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的汽车踏板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17209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汽车踏板,包括:上臂、下臂、调节轴,踏板安装在所述下臂的一端;所述上臂沿其侧方向延伸出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所述下臂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开有第一光孔、第二光孔和第三光孔;所述第一螺柱穿过所述第一光孔后与第一齿轮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螺柱穿过所述第三光孔后与第二齿轮螺纹配合,所述弹簧被夹持在所述上臂和所述下臂之间;所述调节轴上固定有第三齿轮,所述调节轴与所述第二光孔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三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的旋转带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同步向右旋出或者向左旋进。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控制领域,具体涉及可调节的汽车踏板及汽车
技术介绍
在汽车制动过程中,驾驶员是依靠踩动汽车踏板实现车辆控制的,例如离合踏板、制动踏板或者油门踏板。汽车踏板是驾驶员直接操作的部件,但车辆上的踏板位置是固定的,不能左右调节,无法满足所有驾驶人员的操作姿态,操作舒适性无法得到保证。现有技术中的可调节的汽车踏板均集中在踏板臂的长度调节上,通过调节踏板臂的长度能够改变力臂大小从而调节下踏力,使下踏更加舒适。但是对于踏板的左右位置,一般是根据目标市场人群的统计数据进行标定设计,例如对于亚洲市场,一般是以1.6米至1.9米的身高范围为基础进行踏板左右位置的设计定位,这能够满足绝大多数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因此本领域的通常做法是不允许对踏板的左右位置进行调节,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般也不会想到为了满足极少数特殊人群的需要而增加结构复杂度,因为这不符合经济性。但是,对于身材特别矮小或者特别高大的驾驶者来说,或者对于孕妇来说,仅靠调节座椅的前后位置已经无法满足踩踏汽车踏板的舒适性要求,而且,即使对于正常身材的群体来说,每个驾驶者的驾驶习惯不同,例如有的驾驶者习惯双腿分开,而有的驾驶者习惯双腿收拢,因此左右位置固定的汽车踏板无法满足100%的舒适性要求。而对于消费者而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对于购车成本来说,驾驶舒适性在购车时的考虑比重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汽车厂商将以成本控制为中心的设计思路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设计思路,但这恰好是技术人员容易忽略的因素。从安全角度来讲,驾驶员的双腿长期保持在不舒适的左右位置很容易造成疲劳,从而造成踩踏踏板的迟缓,甚至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区分油门踏板与制动踏板。因此,从舒适性、安全性考虑,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左右调节的汽车踏板。现有技术还存在的缺陷在于,由于汽车踏板位于仪表台下方,在汽车踏板的调节过程中,需要驾驶员手持工具钻到仪表台下方进行调节,这对于身材高大的驾驶者或者孕妇来说是十分不便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左右调节的汽车踏板,从而提高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汽车踏板,包括:上臂、下臂、调节轴,踏板安装在所述下臂的一端;所述上臂沿其侧方向延伸出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所述下臂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开有第一光孔、第二光孔和第三光孔;所述第一螺柱和所述第二螺柱上均套装有弹簧,所述第一螺柱穿过所述第一光孔后与第一齿轮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螺柱穿过所述第三光孔后与第二齿轮螺纹配合,所述弹簧被夹持在所述上臂和所述下臂之间;所述调节轴上固定有第三齿轮,所述调节轴与所述第二光孔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三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的旋转带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同步向右旋出或者向左旋进。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轴穿过所述第二光孔后套装垫片,然后以锁销将所述垫片定位在所述调节轴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轴的端部固定有花瓣式调节部。作为优选方案,在任意旋转角度下,所述花瓣式调节部外边缘超出所述下臂的上边缘。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安装有如上所述的可调节的汽车踏板。