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微温森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展开血管内植入物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953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展开丝状血管内植入物(20)的机构包括挠性展开管(10),其具有在开口的近端和远端(11,13)之间延伸的内腔,以及包括与植入物近端相连的偶联元件(14)。所述管具有固定套管(12),其向远端延伸越过管的远端。偶联元件可释放地固定在套管中。展开管和连接的植入物通过微型导管在血管内穿过,直至植入物定位在靶血管位点内。为了使植入物与管脱开,通过腔注射液体,以施加压力至偶联元件,从而通过流压从固定套管中推出。偶联元件可包括净化通道,用于在血管内通过植入物之前将空气从微型导管清除。(*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参考相关申请本申请是2000年10月18日提交的申请No.09/692,248的部分继续申请。联邦资助的研究或开发不适用专利技术背景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血管动脉瘤的栓塞和类似血管异常的方法和装置的领域。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血管内植入物,诸如微型线圈展开在靶向血管位点内,以及在位点释放或脱开植入物的机构。血管栓塞在许多临床情形中是期望的。例如,血管栓塞已用于控制血管出血,关闭给肿瘤的血液供应,以及堵塞血管动脉瘤,尤其是颅内动脉瘤。近年来,血管栓塞用于治疗动脉瘤已受到广泛关注。现有技术中已采用若干不同的治疗形式。例如,美国专利No.4,819,637-Dormandy,Jr.等描述了血管栓塞系统,其采用可脱开的气囊,通过血管内导管传递至动脉瘤位点。气囊在导管尖端携带至动脉瘤中,并在动脉瘤内用固化流体(通常为可聚合的树脂或凝胶)膨胀以封闭动脉瘤。然后,通过在导管上轻轻牵引将气囊与导管脱开。尽管气囊型栓塞装置可对多种动脉瘤提供有效的封闭,但在固化流体凝固后难以收回或移动,而且难以可视化除非其中充满对照材料。此外,在气囊膨胀和与导管过早脱开的过程中气囊有破裂的风险。另一方法是直接将液体聚合物栓塞剂注射到待封闭的血管位点。直接注射技术中所用的一种液体聚合物为快速聚合的液体,诸如氰基丙烯酸酯树脂,尤其是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其以液体形式传递到靶位点,然后原位聚合。此外,还采用了可从载体溶液中沉淀在靶位点的液体聚合物。这种栓塞剂的例子为混合有三氧化铋并且溶解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醋酸纤维素聚合物。另一种为溶解在DMSO中的乙烯基乙烯醇。与血液接触后,DMSO向外扩散,聚合物沉淀出来,并且快速硬化成栓塞块,转化为动脉瘤形状。“直接注射”中所用材料的其他例子公开在下列美国专利4,551,132-Pasztor等;4,795,741-Leshchiner等;5,525,334-Ito等;以及5,580,568-Greff等。直接注射液体聚合物栓塞剂在实践中已被证明是困难的。例如,聚合材料从动脉瘤迁移到邻近血管就存在问题。此外,栓塞材料的可视化要求对照剂与其混合,以及选择彼此相容的栓塞材料和对照剂可能导致性能损害,这是次最佳的。进而,难以精确控制展开聚合物栓塞材料,导致材料放置不当和/或固化过早的风险。而且,一旦栓塞材料得以展开和固化,则难以移动或收回。另一已显示前景的方法是使用血栓生成细丝或丝状栓塞植入物。一种丝状植入物是所谓的“微型线圈”。微型线圈可制自生物相容性金属合金(通常为铂和钨)或合适的聚合物。如果制自金属,线圈可提供以达可纶纤丝以增加血栓生成。线圈通过微型导管展开到血管位点。微型线圈的例子公开在下列美国专利4,994,069-Ritchart等;5,133,731-Butler等;5,226,911-Chee等;5,312,415-Palermo;5,382,259-Phelps等;5,382,260-Dormandy,Jr.等;5,476,472-Dormandy,Jr.等;5,578,074-Mirigian;5,582,619-Ken;5,624,461-Mariant;5,645,558-Horton;5,658,308-Snyder;以及5,718,711-Berenstein等。微型线圈方法在治疗管颈狭窄的小动脉瘤中已取得一定的成功,但是线圈一定要紧紧地塞进动脉瘤以避免可导致重通的位移。