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卸车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1523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倾卸车身,其具有底板面板组件、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前壁面板组件和顶篷面板。底板面板组件装配有包括一对间隔轨道和多个横向构件的第一框架组件。该对间隔轨道与该多个横向构件重叠,并且相对于该对间隔轨道大体上垂直定位。前壁面板组件包括第二框架组件,第二框架组件具有一对间隔轨道和相对于该对间隔轨道处于大体上垂直重叠位置的至少一个横向构件。顶篷面板从前壁面板组件向外延伸并且附接到前壁面板组件的顶部边缘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总体上涉及用于机器的载重倾卸车身。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使用弯曲面板用于承载结构以及并减少使用重型框架构件以优化倾卸车身设计的增强倾卸车身。
技术介绍
机器,诸如越野载重车可以用来将有效负载搬运至垃圾场。可以在此类机器中搬运的有效负载的量常常受到最大车辆总重的限制。最大车辆总重是通过因素诸如动力传动系、车轮可承载重量建立的限制。另外,对于在崎岖的地形和恶劣环境中的应用,常常需要更大且更坚固的系统,其增加机器的自身重量。为此,为了耐用性和坚固性,机器可以用金属设计和制造。这通常导致更重的机器。机器自身重量的减小可以使操作者在不超出最大车辆总重的情况下以同样的量增加有效负载。有效负载的增加可以转化为生产率的提高,这样就得到更高的利润。进一步地,机器自身重量的减小降低了燃料消耗。为了最大化机器的生产率,期望最小化机器的自身重量以最大化可以通过载重车安全承载或运输的有效负载的重量。减小机器自身重量的一种方法是减小机器上更重的金属部件的大小和数量。例如,机器上的倾卸车身可以通过使用金属板制造,其具有支撑有效负载所需的更小的最小厚度。然而,由于减小了机器中利用的金属量,机器的某些部分的耐久性和寿命可能受影响。例如,在有效负载容器中使用薄金属可能使金属迅速地下垂、变形和磨损。还已知通过具有由弯曲车厢部分制成的倾卸车身来减小机器的重量。这提高了刚度并减小了更重的构架结构的需求。然而,这些波状车厢需求特殊的弯曲段并且制造昂贵。美国专利号6,520,590公开了一种用于矿用自卸车的载重车车厢。车厢料斗的底表面具有多个沿着载重车的弯曲底部或底板的、外部定位的横梁。该底部及支撑其的框架可以提供适当的支撑以承载预期负载,但是这种载重车车厢所需的工具作业的投资昂贵,尤其是在一个以上的场所制造车厢时。另外,与制造这种载重车车厢相关联的成本高昂,且在世界范围内的制造工厂,这种车厢都不易于使用传统材料和技术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与现有载重车车厢或倾卸车身相关联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本技术的各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器的倾卸车身。该倾卸车身包括底板面板组件、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前壁面板组件以及顶篷面板。底板面板组件包括底部板构件、第一弯曲面板构件和第二弯曲面板构件。底板面板组件装配有包括一对间隔轨道和多个横向构件的第一框架组件。该对间隔轨道与该多个横向构件重叠,并且相对于该对间隔轨道大体上垂直定位。第一框架组件可附接到底部板构件,被完全封闭在该底部板构件内。第一侧壁附接到第一弯曲面板构件,并且第二侧壁附接到第二弯曲面板构件。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从底部板构件向外延伸。前壁面板组件包括前板构件、第一弯曲拐角构件和第二弯曲拐角构件。前板构件一体地附接到第一弯曲拐角构件和第二弯曲拐角构件。第一弯曲拐角构件包括附接到底板面板组件的第一弯曲面板构件的第一边缘。第二弯曲拐角构件具有附接到底板面板组件的第二弯曲面板构件的第二边缘。前壁面板组件包括第二框架组件,其具有一对间隔轨道以及至少一个相对于该对间隔轨道处于大体上垂直覆盖位置的横向构件。前壁面板组件的第二框架组件可附接到前板构件,并且被完全封闭在前板构件内。顶篷面板从前壁面板组件向外延伸,并且附接到前壁面板组件的顶部边缘部分。本技术公开的倾卸车身具有坚固且耐用的结构,减轻了车身自重。附图说明图1是倾卸车身的外部下侧的透视图,其根据本技术的构思示出了倾卸车身的底板面板组件、第一侧以及前壁;图2是图1中的倾卸车身的透视图,其根据本技术的构思示出了倾卸车身的第二侧、倾卸车身的底板面板组件以及前壁;并且图3是图1示出的倾卸车身的透视图,其根据本技术的构思示出了倾卸车身的前壁和第一侧和底板面板组件。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示出了倾卸车身10,该倾卸车身10示出了第一侧。图1的说明同样适用于图2,其示出了倾卸车身10的第二侧。倾卸车身10可以附接到机器(未示出)的框架并由该框架支撑。该机器(未示出)可为越野车辆、倾卸卡车或矿用卡车。倾卸车身10在倾卸车身10的前端12和后端14之间延伸。倾卸车身10包括底板面板组件16、第一侧壁18、第二侧壁20(图2所示)、前壁面板组件22和顶篷面板24。底板面板组件16包括底部板构件26、第一弯曲面板构件28、第二弯曲面板构件30(图2)和第一框架组件32。底部板构件26包括第一横向侧34a和第二横向侧34b。