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0716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2:29
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的左端与加力杆支架的底端固定相连,加力杆支架的上部沿左右水平方向设有加力杆放置孔,加力杆支架的顶端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转轴,转轴的中部沿竖直方向穿过加力杆放置孔的中部,转轴位于加力杆放置孔内的轴段采用间隙配合穿过加力杆左端的中部,加力杆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加力杆的左端悬空于加力杆安装放置孔的中部,加力杆支架的右侧设有支撑座,支撑座前侧的下部具有底托板。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准确获取车辆在野外实车工况下的动态试验测试数据,解决车辆设计中仿真与试验的符合性问题的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
技术介绍
履带装甲车辆在运行过程中,随着综合传动装置自身的工作载荷和地面冲击的作用,综合传动装置将对车体产生较大的作用力,且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将随着行驶路况的不同而改变。综合传动装置和车体是通过支撑座连接的,支撑座的受力即为综合传动装置对车体的载荷,故获取支撑座在装备不同工况运行过程中的载荷对于车辆底盘结构的优化设计极其重要。反过来,综合传动装置安装固定在车体支座上,车体随着车速和地面激励的不同,由车体支撑结构传递到综合传动装置上的作用力也将产生较大的变化,因此,支撑座受力状态测试对于综合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在支撑力测试中,需要在支撑座上粘贴应变片,且支撑座受力与应变片输出值的关系需要预先标定,但目前并没有可准确获取车辆在野外实车工况下的动态试验测试数据的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准确获取车辆在野外实车工况下的动态试验测试数据,解决车辆设计中仿真与试验的符合性问题,实现新型支撑结构和综合传动装置的设计、仿真、试验形成一体化研发模式,加快车辆底盘数字化设计进程的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本专利技术的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与加力杆支架的底端固定相连,加力杆支架的上部沿左右水平方向设有加力杆放置孔,加力杆支架的顶端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转轴,转轴的中部沿竖直方向穿过加力杆放置孔的中部,转轴位于加力杆放置孔内的轴段部分采用间隙配合穿过加力杆左端的中部,加力杆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加力杆的左端悬空于加力杆安装放置孔的中部,加力杆支架的右侧设有支撑座,支撑座前侧的下部具有底托板,支撑座的顶端设有半圆形弧的凹槽,凹槽的中心线与加力杆的轴线重合,凹槽处卡装有圆环形的支撑套环,支撑套环内左右并列地设有二个圆盘形的施压垫,二个施压垫与加力杆同轴设置,二个施压垫采用多个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的连接螺栓相连,二个施压垫的中部分别沿左右水平方向设有通孔,所述加力杆的杆体采用间隙配合穿过二个施压垫中部的通孔;所述加力杆右端的后方或前方设有导向绳轮,导向绳轮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导向绳轮的圆周面上设有绳导向槽,导向绳轮的绳导向槽内绕有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与加力杆的右端固定相连,牵引绳的另一端沿着导向绳轮的绳导向槽的后端向下延伸,导向绳轮可转动地套装在转销轴的中部,转销轴的轴线平行于加力杆的轴线,转销轴的轴线与加力杆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转销轴的二端安装在导向绳轮支架的上部;所述凹槽内表面的半径为215mm±0.1mm,支撑座朝向左端或右端的表面上贴设有第一预装线式应变片、第二预装线式应变片和第三预装线式应变片;设坐标轴的原点0位于支撑座的凹槽的中心线上,X轴位于前后水平方向,X轴由原点O朝前为正坐标,朝后为负坐标,Y轴位于竖直方向,Y轴由原点O朝上为正坐标,朝下为负坐标,则第一预装线式应变片的中心点的贴设位置坐标点A(x、y)为x=125mm±3mm、y=-240mm±5mm,第一预装线式应变片沿前后水平方向贴设;第二预装线式应变片的中心点的贴设位置坐标点B(x、y)为x=145mm±3mm,y=-240mm±5mm,第二预装线式应变片沿竖直方向贴设;第三预装线式应变片的中心点的贴设位置坐标点C(x、y)为x=245mm±3mm,y=-100mm±5mm,第三预装线式应变片沿竖直方向贴设;所述底板的附近设有备用板,备用板上贴设有温度补偿预装线式应变片,所述支撑座的下方设有底托座,底托板的下端面与底托座前侧的上端面相贴,支撑座后侧的底端顶在底托座后侧顶端的弧形端面上。