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非那吡啶骨架型缓释微丸及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1014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1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盐酸非那吡啶骨架型缓释微丸及制备工艺。该制剂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非那吡啶素丸,采用Aquacoat、surelease和Eudragit水分散对盐酸非那吡啶素丸进行包衣,所制得的微丸圆整度良好,流动性好,收率和主药含量均达到预期效果,微丸质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
涉及一种盐酸非那吡啶骨架型缓释微丸及制备工艺。该制剂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非那吡啶素丸,采用Aquacoat、surelease和Eudragit水分散对盐酸非那吡啶素丸进行包衣,所制得的微丸圆整度良好,流动性好,收率和主药含量均达到预期效果,微丸质量稳定。【专利说明】盐酸非那吡啶骨架型缓释微丸及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
涉及一种盐酸非那吡啶骨架型缓释微丸及制备工-H-O
技术介绍
微丸的制造方法有多种,国内外常见的有滚动成丸法、挤出-滚圆成丸法、离心-流化造丸法,其它方法如熔融高速剪切法、喷雾冻凝法、喷雾干燥法和液体介质中制丸等。挤出-滚圆法(Extrus1n-Spheronizat1n)是目前国际上制备微丸通用的方法,造丸过程分湿料的制备、挤出过程、滚圆过程及干燥四步完成,此法有造粒容易、效率高、粒径分布均一、微丸密度大以及不易破碎等特点。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微丸圆整度好,脆碎度小,适合作为缓控释包衣的素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非那[!比啶素丸,采用Aquacoat、sure I ease和Eudragit水分散对盐酸非那吡啶素丸进行包衣,所制得的微丸圆整度良好,流动性好,收率和主药含量均达到预期效果,微丸质量较稳定。挤出滚圆法造粒主要分四步: (I)物料混合润湿:将过80目筛的药物和辅料混合均匀,并加入适量的粘合剂,充分搅拌均匀制成软材。(2)软材挤出:将混合好的软材倒入挤出机中,在挤出螺杆推力作用下,湿料经孔板挤出,此时软材呈直径均匀的细条状。(3)软材滚圆:将挤出的条状软材倒入滚圆机中,在高速旋转的齿板上,条状颗粒滚圆成圆球。(4)将制备好的湿颗粒充分干燥,然后用标准筛筛分以备分析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阐述,但不限于这些具体记载的实施例。实施例1: 将原料药与辅料分别过80目筛,按处方量准确称取NPSl0.0g,MCC9.2g ,Na2SO40.8g,混合均勾,以蒸馈水12.0ml为润湿剂制软材,将软材置于挤出滚圆机内,挤出速度40r/min,滚圆转速896r/min,滚圆时间5min,制得的微丸在40 °C烘箱中干燥12h,筛分,得20-24目的目标微丸。随后采用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对10g含药小丸进行包衣。实施例2: 将原料药与辅料分别过80目筛,按处方量准确称取PSE8.0g,MCC12.0g,混合均匀,以质量百分数为1.3%的轻丙甲纤维素(HPMC)水溶液10.0ml为粘合剂制成软材,经孔径为0.9mm的筛板挤出,挤出物置滚圆机内,挤出速度40r/min,滚圆转速840r/min,滚圆1min,微丸于40°C干燥12h,筛分,得20-24目的目标微丸。随后采用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对10g含药小丸进行包衣。【主权项】1.一种盐酸非那吡啶骨架型缓释微丸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非那吡啶素丸。2.权利要求1所述的素丸可采用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和聚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对盐酸非那吡啶素丸进行包衣。【文档编号】A61K31/44GK105832707SQ201610346725【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申请日】2016年5月24日【专利技术人】王言才, 王路路 【申请人】齐鲁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盐酸非那吡啶骨架型缓释微丸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非那吡啶素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言才王路路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