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67145 阅读:4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0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结构,包括连接支架、散热支架、圆柱电池、热管、铝基板以及散热片,圆柱电池的外层由绝缘膜包裹,两末端分别为正极耳和负极耳,散热支架的外表面上均匀间隔凹陷形成有若干个凹槽,在散热支架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延伸方向与圆柱电池的延伸方向相一致,连接支架安装于圆柱电池的两末端,其包括将正极耳和负极耳收容于其中的收容部,在连接支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凹陷部和突起部,凹陷部和突起部相间隔设置,热管包括连接部以及末端部,末端部安装于通孔中,连接部安装于铝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在铝基板的另一侧表面贴合组装散热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结构能够有效保证电池组温度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结构,其属于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由于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比传统车辆更好的优势,已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泉的动力电池是制约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近来动力电池组也成为电动汽车的主流电源。在电池汽车中,通常是将多个电池单体以不同形式串联或并联在一起构成一个电池装置,以提供所需要的电压和容量。由于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内部化学反应复杂,并伴随有热量的产生,尤其是对于多个电池单体组成的装置,这样较小的间隙较密的排布容易形成中间的热累积,温度的聚集更快,使电池内部迅速产生大量的热量堆积,必然引起电池温度升高以及温度分布的不均衡,从而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可能会出现漏液、放气、冒烟等现象,严重时电池会发生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的危险。不仅如此,电池在串并联成组后由于受到模块模组本身装配限制,致使圆柱电池在连接方式上也占据了电池本身大部分面积,这样相当于本身预留的电池间隙少之又少,底层或中间电池无法得到有效的散热环境,而目前市面上普遍有用最简单的空冷或风冷方式散热,加装风扇后也无法有效带走电池本身的热量,当电池在使用时温度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支架(1)、散热支架(2)、圆柱电池(3)、热管(4)、铝基板(5)以及散热片(6),所述圆柱电池(3)的外层由绝缘膜包裹,两末端分别为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散热支架(2)的外表面上均匀间隔凹陷形成有若干个用来放置圆柱电池(3)的凹槽(20),在所述散热支架(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21),通孔(21)的延伸方向与圆柱电池(3)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所述连接支架(1)安装于圆柱电池(3)的两末端,其包括将正极耳和负极耳收容于其中的收容部(10),在连接支架(1)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凹陷部(11)和突起部(12),所述凹陷部(11)和突起部(12)相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支架(1)、散热支架(2)、圆柱电池(3)、热管(4)、铝基板(5)以及散热片(6),所述圆柱电池(3)的外层由绝缘膜包裹,两末端分别为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散热支架(2)的外表面上均匀间隔凹陷形成有若干个用来放置圆柱电池(3)的凹槽(20),在所述散热支架(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21),通孔(21)的延伸方向与圆柱电池(3)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所述连接支架(1)安装于圆柱电池(3)的两末端,其包括将正极耳和负极耳收容于其中的收容部(10),在连接支架(1)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凹陷部(11)和突起部(12),所述凹陷部(11)和突起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玉黄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创源天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