第一弯曲面板构件28包括第一边缘36a和第二边缘36b。类似地,第二弯曲面板构件30包括第一边缘38a和第二边缘38b。底部板构件26的第一横向侧34a通过焊接与第一弯曲面板构件28的第一边缘36a附接以形成连续和不间断的接头40a。类似地,图2示出了底部板构件26的第二横向侧34b,其与第二弯曲面板构件30的第一边缘38a附接以形成连续和不间断的接头40b。此外,底部板构件26包括第一端42,该第一端42与倾卸车身10的前端12邻近。底部板构件26包括第一表面(未示出)和第二表面44。第一表面(未示出)支撑负载。底部板构件26的第二表面44设置有第一框架组件32。底部板构件26可以由平板制成。第一框架组件32附接到底部板构件26的第二表面44上,使得第一框架组件32完全封闭在平板(即,底部板构件26)的区域中。第一框架组件32包括两个间隔轨道46、48和四个横向构件50、52、54、56。间隔轨道46、48沿着第一弯曲面板构件28和第二弯曲面板构件30的方向定向。间隔轨道46、48的长度可以等于或小于底部板构件26的长度。横向构件50、52、54、56沿垂直于间隔轨道46、48的方向定向。横向构件50、52、54、56的长度等于或小于底部板构件26的宽度。横向构件50、52、54、56与间隔轨道46、48重叠,以便形成交错的栅板支撑结构,使得交错的栅板支撑结构完全封闭在底部板构件26的区域中。底板面板组件26进一步附接到第一侧壁18和第二侧壁20。第一侧壁18被构造和布置成与第二侧壁20相对。第一侧壁18和第二侧壁20分别包括第一侧壁横向边缘58和第二侧壁横向边缘60。第一侧壁横向边缘58被附接到第一弯曲面板构件28的第二边缘36b以有利于底板面板组件16与第一侧壁18附接。该附接使得第一侧壁18从底部板构件26纵向向外延伸。类似地,图2示出了第二侧壁横向边缘60被附接到第二弯曲面板构件30的第二边缘38b。这引起底板面板组件16与第二侧壁20附接。该附接使得第二侧壁20从底部板构件26纵向向外延伸。第一侧壁18和第二侧壁20连同底部板构件26一起形成闭合容积结构以接收并承载有效负载。底板面板组件16被附接到前壁面板组件22。前壁面板组件22可以位于机器(未示出)的驾驶室后面。前壁面板组件22支撑倾卸车身10内的相当大部分的负载或负载重量。前壁面板组件22包括顶部边缘部分62、前板构件64、第一弯曲拐角构件66和第二弯曲拐角构件68。顶部边缘部分62为顶部周边部分,其远离底板面板组件16。前板构件64可以由平板制成。前板构件64被附接到底部板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倾卸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面板组件,所述底板面板组件包括底部板构件、第一弯曲面板构件、第二弯曲面板构件和第一框架组件,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包括具有一对间隔轨道和多个相对于所述一对间隔轨道处于大体上垂直重叠位置的横向构件,所述第一框架组件能够附接到所述底部板构件,并且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完全封闭在所述底部板构件内;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附接到所述第一弯曲面板构件并且所述第二侧壁附接到所述第二弯曲面板构件,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底部板构件向外延伸;前壁面板组件,所述前壁面板组件包括前板构件、第一弯曲拐角构件和第二弯曲拐角构件,所述前板构件一体地附接到所述第一弯曲拐角构件和所述第二弯曲拐角构件,所述第一弯曲拐角构件具有附接到所述底板面板组件的所述第一弯曲面板构件的第一边缘,所述第二弯曲拐角构件具有附接到所述底板面板组件的所述第二弯曲面板构件的第二边缘,所述前壁面板组件包括第二框架组件,所述第二框架组件具有一对间隔轨道和相对于所述一对间隔轨道处于大体上垂直重叠位置的至少一个横向构件,其中,所述前壁面板组件的所述第二框架组件能够附接到所述前板构件,并且所述第二框架组件完全封闭在所述前板构件内;以及顶篷面板,所述顶篷面板附接到所述前壁面板组件的顶部边缘部分并且由此向外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2.27 US 14/6331501.一种倾卸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面板组件,所述底板面板组件包括底部板构件、第一弯曲面板构件、第二弯曲面板构件和第一框架组件,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包括具有一对间隔轨道和多个相对于所述一对间隔轨道处于大体上垂直重叠位置的横向构件,所述第一框架组件能够附接到所述底部板构件,并且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完全封闭在所述底部板构件内;
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附接到所述第一弯曲面板构件并且所述第二侧壁附接到所述第二弯曲面板构件,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底部板构件向外延伸;
前壁面板组件,所述前壁面板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R·维纳M·顾娜塞卡兰G·萨兰咖巴尼
申请(专利权)人:卡特彼勒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