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包装食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325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产包装食品的方法,用该方法将非干燥面条,如意大利式细面条、日本面条、中国面条或生面条;煮过的大米和煮过的豆类装入密封容器内.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非干燥面条、米粒或豆类装入耐热容器中,使容器中的空气含量是容器总容积的40-85%(体积),然后将容器进行加压-加热处理.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使容器中的面条、饭粒或豆子彼此不粘结.(*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包装食品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非干燥的面条如意大利面条、日本面条、中国面条或其它生面条,煮过的大米或大豆装在一密封的容器中。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有效防止容器中的面条之间、米粒或豆粒之间互相粘附的包装食品的生产方法。干面条在准备煮食时一般都需要浸在水中,从节省时间以及使人享受到熟面条所具有的香味的观点出发,迄今为止市场上已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包装食品。概括来讲,典型的产品包括一塑料容器,如塑料袋或塑料杯。生面条如日本面条,中国面条或意大利面条装在上述容器里,然后在压力下进行热处理。这类包装生面条当在煮食时确实具有上述的优点。然而,装在容器(如食品袋)中的面条在包装的加压力或加热处理过程中,在产品分发或在橱窗陈列过程中互相之间产生粘结。至使当消费者得到这类包装食品时,面条的外观已经遭到破坏。不仅如此,容器中粘在一起的面条很不容易彼此分离,食用时不能享受到应有的食感。特别要指出的问题是当消费者试图将彼此粘结的面条分开时,常常在面条的粘结处造成破坏或断裂。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已经提出了各种建议。例如日本专利公开No    170155/1982指出,在生产“罐装”(用薄金属膜制成的密封容器)”面条时,如果将涂上含有分散脂肪的有机酸水溶液的面条进行热处理,则有可能防止面条之间的互相粘结。这份公开专利还指出,特别在当面条装在密封容器中时,容器中的空气含量最好保持在所装面条体积的30~50%的水平上(此值大体相当于容器总容积的23~33%)。根据该方法,有可能有效防止面条间互相粘结的现象,这与其它的先有技术的方法是不同的。-->然而,上述的方法仍然不能够取得完全令人满意的效果。市场上也已经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罐装”米饭(密封于金属容器中)。当要食用该米饭时,整个包装的米饭要在沸水中加热,然后将其打开,把里面的米饭移到盘子一类的器皿里。该类包装米饭确实容易制做,不过在包装时的加压或加热处理过程中,在产品分发或橱窗陈列过程中,包装内的米粒互相粘结在一起,致使消费者得到这种包装米时,其外观已遭到破坏。不仅如此,上述互相粘结在一起的米粒很难彼此分开,且由于容器中的米粒部分破碎,食用时食感不好。本专利技术是基于这样的知识而设计的:即如果将非干燥面条如生面条,煮过的大米或豆类装在一密封的容器中,使容器内的空气含量保持在一特定范围,然后在压力下进行加热处理,则可能有效地防止容器内的面条、米粒或豆粒彼此互相粘结。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先有技术相比,包装内的面条、米粒或豆粒相互之间不粘结的包装食品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通过以下说明将会清楚地体现出。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装食品的生产方法,本方法是将非干燥的面条如生面条、煮熟的面条、半煮熟的面条、蒸熟的面条或半蒸熟的面条,或煮过的大米或豆类或其它类似的食品密封装于一耐热容器中,使包装后容器内的空气含量可保持在容器总容积的40~80%,然后在压力下对容器进行加热处理。附图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包装面条的生产方法所进行的加热灭菌步骤中温度变化与压力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附图2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包装米饭的生产方法所进行的加热灭菌步骤中温度变化与压力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附图3表示容器的盖由压力下加热处理所引起的变形过程;-->附图4表示容器的底由压力下加入处理所引起的变形过程;附图5表示容器的边壁由压力下加热处理所引起的变形过程;附图6是表示在容器的盖由压力下加热处理引起变形的情况下,温度变化与压力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在附图1和2中,曲线A代表灭菌器内的温度变化,曲线B代表包装面条的温度变化,曲线C代表容器内的压力变化,曲线D代表灭菌器内的压力变化。