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滑动轴承的零部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自润滑滑动轴承的油环。
技术介绍
使用自润滑滑动轴承的电机因不需要外界循环油系统,具有初期设备资金投入少,安装维护方便,操作及运行状态监控简便的优点,因此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公知的技术中,电机使用的自润滑滑动轴承依靠和转轴一起旋转的油环将轴承箱内自身储存的润滑油带入转轴与轴瓦之间的间隙起润滑作用,常规的油环为截面呈梯形的圆环,仅依靠油的黏度吸附在油环上,再随着转轴的转动带到相对运动表面,所带的油量有限,效果不理想,现有市面上也出现了内设T型油槽的油环,除了增加油吸附在油环上的接触面以外,T型油槽还是一种油的容器,当油环转动时像水车一样将油带起,T型油槽随着油环的转动到达转轴的顶部时,T型油槽内的润滑油注入转轴与轴瓦之间的间隙,然而T型油槽在油环转到其中间高度时就会导致大部分的油直接倾泻回入油箱,T型油槽从油环的中间高度上升到顶端时又会有不少油泄露,真正注入转轴与轴瓦之间的油已非常少,因此急需对油环的油槽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在从油环底端到中间高度到顶端逐渐旋转升高的过程中油不会大量流失。【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自润滑滑动轴承的油环,包括油环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环本体(4)的内壁周向均布油槽(5),所述油槽(5)包括连通的梯形槽(51)和直槽(52),所述直槽(52)连通油环本体(4)的内壁,所述梯形槽(51)的上底上设有对称的两个方形的直槽(52),所述直槽(52)的左右内壁上各设两个方形的抵块(53),所述抵块(53)沿直槽(52)的延伸方向分上下两组对应分布,靠近油环本体(4)内壁且位于外侧的抵块(53)和与其交叉相对的另一个抵块(53)上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通孔(54),四个抵块(53)之间形成长a、宽b、高c的方形空间,所述方形空间内设有长d、宽b、高f的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苏敏,张新华,鲁志康,沈红卫,何绍木,卢丽娟,陈小萍,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