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离合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湿式双离合器。
技术介绍
对于车用湿式双离合器,多采用两个外毂输入动力,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496426U的公开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该双离合器具有一体结构的内离合器和外离合器,两个离合器同心布置、嵌套于一体,但存在如下缺陷:采用两个外毂输入动力,装配复杂;采用两个毂装配后,相比较1个输入毂,NVH性能不佳;两个毂成本高;两个毂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量轻、径向和轴向尺寸较小的湿式双离合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湿式双离合器,包括输入毂、C1毂以及C2毂;输入毂连接动力输入端,C1毂和C2毂连接动力输出端,其特征在于:输入毂外缘具有U型结构部;该U型结构部沿轴向开口,外侧壁的外周面设C1摩擦片组,内侧壁的外周面设C2摩擦片组,两摩擦片组各自具有操纵离合的操作系统;C1毂外缘包绕该外侧壁之外,与C1摩擦片组、U型结构部的外侧壁构成第一离合器;C2毂外缘延伸至U型结构部的槽内,与C2摩擦片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式双离合器,包括输入毂(9)、C1毂(1)以及C2毂(10);输入毂(9)连接动力输入端,C1毂(1)和C2毂(10)连接动力输出端,其特征在于:输入毂(9)外缘具有U型结构部(91);该U型结构部(91)沿轴向开口,外侧壁的外周面设C1摩擦片组(11),内侧壁的外周面设C2摩擦片组(8),两摩擦片组各自具有操纵离合的操作系统;C1毂(1)外缘包绕该外侧壁之外,与C1摩擦片组(11)、U型结构部的外侧壁构成第一离合器;C2毂(10)外缘延伸至U型结构部的槽内,与C2摩擦片组(8)、U型结构部的内侧壁构成第二离合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式双离合器,包括输入毂(9)、C1毂(1)以及C2毂(10);输入毂(9)连接动力输入端,C1毂(1)和C2毂(10)连接动力输出端,其特征在于:输入毂(9)外缘具有U型结构部(91);该U型结构部(91)沿轴向开口,外侧壁的外周面设C1摩擦片组(11),内侧壁的外周面设C2摩擦片组(8),两摩擦片组各自具有操纵离合的操作系统;C1毂(1)外缘包绕该外侧壁之外,与C1摩擦片组(11)、U型结构部的外侧壁构成第一离合器;C2毂(10)外缘延伸至U型结构部的槽内,与C2摩擦片组(8)、U型结构部的内侧壁构成第二离合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动力输出端包括输出一轴(12)、输出二轴(13),两轴同心、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结构部(91)为输入毂(9)外缘弯折延伸而成的一体结构;输入毂(9)外缘先轴向延伸形成内侧壁,再向外延伸形成U型结构部(91)的槽底,然后轴向延伸形成外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结构部(91)为单独制作的分体结构,固定在输入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燕,姚文博,罗大国,陈勇,王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