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承绕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2433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1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轴承绕线轮,所述双轴承绕线轮能够在不形成多余的空间的情况下设置施力机构。双轴承绕线轮(100)具备第1绕线轮主体部(1)、第2绕线轮主体部(2)、第1轴承部件(3)、第2轴承部件(4)、卷筒(5)、卷筒轴(6)、第1施力部件(7)。第1轴承部件(3)安装于第1绕线轮主体部(1)。第2轴承部件(4)安装于第2绕线轮主体部(2)。卷筒轴(6)具有第1突出部(61)。第1突出部(61)在第1轴承部件(3)和第2轴承部件(4)之间在径向上突出。卷筒轴(6)支承于第1及第2轴承部件(3、4)。第1施力部件(7)对第1突出部(61)和第1轴承部件(3)在互相分离的方向上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轴承绕线轮
技术介绍
双轴承绕线轮具备绕线轮主体和能够旋转地支承在绕线轮主体上的卷筒。卷筒经由卷筒轴支承在绕线轮主体上。该卷筒轴经由轴承部件被相对于绕线轮主体支承。在这样的双轴承绕线轮中,若在抛投时卷筒高速旋转,则有在轴承部件处产生旋转音的情况。为了防止该旋转音的产生,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双轴承绕线轮借助施力机构使外圈和内圈在推力方向上位移。由此,外圈和内圈无间隙地与滚动部件接触,能够防止旋转音的产生。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4 - 71466号公报。但是,上述双轴承绕线轮产生下述问题:需要新设置用于设置施力机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轴承绕线轮,所述双轴承绕线轮能够在不形成多余的空间的情况下设置施力机构。涉及本专利技术的某个方面的双轴承绕线轮,具备第I绕线轮主体部、第2绕线轮主体部、第I轴承部件、第2轴承部件、卷筒、卷筒轴、第I施力部件。第I轴承部件安装在第I绕线轮主体部上。第2轴承部件安装在第2绕线轮主体部上。卷筒配置在第I绕线轮主体部和第2绕线轮主体部之间。卷筒轴具有第I突出部。第I突出部在第I轴承部件和第2轴承部件之间在径向上突出。卷筒轴被支承在第I及第2轴承部件上。第I施力部件配置在第I突出部和第I轴承部件之间。第I施力部件对第I突出部和第I轴承部件向互相分离的方向施力。上述双轴承绕线轮由于第I施力部件对第I轴承部件施力,所以能够防止第I轴承部件在旋转时产生旋转音。此外,第I施力部件配置在第I轴承部件和第I突出部之间,所以不需要设置用于设置第I施力部件的新的空间。优选的是,第I轴承部件具有内圈、外圈、及多个滚动部件。第I施力部件对前述第I轴承部件的内圈施力。根据该结构,第I轴承部件的内圈被施力,由此内圈和外圈在轴向上发生位移,能够无间隙地与滚动部件接触。优选的是,卷筒轴具有第2突出部,前述第2突出部在第2轴承部件和第I突出部之间在径向上突出。第2突出部与第2轴承部件接触。优选的是,双轴承绕线轮还具备第2施力部件。第2施力部件对第2轴承部件向第2突出部施力。优选的是,第2轴承部件具有内圈、外圈、及多个滚动部件。第2突出部与第2轴承部件的内圈接触。第2施力部件对第2轴承部件的外圈施力。优选的是,双轴承绕线轮还具备圆筒部件,前述圆筒部件安装在卷筒轴的外周侧。卷筒轴还具有第3突出部。第3突出部在比第I轴承部件更靠轴向外侧处在径向上突出。圆筒部件配置在第I轴承部件和第3突出部之间。根据该结构,在打开第2绕线轮主体部时,能够抑制卷筒轴由于第I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从第2绕线轮主体部侧飞出的情况。即,圆筒部件配置在第3突出部和第I轴承部件之间,所以卷筒轴只能够移动到圆筒部件的两端与第I轴承部件和第3突出部抵接,能够减少上述飞出的量。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形成多余的空间的情况下设置施力机构。【附图说明】图1是双轴承绕线轮的立体图。图2是双轴承绕线轮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III一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3的放大图。图5是图3的放大图。