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茂铁骨架N,N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323608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23:04
结构通式(1)所示为基于二茂铁骨架的新型手性N,N配体,其中R1为C1-C7的烷基、芳基或取代的芳基,R2为氢或C1-C7的烷基取代的硅烷基,R3为羟基或C1-C7的烷氧基,R4 为氢、C1-C7的烷基、芳基或取代的芳基,所述取代的基团选自苯基、苄基、萘基、C1-C7的烷基、C1-C7的烷氧基、卤素、硝基、羟基。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价廉易得的二茂铁为原料,通过简便的合成路线制备新型N,N配体,此配体中引入多个手性因素,并引入氢键给体,其空间位阻和电子效应等精细结构具有很好的可调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基于二茂铁骨架的新型手性Ν,Ν配体,属于不对称催化合成领域。
技术介绍
在众多用于构建配体的手性骨架中,二茂铁因其高度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易 修饰以及特殊的电子效应、立体化学等特点,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二 茂铁配体的种类多种多样,按不同的取代位置、取代基的数目以及配位原子不同可细分为 不同类型的配体。 已开发的二茂铁手性配体中,绝大多数为双膦配体和膦-杂原子双齿配体,典型的 例子如Walphos,Chenphos和TriPhos等。有关二茂铁为骨架的手性N,N-配体的报道却极为 罕见。众所周知,Ν,Ν-配体因其稳定性、合成简便、应用广泛等特点在不对称催化领域中一 直备受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原料易得、合成简便、催化活性高、手性诱导作用强的 二茂铁Ν,Ν-配体,该类配体包含多个手性因素,也存在着潜在的氢键给体,在反应中可与底 物形成次级相互作用进一步稳定反应过渡态,是一类高效的新型手性Ν,Ν-配体。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配体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配体与钯原位配合物催化剂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结构通式(1)所示的二茂铁骨架手性N,N配体,R1为C1‑C7的烷基、芳基或取代的芳基;R2为氢或C1‑C7的烷基取代的硅烷基;R3为羟基或C1‑C7的烷氧基;R4 为氢、C1‑C7的烷基、芳基或取代的芳基;所述取代的基团选自苯基、苄基、萘基、C1‑C7的烷基、C1‑C7的烷氧基、卤素、硝基、羟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生勇姚琳聂慧芳陈卫平刘雪英李晓晔张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