微型线圈在治疗较大的动脉瘤中成功性较低,尤其对那些管颈相对较宽的动脉瘤。微型线圈的缺点在于它们不易收回;如果线圈迁移出动脉瘤,第二次使其收回和移回到位是必需的。此外,利用微型线圈完全塞住动脉瘤在实践中难以实现。已采取成功措施的特定类型的微型线圈为Guglielmi可脱开的线圈(“GDC”)。GDC采用通过焊接接头固定到不锈钢准绳的铂线线圈。在线圈置于动脉瘤内后,给准绳施加电流,使得焊接接头氧化,由此将线圈与准绳脱开。施加电流也在线圈上产生了正电荷,其吸引负电荷的血液细胞,血小板,以及纤维蛋白原,从而增加线圈的血栓生成。若干不同直径和长度的线圈可被塞进动脉瘤中,直至将动脉瘤完全填充。由此,在动脉瘤内线圈生成并且固定栓塞,抑制其位移和片段化。GDC方法的优点在于,如果线圈从其所需位置迁移能够使线圈收回和重新定位,以及能够增强在动脉瘤内促进形成稳定的栓塞。然而,作为常规微型线圈技术,GDC方法的成功应用基本上局限于管颈狭窄的小动脉瘤。最新开发的一种丝状栓塞植入物公开在美国专利No.6,015,424-Rosenbluth等中,该专利已转让给本专利技术的受让人。这种丝状栓塞植入物可从柔软顺服的状态可控制地转换为刚性或半刚性状态。具体而言,可转换的丝状植入物包括通过与血管血液或注射的盐溶液接触可转换的聚合物,或者包括通过电解腐蚀可转换的金属。植入物的一端可释放地连接到伸长的中空展开线的远端,该线通过微型导管可插入到靶血管位点。将植入物和展开线穿过微型导管,直至展开线的远端定位在靶血管位点内或与其相邻。在该位点处,丝状植入物从线上脱开。在此装置中,展开线的远端终止在以摩擦方式接合在丝状植入物近端的杯状固定器。为了脱开丝状植入物,流体(如盐溶液)流过展开线,并且通过开口进入杯状固定器,从而由流体压力将丝状植入物推出固定器。虽然丝状栓塞植入物已显示出巨大的前景,但对展开这些装置的机构一直在寻求改进。尤其是对偶联机构一直在寻求改进,通过偶联机构栓塞植入物可以脱开方式连接到展开器械,用于安装在靶血管位点。在本领域最新进展的例子描述在下列专利公布中U.S.5,814,062-Sepetka等;U.S.5,891,130-Palermo等;U.S.6,063,100-Diaz等;U.S.6,068,644-Lulu等;以及EP 0 941 703 A1-Cordis Corporation。仍有需要在偶联机构领域中进一步改进,用于可脱开地将栓塞植入物连接到展开器械上。具体而言,对偶联机构仍有需要,这种机构在展开过程中给栓塞植入物和展开器械提供了可靠的连接,同时一旦其位置与靶位点合适,还使得容易和可靠地脱开栓塞植入物。对这种机构而言,允许在展开过程中对植入物的控制加以改进,以及尤其允许植入物在脱开之前容易地重新安放,也会是有利的。此外,偶联机构应适用于各种血管内植入物,并且不应显著增加其成本。专利技术概述广义上说,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展开诸如栓塞植入物的丝状血管内装置的机构,包括具有开口近端的伸长的挠性中空展开管,以及与血管内装置的近端相连的偶联元件。展开管包括终止于开口远端的远端部分,和在近端和远端之间形成的腔。固定套管固定在远端部分周围,并且包括远端延伸部分,其延长短的距离越过展开管的远端。在制造过程中通过把固定套管固定在偶联元件周围而使血管内装置连接到展开管的远端,以致偶联元件可释放地固定在远端延伸部分最接近展开管的远端。在使用时,展开管具有与其远端连接的植入物,在血管内穿过微型导管至靶血管位点,直至血管内装置充分展开在位点内。为了从展开管脱开血管内装置,通过展开管的腔注射生物相容性液体(诸如盐溶液),以便施加压力至偶联元件的上游方面(内侧)。因此,通过液体的液压将偶联元件推出固定套管,从而使血管内装置与展开管脱开。偶联元件可以为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展开具有近端的丝状血管内装置的展开机构,包括:延伸的挠性中空展开管,其具有开口近端,终止在开口远端的远端部分,以及近端和远端之间形成的腔;固定套管,其固定在展开管的远端部分周围,并且具有延伸短的距离越过展开管的远端的 远端延伸部分;以及偶联元件,其连接在血管内装置的近端,并且可释放地固定在最接近展开管远端的固定套管的远端延伸部分,从而响应于通过腔和展开管远端施加到偶联元件上的液压从固定套管中是可替换的;其中偶联元件形成有净化通道,其尺寸做 成对粘度基本上大于盐溶液的流体从中流过提供很多限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维A费雷拉乔治R小格林布赖恩科克斯罗伯特F罗森鲍库特
申请(专利权)人:微温森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