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平车及集装箱平车用门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9832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6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平车及集装箱平车用门挡,其中,集装箱平车用门挡固定在平车车体的端部位置,集装箱平车用门挡为连接板部、竖挡板部与延伸板部一体成型,连接板部与平车车体的上平面焊接,延伸板部为从竖挡板部的下端向下延伸至与平车车体的端面焊接,竖挡板部的上边缘两端均为倒斜角;连接板部的长度、竖挡板部的长度以及延伸板部的长度均超过平车车体的中梁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门挡位置应力较大时则无法承载的技术问题。增大了集装箱平车的承载能力,改善了集装箱平车用门挡处应力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平车
,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平车及集装箱平车用门挡
技术介绍
在集装箱平车运输集装箱过程中,由于管理或看护不当,往往存在集装箱箱门意外打开的风险,同时也存在当车辆处于停靠且无人看护状态时,有不法分子趁机将集装箱箱门门锁破坏将箱门打开盗取箱内货物的风险。为防止集装箱端部箱门意外打开或箱内货物被盗而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通常在平车两端各设置一个门挡以阻止集装箱门锁处于开锁时集装箱箱门打开。车体两端设置门挡后,想要打开集装箱端部箱门就必须将集装箱吊离平车,且在集装箱箱门下部吊起高度超过门挡高度才可以达到开门的目的。从而有效避免了车辆运行过程中车门意外打开和箱内货物被盗的风险。现有平车车体两端的门挡均采用L型铸件,门挡设置于平车两端的中间位置,需控制好门挡与集装箱端部的距离才能确保门挡正好在能够可靠阻止集装箱的箱门打开。为了使得门挡牢固焊接在平车车体上,门挡部分悬空以使门挡与平车的端面间形成角焊缝。现有L型铸件的门挡的长度L较小,导致门挡所能承受的力较小,且门挡正面是长方形结构,与平车连接板部位易形成突变,易产生应力集中等,至少基于上述两点,现有门挡仅适用于门挡位置受力较小的运输集装箱过程,如用于采用回型口冲击座的平车和有地板的通用平车、以及有侧梁的平车等。但是当门挡位置受应力较大时则无法承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集装箱平车及集装箱平车用门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门挡位置受应力较大时则无法承载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平车用门挡,固定在平车车体的端部位置,所述集装箱平车用门挡为连接板部、竖挡板部与延伸板部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板部与所述平车车体的上平面焊接,所述延伸板部为从所述竖挡板部的下端向下延伸至与所述平车车体的端面焊接,所述竖挡板部的上边缘两端均为倒斜角;所述连接板部的长度、所述竖挡板部的长度以及所述延伸板部的长度均超过所述平车车体的中梁宽度。优选的,所述延伸板部的下边缘中部开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冲击座的尺寸,其中,所述冲击座固定于所述平车车体的端面上。优选的,所述延伸板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冲击座的上表面与所述平车车体的上平面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冲击座固定于所述平车车体的端面上。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部的下侧面与所述延伸板部的内侧面之间的相交部位为凹圆角。优选的,每个所述倒斜角的两端还为倒圆角。优选的,所述竖挡板部上开有多个通孔。第二方面,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平车,包括:平车车体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集装箱平车用门挡,其中,所述集装箱平车用门挡焊接在所述平车车体的端部位置。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1、由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为连接板部、竖挡板部与延伸板部一体成型的集装箱平车用门挡,延伸板部与平车车体的端面焊接,连接板部与平车车