本专利技术的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其中所述支撑座朝前的侧面的中部设有侧向预装线式应变片,侧向预装线式应变片沿左右方向贴设。本专利技术的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其中所述第一预装线式应变片、第二预装线式应变片和第三预装线式应变片的型号同为KFG-20-120-C1-11R1M2。本专利技术的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其中所述支撑套环朝下的圆周面上设有卡槽,支撑套环通过卡槽卡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支撑套环采用钢材制成。本专利技术的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其中所述温度补偿预装线式应变片和侧向预装线式应变片的型号同为KFG-20-120-C1-11R1M2。本专利技术的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其中所述凹槽内表面的半径为215mm±3mm,所述第一预装线式应变片的中心点的贴设位置坐标点A(x、y)为x=125mm±2mm、y=-240mm±3mm,第二预装线式应变片的中心点的贴设位置坐标点B(x、y)为x=145mm±2mm,y=-240mm±3mm,第三预装线式应变片的中心点的贴设位置坐标点C(x、y)为x=245mm±2mm,y=-100mm±3mm。本专利技术的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其中所述凹槽内表面的半径为215mm±2mm,所述第一预装线式应变片的中心点的贴设位置坐标点A(x、y)为x=125mm±1mm、y=-240mm±2mm,第二预装线式应变片的中心点的贴设位置坐标点B(x、y)为x=145mm±1mm,y=-240mm±2mm,第三预装线式应变片的中心点的贴设位置坐标点C(x、y)为x=245mm±1mm,y=-100mm±2mm。本专利技术的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可用于对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的支撑座在水平径向的受力进行标定,标定后的支撑座可用来准确获取车辆在野外实车工况下的动态试验测试数据,解决车辆设计中仿真与试验的符合性问题,促使新型支撑结构和综合传动装置的设计、仿真、试验形成一体化研发模式,加快车辆底盘数字化设计的进程,故获取支撑座在车辆不同工况运行过程中的载荷对于车辆底盘结构的优化设计极其重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选取具有代表性且测试难度较大的支撑座作为切入点,在综合传动装置关键部位开展应变传感技术研究,以研制出能够融合到传动支撑中的新型传感技术,获得测试数据,进而解决传动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受力获取困难的问题。综合传动装置的支撑座所处位置空间狭小,各型传感器安装困难,本专利技术采用应变测试,使得测试结果更准确。应变测试方法原理为:通过高精度耐高温应变片准确获取传动支撑关键部位的应变信号,并将应变信号通过电桥电路转化为电压信号,此电压信号通过调理模块滤波、放大,最后送入综合传动数据采集系统完成应变信号的采集与存储、分析处理及支撑力转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与加力杆支架(2)的底端固定相连,加力杆支架(2)的上部沿左右水平方向设有加力杆放置孔(3),加力杆支架(2)的顶端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转轴(4),转轴(4)的中部沿竖直方向穿过加力杆放置孔(3)的中部,转轴(4)位于加力杆放置孔(3)内的轴段采用间隙配合穿过加力杆(5)左端的中部,加力杆(5)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加力杆(5)的左端悬空于加力杆安装放置孔(3)的中部,加力杆支架(2)的右侧设有支撑座(10),支撑座(10)前侧的下部具有底托板(6),支撑座(10)的顶端设有半圆形弧的凹槽(7),凹槽(7)的中心线与加力杆(5)的轴线重合,凹槽(7)处卡装有圆环形的支撑套环(8),支撑套环(8)内左右并列地设有二个圆盘形的施压垫(