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蒲忠杰专利>正文

可自动判别刺入血管类型的穿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453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自动判别刺入血管类型的穿刺装置,包括注射器、穿刺针座,其特征在于:注射器(1)上设置有一材质为高弹性生物相容性高分子薄膜(3)。(*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可自动判别所刺入血管静、动脉类型标志的穿刺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判别刺入血管类型的穿刺装置,包括注射器、穿刺针座,注射器上设置有一材质为高弹性生物相容性高分子薄膜。注射器上设置有一小孔,薄膜与注射器外壁固联方式为粘接或热合焊接或机械联结。注射器可为普通注射器,也可为置入导丝用注射器、血气抽验用注射器。薄膜设置在穿刺针座上,针座上设置有一小孔。薄膜与穿刺针座外壁固联方式为粘接或热合焊接或机械联结。薄膜设置在Y型穿刺针座的直头接头上,针座上设置有一小孔。薄膜与穿刺针座直头接头外壁固联方式为粘接或热合焊接或机械联结。本技术的注射器或穿刺针座上设置有薄膜标志,薄膜的一面与血液直接接触,薄膜在静脉血压的作用下,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形,但在动脉血压的作用下,可发生大的变形而形成气球,医护人员可通过气球形成与否,来判断刺入血管的动、静脉类型,本技术结构简单,标志醒目,使用安全可靠,有效避免医疗事故。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I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II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III部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IIII部放大图。实施例2参阅图4、图5所示,本技术的薄膜3也可采用机械联结方式,如采用联结件5卡装在注射器1外壁上。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本技术的注射器1可为现有普通注射器,也可为现有置入导丝用注射器、血气抽验用注射器。实施例3参阅图6、图7所示,本技术的薄膜3也可设置在穿刺针座2上,并在针座2上打一小孔使薄膜3直接与血液接触,小孔处的薄膜3可采用粘接剂4粘结在针座2上,也可采用热合焊接或机械联结方式固定。实施例4参阅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穿刺针座2′为置入导丝用的Y型穿刺针座,穿刺针座2′直头口与注射器1连接,斜头用来置入导丝,薄膜3标志粘接在针座直头接头处。其余结构同实施例3。权利要求1.一种可自动判别刺入血管类型的穿刺装置,包括注射器、穿刺针座,其特征在于注射器(1)上设置有一材质为高弹性生物相容性高分子薄膜(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判别刺入血管类型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注射器(1)上设置有一小孔,薄膜(3)与注射器(1)外壁固联方式为粘接或热合焊接或机械联结。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自动判别刺入血管类型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注射器(1)可为普通注射器,也可为置入导丝用注射器、血气抽验用注射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判别刺入血管类型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薄膜(3)设置在穿刺针座(2)上,针座(2)上设置有一小孔。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自动判别刺入血管类型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薄膜(3)与穿刺针座(2)外壁固联方式为粘接或热合焊接或机械联结。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判别刺入血管类型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薄膜(3)设置在Y型穿刺针座(2′)的直头接头上,针座(2′)上设置有一小孔。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可自动判别刺入血管类型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薄膜(3)与穿刺针座(2)直头接头外壁固联方式为粘接或热合焊接或机械联结。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可自动判别所刺入血管静动脉类型标志的穿刺装置。包括注射器、穿刺针座,其注射器上设置有一材质为高弹性生物相容性高分子薄膜;本技术的注射器或穿刺针座上设置有薄膜标志,该薄膜的一面与血液直接接触,在静脉血压的作用下,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形,但在动脉血压的作用下,发生大的变形而形成气球,医护人员可通过气球形成与否,来判断刺入血管的动、静脉类型,本技术结构简单,标志醒目,使用安全可靠,有效避免医疗事故。文档编号A61M5/158GK2602730SQ03240189公开日2004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7日专利技术者蒲忠杰, 郭利斌 申请人:蒲忠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忠杰郭利斌
申请(专利权)人:蒲忠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