体的上平面焊接,从而改变了门档与焊缝位置,不必门挡部分悬空,能够有效增大门挡刚度,改善门挡应力状况。门挡的长度跨越平车中梁,不但增加了该门挡的强度,还有效分担了集装箱平车端部所受载荷,使集装箱平车用门挡既提供门挡作用也提供承载作用,结合上述两点,增大了集装箱平车的承载能力,改善集装箱平车用门挡处应力状况。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门挡位置受应力较大时则无法承载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平车车体中采用鱼骨刺无侧梁型结构或采用门型口冲击座时也能够承载大重量集装箱。2、由于采用了竖挡板部的上边缘两端均为倒斜角,倒斜角的两端为倒圆角,从而避免了门档的常规长方机构,从而优化了力线传递,进一步改善了应力状况,还有效减少了门档长度增加带来的重量增加,从而降低了本技术中的集装箱平车用门挡重量。3、在一实施例中延伸板部的下边缘中部开有缺口,缺口避开了平车车体的端面上设置的冲击座,提高了该集装箱平车用门挡的适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集装箱平车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集装箱平车用门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集装箱平车用门挡固定在平车车体上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集装箱平车用门挡固定在平车车体上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平车用门挡1,固定在平车车体2的端部位置。具体的,在平车车体2的前端端部和平车车体2的后端端部分别焊接一个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平车用门挡1,形成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平车。具体的,该集装箱平车用门挡1具体用于为铁路集装箱平车车体或其他类型的公路运输集装箱平车车体均可,较佳的,用于为铁路集装箱平车车体上。参考图1~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平车用门挡1为连接板部1-1、竖挡板部1-2与延伸板部1-3一体成型。具体的,连接板部1-1、竖挡板部1-2与延伸板部1-3均为直板形。连接板部1-1与平车车体2的上平面焊接,延伸板部1-3为从竖挡板部1-2的下端向下延伸部分,该延伸部分延伸至与平车车体2的端面外,延伸板部1-3与平车车体2的端面焊接。该端面垂直于平车车体2的上平面。通过这种延伸板部1-3与平车车体2的端面焊接,同时连接板部1-1与平车车体2的上平面焊接的方案改变了焊缝位置,使集装箱平车用门挡1的刚度增大,改善了应力状况。竖挡板部1-2的上边缘两端均为倒斜角。具体的,切割倒斜角所切割侧边缘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侧边缘总长度的一半、从而形成较大的倒斜角,很大程度的减轻集装箱平车用门挡1的重量。具体的,竖挡板部1-2较大的倒斜角还能够优化力线传递,改善应力状况。进一步的,在倒斜角的每端均为倒圆角,进一步降低了集装箱平车用门挡
1的重量,且进一步改善了集装箱平车用门挡1的应力状况。具体加工过程中,加工过程为:先将竖挡板部1-2的上边缘两端加工出倒斜角,再将倒斜角的每端棱角进行倒圆角加工,加工出倒圆角。具体的,集装箱平车用门挡1的长度至少大于平车车体2的中梁宽度,从而集装箱平车用门挡1横跨中梁。具体的,连接板部1-1的长度,竖挡板部1-2的长度以及延伸板部1-3的长度均超过平车车体2的中梁宽度。使整个集装箱平车用门挡1既提供门挡作用,也提供承载作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针对平车车体2的端面上固定有的冲击座(未图示)为门型口冲击座或回型口冲击座,并且冲击座的上表面与平车车体2的上平面之间的距离较小,则延伸板部1-3的下边缘中部开有缺口,缺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平车车体2的端面上冲击座的尺寸。从而,集装箱平车用门挡1的延伸板部1-3避开了冲击座。在另一种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平车用门挡,固定在平车车体的端部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平车用门挡为连接板部、竖挡板部与延伸板部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板部与所述平车车体的上平面焊接,所述延伸板部为从所述竖挡板部的下端向下延伸至与所述平车车体的端面焊接,所述竖挡板部的上边缘两端均为倒斜角;所述连接板部的长度、所述竖挡板部的长度以及所述延伸板部的长度均超过所述平车车体的中梁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平车用门挡,固定在平车车体的端部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平车用门挡为连接板部、竖挡板部与延伸板部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板部与所述平车车体的上平面焊接,所述延伸板部为从所述竖挡板部的下端向下延伸至与所述平车车体的端面焊接,所述竖挡板部的上边缘两端均为倒斜角;所述连接板部的长度、所述竖挡板部的长度以及所述延伸板部的长度均超过所述平车车体的中梁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平车用门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部的下边缘中部开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冲击座的尺寸,其中,所述冲击座固定于所述平车车体的端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平车用门挡,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传平刘翀原汤楚强龚义朝周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