本专利技术处理的食品包括:生的、煮熟的、蒸熟的米饭或半蒸熟的非干燥面条,如日本面条、荞麦面条、意大利面条、中国面条或炒面;米饭,如蒸熟的米饭、半蒸熟的米饭、煮熟的米饭或半煮熟的米饭;豆类,如煮过的大豆。当然,不限于以上所列食品,本专利技术同样可以用于以已知的方法水煮干面条所得的熟面条或半熟面条。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止面条或米粒粘结的效果,在装入耐热容器之前,将一种乳化剂,如卵磷脂或蔗糖脂肪酸酯加到面条或米粒中。乳化剂的施用量最好为面条或米粒量的0.01~0.1%(重量)。为了相同的目的,也可在所装食品内加入不同种类的脂肪,添加量为0.5~2%(重量)。此后,将上述的食品,如非干燥面条,用已知的方法装入耐热容器中,使容器内的空气含量达到40~85%(体积)。当包装物为非干燥面条时,容器内的空气含量一般保持在40~70%(体积),最好为50~70%(体积)。当包装物为大米时,容器内的空气含量一般保持在40~85%(体积),最好为45~80%(体积)。使用的耐热容器最好用耐热135℃以上的材料制成。做成合适的形状,例如袋状,“罐状”(或由金属膜制成的密封罐),多边形状,如筒状,立方状或长方状,杯状或碗状。耐热容器最好用防水的柔韧的单层或层压材料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或聚酯制成。在本专利技术中,特别适合使用刚性的或半刚性的盘状容器。此类刚性或半刚性的容器可直接用微波炉加热。例如,在向非干燥面条中加入调味汁或向米饭中加-->入咖喱汁后,装有上述食品的容器可很方便地放在微波炉上加热。加热后的食品可即时用容器食用,而不必再使用盘子。在本专利技术中,特别关键的是当非干燥面条或米饭装入上述类型的容器时,要使容器内的空气含量保持在上述特定的范围内。这里的术语“空气含量”指的是从容器的总体积(100%)中减去包装的非干燥面条或米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后所得的值,即指容器内存在的惰性气体,如氮气,或空气的总体积。为使空气含量达到上述标准,当向容器中装入非干燥面条或米饭时,最好使这些食物在容器中均匀置放。这样当食品在容器中放好之后,用已知的手段,比如热密封,将容器密封起来。根据本专利技术,面条,米饭或豆类装在一刚性的或半刚性的容器中,容器内和空气含量保持在特定的范围。这样防止了面条,米粒或豆子与容器的内壁在加热处理或产品分发过程中出现挤压现象,因此米粒之间不会互相粘结。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装好食品的容器继而进行压力下的加热处理,加热处理时应使容器外部的压力减去其内部的压力所得的压差可在-1.0~+2.0Kg/cm2的范围内,在0.1~1.0Kg/cm2范围内为好,在0.1~0.5Kg/cm2范围内更好。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申请人提交的日本公开专利No1371/1986所公开的方法可在非常广泛的范围内有效地应用于本方法,因此非常适于用做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加压-加热处理过程。日本公开专利No1371/1986所描述的方法将在下文加以详细介绍。该方法是在压力控制程序下进行加压-加热灭菌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作用于容器的外部压力的上升率随作用于容器的内部压力上升率起变化,同时控制容器外部压力的下降点以使其落后于冷却步骤的开始点。在这一压力控制方法中,第一步是在预订的温度条件下测定容器内压力变化的图型。一含有空气和需灭菌处理的物品的包装被当做该类容器的例子。在测定步骤中,举例说,可以用一热电偶,将其安排在包装内部以-->测量包装内部的温度和空间,然后将所述的包装放入灭菌器。这时当在预订的灭菌温度下对该包装进行灭菌处理时,有关内部物质的温度变化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生产包装食品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非干燥面条、米粒或豆类装入耐热容器中,使耐热容器中的空气含量为容器总容积的40~85%(体积),然后将耐热容器进行加压—加热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1985-12-11 278328/85;JP 1985-12-12 279994/851、生产包装食品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非干燥面条、米粒或豆类装入耐热容器中,使耐热容器中的空气含量为容器总容积的40~85%(体积),然后将耐热溶器进行加压-加热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方法,其特征是将非干燥的面条装入容器中使其空气含量为40~70%(体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非干燥面条选自生面条、煮熟的面条、半煮熟的面条、蒸熟的面条和半蒸熟的面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米粒选自蒸熟的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泽公松村靖冈本英文平山诚稻田缘西隆司中永隆介
申请(专利权)人:好侍食品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