9),二个施压垫(9)与加力杆(5)同轴设置,二个施压垫(9)采用多个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的连接螺栓(15)相连,二个施压垫(9)的中部分别沿左右水平方向设有通孔,所述加力杆(5)的杆体采用间隙配合穿过二个施压垫(9)中部的通孔;所述加力杆(5)右端的后方或前方设有导向绳轮(17),导向绳轮(17)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导向绳轮(17)的圆周面上设有绳导向槽,导向绳轮(17)的绳导向槽内绕有牵引绳(16),牵引绳(16)的一端与加力杆(5)的右端固定相连,牵引绳(16)的另一端沿着导向绳轮(17)的绳导向槽的后端向下延伸,导向绳轮(17)可转动地套装在转销轴(18)的中部,转销轴(18)的轴线平行于加力杆(5)的轴线,转销轴(18)的轴线与加力杆(5)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转销轴(18)的二端安装在导向绳轮支架(19)的上部;所述凹槽(7)内表面的半径为215mm±0.1mm,支撑座(10)朝向左端或右端的表面上贴设有第一预装线式应变片(12)、第二预装线式应变片(13)和第三预装线式应变片(14);设坐标轴的原点O位于支撑座(10)的凹槽(7)的中心线上,X轴位于前后水平方向,X轴由原点O朝前为正坐标,朝后为负坐标,Y轴位于竖直方向,Y轴由原点O朝上为正坐标,朝下为负坐标,则第一预装线式应变片(12)的中心点的贴设位置坐标点A(x、y)为x=125mm±3mm、y=‑240mm±5mm,第一预装线式应变片(12)沿前后水平方向贴设;第二预装线式应变片(13)的中心点的贴设位置坐标点B(x、y)为x=145mm±3mm,y=‑240mm±5mm,第二预装线式应变片(13)沿竖直方向贴设;第三预装线式应变片(14)的中心点的贴设位置坐标点C(x、y)为x=245mm±3mm,y=‑100mm±5mm,第三预装线式应变片(14)沿竖直方向贴设;所述底板(1)的附近设有备用板,备用板上贴设有温度补偿预装线式应变片,所述支撑座(10)的下方设有底托座(11),底托板(6)的下端面与底托座(11)前侧的上端面相贴,支撑座(10)后侧的底端顶在底托座(11)后侧顶端的弧形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支撑座水平径向受力标定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与加力杆支架(2)的底端固定相连,加力杆支架(2)的上部沿左右水平方向设有加力杆放置孔(3),加力杆支架(2)的顶端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转轴(4),转轴(4)的中部沿竖直方向穿过加力杆放置孔(3)的中部,转轴(4)位于加力杆放置孔(3)内的轴段采用间隙配合穿过加力杆(5)左端的中部,加力杆(5)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加力杆(5)的左端悬空于加力杆安装放置孔(3)的中部,加力杆支架(2)的右侧设有支撑座(10),支撑座(10)前侧的下部具有底托板(6),支撑座(10)的顶端设有半圆形弧的凹槽(7),凹槽(7)的中心线与加力杆(5)的轴线重合,凹槽(7)处卡装有圆环形的支撑套环(8),支撑套环(8)内左右并列地设有二个圆盘形的施压垫(9),二个施压垫(9)与加力杆(5)同轴设置,二个施压垫(9)采用多个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的连接螺栓(15)相连,二个施压垫(9)的中部分别沿左右水平方向设有通孔,所述加力杆(5)的杆体采用间隙配合穿过二个施压垫(9)中部的通孔;所述加力杆(5)右端的后方或前方设有导向绳轮(17),导向绳轮(17)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导向绳轮(17)的圆周面上设有绳导向槽,导向绳轮(17)的绳导向槽内绕有牵引绳(16),牵引绳(16)的一端与加力杆(5)的右端固定相连,牵引绳(16)的另一端沿着导向绳轮(17)的绳导向槽的后端向下延伸,导向绳轮(17)可转动地套装在转销轴(18)的中部,转销轴(18)的轴线平行于加力杆(5)的轴线,转销轴(18)的轴线与加力杆(5)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转销轴(18)的二端安装在导向绳轮支架(19)的上部;所述凹槽(7)内表面的半径为215mm±0.1mm,支撑座(10)朝向左端或右端的表面上贴设有第一预装线式应变片(12)、第二预装线式应变片(13)和第三预装线式应变片(14);设坐标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辅周丁闯江鹏程张丽霞滕涛闵庆旭张超省张洪彦韩博赵永东杨晋溥任国春吴守军徐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