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箱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263962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7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公开了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该曲轴箱通风系统具有防结冰的功能,其包括发动机缸盖罩、空滤后进气管和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上设有为所述通风管加热的热水管,所述通风管的一端通过进气管与所述发动机缸盖罩连接,所述通风管的另一端通过出气管与所述空滤后进气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具有热水管的通风管,可以对通风管进行加热,避免通风管冬季时温度过低造成结冰的问题,使得发动机内的窜气顺畅排出,提高了发动机的密封效果。此外,热水管的热水直接引用冷却涡轮增压器后的热水,热水温度高、提高了加热效果且布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结冰功能的曲轴箱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发动机曲轴箱内窜气,一般设计通过曲轴箱通风管排入进气歧管或者空滤后进气管。现有的曲轴箱通风管一般是橡胶或者塑料管,或者在管体的外面包覆保温棉,且无特别加热的设计。发动机窜气从缸盖罩上流出,通过曲轴箱通风管流入空滤后进气管,然后废气再进入发动机内燃烧再循环。由于通风管较长,周边布置空旷,冷风进入发动机舱时,通风管直接受冷风吹拂,壁面温度较低,由于曲轴箱窜气中含有水分,若通风管热环境不佳,冬季寒冷的时候,水气容易在曲轴箱通风管内结冰,冰块累积后会堵塞曲轴箱通风管,造成曲轴箱内窜气排出不畅,引起发动机内曲轴箱压力增高,引起发动机密封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由于曲轴箱通风管温度过低而结冰所造成的曲轴箱内窜气排出不畅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发动机缸盖罩、空滤后进气管和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上设有为所述通风管加热的热水管,所述通风管的一端通过进气管与所述发动机缸盖罩连接,所述通风管的另一端通过出气管与所述空滤后进气管连接。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增压器出水管和节温器,所述热水管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增压器出水管连接,所述热水管的另一端通过出水管与所述节温器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热水管和通风管集成为双层管体结构,所述热水管位于所述通风管的外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风管和热水管为金属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风管和热水管为铝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为橡胶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为橡胶管。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采用具有设有热水管的通风管,可以对通风管进行加热,避免通风管冬季时温度过低造成结冰的问题,使得发动机内的窜气顺畅排出,提高了发动机的密封效果。此外,热水管的热水直接引用冷却涡轮增压器后的热水,热水温度高、提高了加热效果且布置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曲轴箱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管件的截面视图。其中,1、组合管件;11、通气管;12、热水管;13、防水层;2、进气管;3、发动机缸盖罩;4、出气管;5、空滤后进气管;6、进水管;7、增压器出水管;8、出水管;9、节温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其包括发动机缸盖罩3、空滤后进气管5和通风管11,通风管11的外部套设有为该通风管11加热的热水管12,通风管11和热水管12之间密封不渗水,通风管11和热水管12组成组合管件I;通风管11的两端分别通过输气管与发动机缸盖罩3和空滤后进气管5连接,具体地,通风管11的一端通过进气管2与发动机缸盖罩3连接,通风管11的另一端通过通气管出气管4与空滤后进气管5连接,由此使得,曲轴箱的窜气从发动机缸盖罩3流出,并经进气管2流入通风管11,在热水管12加热之后,然后再通过出气管4流入空滤后进气管5,本技术采用具有加热功能的通风管11替代现有的单层通风管,可以对通风管11进行加热,避免通风管11冬季时温度过低,曲轴箱通风结冰所造成的曲轴箱内窜气排出不畅的问题。热水管12的热水可以是由外部的热水供给系统提供,还可以直接引用冷却涡轮增压器后的热水,优选地,为了使得通风系统的结构布置方便、节约能源,本实施例的热水管12的热水直接引用冷却涡轮增压器后的热水,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曲轴箱通风系统还包括增压器出水管7和节温器9,热水管12的两端分别通过水管与增压器出水管7和节温器9连接,具体地,热水管12的一端通过进水管6与增压器出水管7连接,热水管12的另一端通过出水管8与节温器9连接,冷却涡轮增压器后的热水,从涡轮增压器出水管7、进水管6流入热水管12,并对整根通风管11进行加热之后,通过加热层出水管流入节温器9。通风管11和热水管12组成组合管件I,热水管12可以缠绕在通风管11的外围,可以将热水管12与通风管11并列设置,还可以将组合管件I设置成内外层结构,为了提高加热效果,本实施例的组合管件I可以设为具有内外层结构的双层管体结构,即将通风管11和热水管12集成为双层管体结构,组合管件I的内层和外层任意一层可以为通风管11,而另外一层则为热水管12;即当组合管件I的内层为通风管11时,组合管件I的外层则为热水管12,当组合管件I的内层为热水管12时,组合管件I的外层则为通风管U。优选地,为了确保加热效果,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将热水管12设于通风管11的外部,使得双层管体结构的内层走水,外层走气,由此避免将通风管11设于外层而与外界冷空气接触而造成低温。为了提高传热效果,通风管11和热水管12可为金属管,可以是不锈钢管、铜管或铝管等,为了使通风管11和热水管12的轻量化,优选为铝管,更优地为双层铝管。而为了方便安装,进气管2、出气管4、进水管6和出水管8均为橡胶管。综上,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采用具有加热功能的通风管11,可以对通风管11进行加热,避免通风管11冬季时温度过低造成结冰的问题,使得发动机内的窜气顺畅排出,提高了发动机的密封效果;此外,热水管12的热水直接引用冷却涡轮增压器后的热水,热水温度高、提高了加热效果且布置方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发动机缸盖罩、空滤后进气管和通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上设有为所述通风管加热的热水管,所述通风管的一端通过进气管与所述发动机缸盖罩连接,所述通风管的另一端通过出气管与所述空滤后进气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压器出水管和节温器,所述热水管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增压器出水管连接,所述热水管的另一端通过出水管与所述节温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和通风管集成为双层管体结构,所述热水管位于所述通风管的外部。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和热水管为金属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和热水管为铝管。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为橡胶管。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为橡胶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公开了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该曲轴箱通风系统具有防结冰的功能,其包括发动机缸盖罩、空滤后进气管和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上设有为所述通风管加热的热水管,所述通风管的一端通过进气管与所述发动机缸盖罩连接,所述通风管的另一端通过出气管与所述空滤后进气管连接。本技术采用具有热水管的通风管,可以对通风管进行加热,避免通风管冬季时温度过低造成结冰的问题,使得发动机内的窜气顺畅排出,提高了发动机的密封效果。此外,热水管的热水直接引用冷却涡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发动机缸盖罩、空滤后进气管和通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上设有为所述通风管加热的热水管,所述通风管的一端通过进气管与所述发动机缸盖罩连接,所述通风管的另一端通过出气管与所述空滤后进气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卫均陈新红陈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