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限位装置的多节千斤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435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将被卸物与千斤顶一起移动至另一位置的千斤顶。它包括油缸、活塞、活塞杆、踏板和带有轮子的底盘组成,其特点是活塞杆由大、小活塞杆组成,大活塞杆由外管和衬管组成,外管和衬管之间设有泄压间隙,在衬管的上部开有与泄压间隙相通的泄压孔,该千斤顶由于有两节活塞杆使其顶升高度增加,活塞杆顶到一定高度时由于有旁路泄压的限位装置,不会造成超顶、损伤工件或人员的事故。(*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千斤顶,尤其涉及一种能顶升高位工件,并能与被顶物一起移动至另一位置的千斤顶。目前在汽车修理行业常用的上述千斤顶,被顶的修理部件卸下后,用链条固定在千斤顶上与千斤顶一起移动至另一位置,给修理工作业带来不少方便。这种千斤顶也有两节活塞杆,但是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是当千斤顶第二节活塞杆顶升出来后,因为没有限位装置,作业人又无感觉,如继续用力会造成千斤顶或被卸工件的损坏,并直接威胁到作业人员的安全;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千斤顶,这种千斤顶当第二节活塞杆顶升出来后,即便作业人继续用力,无须担心千斤顶和工件会被损坏。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路线实现的这种千斤顶包括油缸、活塞、活塞杆、踏板和带有轮子的底盘组成,其特点是活塞杆由大活塞杆和小活塞杆组成,大活塞杆由外管和衬管组成,小活塞杆套在大活塞杆衬管的内壁上,外管和衬管之间设有泄油间隙,在衬管的上部开有与泄油间隙相通的泄油孔;本技术的千斤顶有两节活塞杆,使其顶升高度增加的同时,在活塞杆顶到一定高度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高压油将通过旁路泄回油缸,作业人如继续用力,活塞杆也不可能继续举升,因而避免了千斤顶或被卸工件的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限位装置的多节千斤顶包括油缸(5)、活塞(4)、活塞杆、托盘(1)、踏板(6)和带有轮子的底盘(8)组成,其特点是活塞杆由大活塞杆(3)和小活塞杆(2)组成,大活塞杆(3)由外管(9)和衬管(10)焊接成的复合管,小活塞杆(2)套在大活塞杆衬管(10)的内壁上,外管和衬管之间设有泄压间隙c,在衬管(9)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有与泄压间隙c相通的泄压孔(11)和回油孔(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坤瑞方福根徐勤业
申请(专利权)人:大大机械厂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