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内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64272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7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用内后视镜,包括镜体和座体,座体包括安装架及外壳。安装架具有一安装面及与安装面相对的连接面,安装面固定于汽车的风挡玻璃上。外壳与镜体连接。其中,外壳通过一滑动连接机构与安装架滑动连接,且外壳与安装架之间设置有一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将外壳相对安装架固定于一需要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包括安装架及外壳的座体设置,外壳与安装架之间滑动连接,且通过一锁止机构将外壳相对安装架固定于一需要位置,从而使得外壳能相对安装架上下自由滑动并能锁止于需要位置,从而镜体高度位置可调节,进而能满足不同身高驾驶员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内后视镜
技术介绍
内后视镜作为汽车的主要功能部件,对车辆的行车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后视镜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地增大驾驶员的后视野范围。现有的汽车用内后视镜多数采用单球头连接结构,使得内后视镜可调节角度范围较小,一般上下左右的调节角度在20°。为了扩大角度调节范围,现有技术的汽车用内后视镜有采用双球头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汽车用内后视镜由镜体1、球头连接部分2和安装支座3三部分组成。球头连接部分2为双球头结构,由第一球头21、第二球头22、弹簧23、第一球座24、第二球座25和连接管26组成,第一球座24、第二球座25分别安装在连接管26两端,第一球头21、第二球头22的头部分别装在对应的球座内,在连接管26内两个球座之间压装弹簧23。安装支座3用于将内后视镜固定于车身上。这样的内后视镜由于每个球头都有至少20°左右的调节角度,整个内后视镜就有40-50°的调整角度,从而能大大扩大其角度调节范围。然而,其虽然能扩大角度调节范围,在高度方向上却是无法调节的,由于驾驶员存在身高差异,这种结构的内后视镜不能兼顾不同驾驶员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用内后视镜,包括镜体和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安装架,具有一安装面及与所述安装面相对的连接面,所述安装面固定于汽车的风挡玻璃上;以及外壳,与所述镜体连接;其中,所述外壳通过一滑动连接机构与所述安装架滑动连接,且所述外壳与所述安装架之间设置有一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将所述外壳相对所述安装架固定于一需要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