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高分子的植物保护应用
,特别涉及嵌段大分子季铵盐在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生长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香蕉枯萎病,俗称香蕉黄叶病或巴拿马病,该病是由一种侵染香蕉植株维管束的真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ium f.sp.cubense)引起的土传病。香蕉枯萎病菌侵染侵染香蕉后会使病株凋萎和维管束变色腐烂,会对植株产生毁灭性的伤害。因此,该病害成为国际植物检疫对象。香蕉枯萎病可以通过带菌的香蕉种苗、土壤和农机具等调运和搬移进行远距离传播;通过带菌的水、分生孢子进行近距离扩散。而且香蕉枯萎病的病原菌在土壤里面可以残存30年以上,没有任何的农药可以去把它根除掉。在高温多雨、土壤酸性、砂壤土、肥力低、土质黏重、排水不良、下层土渗透性差和耕作伤根等因素的作用下,会使得香蕉枯萎病害再次发生。对于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有国内学者对市售的多种药剂进行了筛选,但是目前没有一种很理想的药剂。目前只有苯并噻二唑在对香蕉枯萎病菌的防治方面有一定效果。但仍不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需要开发对环境更为环保、对香蕉枯萎病菌防治效果更好的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嵌段大分子季铵盐在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生长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段大分子季铵盐的结构式如式A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嵌段大分子季铵盐在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生长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段大分子季铵盐的结构式如式A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嵌段大分子季铵盐在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生长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嵌段大分子季铵盐在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生长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的值为4~16;所述的n的值为8~48;m、n均为4的倍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嵌段大分子季铵盐在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生长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段大分子季铵盐中的聚硅氧烷主链的数均分子量为2×103~1×104;所述的嵌段大分子季铵盐中接枝季铵盐基团的链节数占接枝链段总链节数的1/3~1/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嵌段大分子季铵盐在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生长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段大分子季铵盐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1)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中伯氨基的保护:往有机溶剂A中加入邻苯二甲酸酐和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反应;对反应得到的产物纯化,得到BAPTMDS-PA2;(2)含氢聚硅氧烷的合成:以BAPTMDS-PA2、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及四甲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以硫酸溶液为催化剂,在有机溶剂B中反应;对反应得到的产物纯化,得到含氢聚硅氧烷;(3)叔胺基聚硅氧烷的合成:在惰性气氛下,往步骤(2)制备得到的含氢聚硅氧烷中加入二甲基烯丙基胺,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对反应得到的产物纯化,得到叔胺基聚硅氧烷;(4)叔胺基聚硅氧烷的端氨基的脱保护:往有机溶剂C中加入步骤(3)
\t制备得到的叔胺基聚硅氧烷和一水合肼,反应;对反应得到的产物纯化,得到脱去邻苯二甲酸酐保护的带有端氨基的叔胺基聚硅氧烷;(5)单端含氢聚硅氧烷的合成:在惰性气氛下,往有机溶剂D中加入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和正丁基锂溶液,反应;接着加入二甲基氯硅烷终止反应,对反应得到的产物纯化,得到单端含氢聚硅氧烷;(6)单端酯基聚硅氧烷的合成:在惰性气氛下,往步骤(5)制备的单端含氢聚硅氧烷中加入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对反应得到的产物纯化,得到单端酯基聚硅氧烷;(7)单端羧基聚硅氧烷的合成:往步骤(5)制备的单端酯基聚硅氧烷中加入浓硫酸,反应;对反应得到的产物纯化,得到单端羧基聚硅氧烷;(8)聚硅氧烷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往有机溶剂E中加入步骤(5)制备的单端羧基聚硅氧烷和步骤(4)制备得到的带有端氨基的叔胺基聚硅氧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对反应得到的产物纯化,得叔胺基聚硅氧烷嵌段共聚物;(9)含季铵盐基团的聚硅氧烷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在惰性气氛下,往有机溶剂F中加入叔胺基聚硅氧烷嵌段共聚物和卤代烃,反应;对反应得到的产物纯化,得到含季铵盐基团的聚硅氧烷嵌段共聚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嵌段大分子季铵盐在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生长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与所述的邻苯二甲酸酐按摩尔比1:(2.2~2.6)配比;步骤(2)中所述的四甲基环四硅氧烷、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与所述的BAPTMDS-PA2按摩尔比2.81~6:11.24~13.29:1配比;步骤(3)中所述的含氢聚硅氧烷与所述的二甲基烯丙基胺按含氢聚硅氧烷中氢基团与二甲基烯丙基胺摩尔比为1:(2~4)配比;步骤(4)中所述的叔胺基聚硅氧烷和所述的一水合肼按摩尔比1:(4.5~5.5)配比;步骤(5)中所述的正丁基锂、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和二甲基氯硅烷按摩尔比为1:(4.5~22.5):1配比;步骤(6)中所述的单端含氢聚硅氧烷与所述的甲基丙烯酸叔丁酯按摩尔比为1:(1.2~1.4)配比;步骤(7)中所述的浓硫酸的质量用量为所述的单端酯基聚硅氧烷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雅铃,周盛文,刘琼琼,刘杨润琦,金莲淳,洪双豪,雷雨风,张安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