图6是涉及变形例的双轴承绕线轮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双轴承绕线轮的立体图,图2是双轴承绕线轮的侧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双轴承绕线轮100具备绕线轮主体101、把手102、星形曳力器103。把手102及星形曳力器103能够旋转地装配于绕线轮主体101的侧面。详细地说,把手102及星形曳力器103能够旋转地安装于后述第I绕线轮主体部I的侧面。图3是图2的III一III线的剖视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轴向表示卷筒轴延伸的方向。具体而言,轴向是图3的左右方向。所谓径向表示以卷筒轴为中心的圆的径向。此外,所谓周向表示以卷筒轴为中心的圆的周向。如图3所示,双轴承绕线轮100具备第I绕线轮主体部1、第2绕线轮主体部2、第I轴承部件3、第2轴承部件4、卷筒5、卷筒轴6、第I施力部件7、第2施力部件8。另外,第I绕线轮主体部I和第2绕线轮主体部2是构成绕线轮主体101的零件的一部分。第I绕线轮主体部I具有第I侧板11和第I罩12。第I绕线轮主体部I在内部具有收纳空间。该收纳空间由第I侧板11和第I罩12划定。在收纳空间内收纳有旋转传递机构104。旋转传递机构104是将把手102的旋转传递至卷筒5的机构。旋转传递机构104具有与把手102 —体地旋转的驱动轴(省略图示)、与驱动轴一体地旋转的驱动齿轮(省略图示)、及与驱动齿轮啮合的小齿轮105。第I绕线轮主体部I具有用于保持第I轴承部件3的第I保持部13。另外,第I保持部13形成于第I侧板11。第I保持部13是大致圆筒状,向第2绕线轮主体部2延伸。另外,第I保持部13以包围形成于第I侧板11的开口部的方式配置。图4是以第I轴承部件3为中心的图3的放大图。如图4所示,第I保持部13的内周面具有第I台阶部131。第I台阶部131沿第I保持部13的内周面向周向延伸。详细地说,第I保持部13的内周面具有大径部132和小径部133。第I保持部13的大径部132处的内径比小径部133处的内径大。由该大径部132和小径部133形成第I台阶部131。如图3所示,第2绕线轮主体部2具有第2侧板21和第2罩22。第2侧板21经由连结部16与第I侧板11连接。该第I侧板11、第2侧板21和连结部16 —体地形成,构成绕线轮主体101的框。例如,第I侧板11、第2侧板21、及连结部16由铝合金通过压铸成型来一体地形成。第2绕线轮主体部2具有固定部23。固定部23安装于第2侧板21及第2罩22的至少其中一个上。第2绕线轮主体部2具有用于保持第2轴承部件4的第2保持部24。详细地说,第2保持部24形成于固定部23。第2保持部24是大致圆筒状,向第I绕线轮主体部I延伸。如图4所示,第I轴承部件3具有内圈31、外圈32、及多个滚动部件33。第I轴承部件3安装于第I绕线轮主体部I。详细地说,第I轴承部件3被保持于第I保持部13。更详细地说,第I轴承部件3被保持于第I保持部13的大径部132。第I轴承部件3的外径与第I保持部13的内径大致相同。因此,第I轴承部件3向径向的移动被限制。此外,第I轴承部件3通过与第I台阶部131抵接来限制向第I绕线轮主体部I侧的移动。详细地说,第I轴承部件3的外圈32与第I台阶部131抵接。图5是以第2轴承部件4为中心的图3的放大图。如图5所示,第2轴承部件4具有内圈41、外圈42、及多个滚动部件43。第2轴承部件4安装于第2绕线轮主体部2。详细地说,第2轴承部件4保持于第2保持部24。第2轴承部件4的外径与第2保持部24的内径大致相同。如图3所示,卷筒5配置于第I绕线轮主体部I和第2绕线轮主体部2之间。卷筒5是大致圆筒状,向轴向延伸。卷筒5具有卷筒主体部51和轴套部52。卷筒主体部51是大致圆筒状,构成为在外周面上卷有钓鱼线。轴套部52配置于卷筒主体部51的内周侧。轴套部52是圆筒状,在轴向上延伸。轴套部52经由连结部53与卷筒主体部51连结。另外,连结部53在径向上延伸,连结于卷筒主体部51的内周面和轴套部52的外周面。卷筒轴6被第I轴承部件3及第2轴承部件4支承。S卩,卷筒轴6经由第I轴承部件3被能够旋转地支承于第I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绕线轮主体部、第2绕线轮主体部、第1轴承部件、第2轴承部件、卷筒、卷筒轴、第1施力部件,前述第1轴承部件安装在前述第1绕线轮主体部上,前述第2轴承部件安装在前述第2绕线轮主体部上,前述卷筒配置在前述第1绕线轮主体部和前述第2绕线轮主体部之间,前述卷筒轴具有在前述第1轴承部件和前述第2轴承部件之间向径向突出的第1突出部,前述卷筒轴被支承在前述第1轴承部件及前述第2轴承部件上,前述第1施力部件配置在前述第1突出部和前述第1轴承部件之间,前述第1施力部件对前述第1突出部和前述第1轴承部件向互相分离的方向施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智邦生大古濑广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