的照明效果。然而,在实际的道路交通环境下,当两辆相向行驶的汽车交会时,前照灯的强光会造成驾驶员的眩目而有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目前主要采取的解决方式是远近光灯切换使用。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前照明灯,以此来实现上述矛盾的统一。而现在大部分车辆的都采用组合式灯具,即将前照灯,前转向灯等灯具组成一个整体,这样便于拆卸、装配、清洗。由于组合式灯具的设计在空间上的限制,促使了前照灯的远近光灯的一体化。远、近灯使用同一光源,在行车过程中通过调节内部结构来切换远近光灯的功能。然而,一旦切换功能失效,那将意味着失去了远、近灯中的一种照明功能,这样极易引起交通事故。由此可见,汽车照明灯中远近光灯的切换显得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安全。现有的远近光切换装置的结构中,大致包括动力装置,固定遮光板,连接在固定遮光板上的可动遮光板,连接于动力装置与可动遮光板之间的连接结构,通过动力装置对连接结构的驱动,以驱使可动遮光板于固定遮光板上转动,达到远近光切换目的。现有的动力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磁阀驱动,另一种是步进电机驱动,电磁阀为动力的远近光切换装置运动形式更加灵活多变,目前,在电磁阀驱动结构中,由于连接结构设置的不够合理,致使切换装置在切
换时的噪声都很大,而且结构不稳定,容易影响光型,而噪声小的切换结构采用的连接结构一般都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远近光切换装置,以在确保远近光切换效果的同时,减小噪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远近光切换装置,包括固定遮光板,以及输出直线驱动力的动力装置,其还包括:可动遮光板,枢接于所述固定遮光板上,以形成相对于所述固定遮光板的可翻转运动;中间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动力装置和可动遮光板之间,并与所述动力装置、可动遮光板形成驱动连接,以使所述可动遮光板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具有相对于所述固定遮光板的翻转运动。进一步的,所述中间传动机构具有低导热部。进一步的,在所述固定遮光板上设有阻挡块;在所述可动遮光板相对于所述固定遮光板翻转以形成远光切换时,所述的阻挡块与所述可动遮光板阻挡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为电磁铁。进一步的,在所述可动遮光板上设有外延设置的角状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遮光板上转动连接有枢接轴,所述可动遮光板、中间传动机构均固连在枢接轴上。进一步的,所述枢接轴穿过所述可动遮光板后向外延伸;所述中间传动机构包括固连于所述驱动装置动力输出端的齿条,以及固连于延伸至可动遮光板外部的枢接轴上的、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的齿轮。进一步的,所述枢接轴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椭圆形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中间传动机构为铰接于所述动力装置动力输出端和所述可动遮光板之间的铰接杆。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车辆远近光切换装置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车辆远近光切换装置,由于将可动遮光板设置成可相对于固定遮光板进行翻转的结构,减小了可动遮光板在运动时与固定遮光板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噪音,提高了整个装置的性能。此外,本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装载有如上所述的车辆远近光切换装置。本技术所述的车辆,与上述的车辆远近光切换装置具有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固定遮光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可动遮光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切换成远光下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遮光板,101-阻挡块,102-螺纹孔,2-电磁铁,3-可动遮光板,301-可动遮光板主体,302-连接板,303-通孔,304-角状部,4-齿条,5-枢接轴,6-齿轮,7-轴杆,8-铰接杆。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远近光切换装置,其整体结构设计中,主要包括固定遮光板,动力装置,枢接在固定遮光板上的可动遮光板,以及连接于动力装置和可动遮光板之间的中间传动机构。其中,动力装置采用能够输出直线动力的装置,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可以使可动遮光板具有相对于固定遮光板的翻转运动,进而实现车辆远近光的切换。通过将可动遮光板设置成与固定遮光板的枢接,以形成可动遮光板相对于固定遮光板的可翻转运动,以在远近光切换过程中,减小可动遮光板与固定遮光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实现降噪效果。基于如上整体思想,本实施例中,如图1结合图2所示,固定遮光板1整体为板状结构,在固定遮光板1通透的设有螺纹孔102,以将固定遮光板1螺接于车辆灯具中的反光镜上。为了实现将可动遮光板3枢接于固定遮光板1上,本实施例中,可动遮光板3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包括板状的可动遮光板主体301,以及由可动遮光板主体301的两个相对边缘处,向可动遮光板主体301的同一侧延伸的连接板302,连接板302作为与固定遮光板1连接的结构,其上设有通孔303;为了适配可动遮光板3的结构,在固定遮光板1的边缘侧,转动连接有枢接轴5,枢接轴5穿过连接板302上的通孔303后向外延伸;为了使枢接轴5转动时,能够带动可动遮光板3转动,通孔303与枢接轴5适配设置,枢接轴5与连接板302之间形成固连。为了实现二者的固连,枢接轴5和通孔303之间可以采用间隙配合形式,但此时,通孔303的形状为非圆形,如可以采用多边形或异形,或是如本实施例中的椭圆形结构。此外,还可以将枢接轴5和通孔303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以实现二者的紧固固连,这样,枢接轴5在外力驱动而转动时,同样可以带动可动遮光板3相对于固定遮光板1枢转,进而实现可动遮光板3的翻转。此外,为了提高可动遮光板3的光学性能,以车辆近光时,提高近光光型的均匀性,在可动遮光板主体301非具有连接板302的一侧边上,设有由可动遮光板主体301向外延伸设置的角状部304,本实施例中,角状部304为外突设置的梯形。进一步的,为了使远光切换完成时,能够对可动遮光板3进行限
位,本实施例中,在固定遮光板1上设有阻挡块101,如图2所示,阻挡块101的顶面倾斜设置,以提高其与可动遮光板3的接触面积,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动力装置采用现有常规的电磁铁2的结构,其内部设有电磁线圈及弹簧,以在得电的情况下,能够将作为直线动力输出端的轴杆7驱动,以使轴杆7沿自身轴线方向向外直线运动,以输出直线驱动力,而在电磁铁失电时,轴杆7复位。中间传动机构作为连接于电磁铁2和可动遮光板3之间的连接结构,其主要作用是将轴杆7的直线驱动力,转化为枢接轴5的旋转动力。本实施例中,中间传动机构包括固连于轴杆7自由端的齿条4,以及固连于延伸至可动遮光板3外部的枢接轴5上的、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远近光切换装置,包括固定遮光板(1),以及输出直线驱动力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动遮光板(3),枢接于所述固定遮光板(1)上,以形成相对于所述固定遮光板(3)的可翻转运动;中间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动力装置和可动遮光板(3)之间,并与所述动力装置、可动遮光板(3)形成驱动连接,以使所述可动遮光板(3)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具有相对于所述固定遮光板(1)的翻转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远近光切换装置,包括固定遮光板(1),以及输出直线驱动力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动遮光板(3),枢接于所述固定遮光板(1)上,以形成相对于所述固定遮光板(3)的可翻转运动;中间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动力装置和可动遮光板(3)之间,并与所述动力装置、可动遮光板(3)形成驱动连接,以使所述可动遮光板(3)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具有相对于所述固定遮光板(1)的翻转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近光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动机构具有低导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近光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遮光板(1)上设有阻挡块(101);在所述可动遮光板(3)相对于所述固定遮光板(1)翻转以形成远光切换时,所述的阻挡块(101)与所述可动遮光板(3)阻挡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近光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电磁铁(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近光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冠洋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