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采用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作为上臂、下臂之间传递踩踏力的媒介,而采用调节轴上的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啮合来调节下臂相对于上臂的左右位置,并采用弹簧顶紧上臂和下臂,一方面在向右调整时弹簧顶着下臂向右运动,另一方面防止调整后调节轴自转导致踏板左右位置发生不需要的变化,从而实现了踏板的左右可调和定位功能,无论对于何种身材,驾驶员均能够根据自身习惯将踏板的左右位置调整到合适位置,因此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进一步地,采用花瓣式的调节部,无需工具便能实现踏板左右调节。进一步地,在任意旋转角度下,花瓣式调节部外边缘超出下臂的上边缘,使得驾驶员能够随时用脚拨动调节轴,而不用钻到仪表台下面进行调节,提高了调节方便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汽车踏板的爆炸图;图2是组装后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汽车踏板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臂,2、下臂,3、踏板,4、第一螺柱,5、第二螺柱,6、第一光孔,7、第二光孔,8、第三光孔,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弹簧,12、锁销,13、垫片,14、调节轴,15、第三齿轮,16、瓣部,17、调节部,18、外边缘,19、上边缘。具体实施方式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侧方向、左右方向指的是汽车的宽度方向,上下方向、高低方向指的是汽车的高度方向。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汽车踏板的踏板臂分为上臂1和下臂2两部分。踏板3安装在下臂2的一端,用于驾驶人员踩踏对汽车进行离合、制动或者加减速控制。上臂1沿其侧方向延伸出第一螺柱4和第二螺柱5,第一螺柱4和第二螺柱5能够以螺纹连接或者焊接、一体成型等方式连接到上臂1上。下臂2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开有第一光孔6、第二光孔7和第三光孔8,三个光孔内不加工内螺纹。第一螺柱4和第二螺柱5上均套装有弹簧11。本实施例中还采用了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锁销12、垫片13和调节轴14。其中,调节轴14上固定有第三齿轮15,且调节轴14的端部固定有调节部17。调节部17具有相互间隔的多个瓣部16,因此形成花瓣式调节部。参考图1、图2,组装时,先将弹簧11套装到第一螺柱4、第二螺柱5上。然后,第一螺柱4穿过第一光孔6后与第一齿轮9中心的螺纹孔螺纹配合、第二螺柱5穿过第三光孔8后与第二齿轮10中心的螺纹孔螺纹配合,此时弹簧11被夹持在上臂1和下臂2之间从而提供弹力。然后,调节轴14从右侧穿过第二光孔7后套装垫片13,再以锁销12锁紧在调节轴14上对垫片13进行定位。实际装配中,还能够不采用垫片而直接以焊接螺母等方式将调节轴14保持在第二光孔7中并允许其旋转。组装完成后,调节轴14与第二光孔7转动配合且第三齿轮15同时与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啮合。顺时针旋转调节部17带动第三齿轮15顺时针旋转,第三齿轮15的旋转带动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0同步逆时针旋转,相对于第一螺柱4、第二螺柱5来说,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向左旋进,带动下臂2向左平移,同时弹簧11被压缩;反之,逆时针旋转调节部17,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0向右旋出,弹簧11的弹力被释放,顶着下臂2向右平移。因此,踏板3的左右可调和定位功能得以实现,无论对于何种身材,驾驶员均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可调节的汽车踏板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的汽车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臂、下臂、调节轴,踏板安装在所述下臂的一端;所述上臂沿其侧方向延伸出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所述下臂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开有第一光孔、第二光孔和第三光孔;所述第一螺柱和所述第二螺柱上均套装有弹簧,所述第一螺柱穿过所述第一光孔后与第一齿轮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螺柱穿过所述第三光孔后与第二齿轮螺纹配合,所述弹簧被夹持在所述上臂和所述下臂之间;所述调节轴上固定有第三齿轮,所述调节轴与所述第二光孔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三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的旋转带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同步向右旋出或者向左旋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汽车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臂、下臂、调节轴,
踏板安装在所述下臂的一端;所述上臂沿其侧方向延伸出第一螺柱和第二
螺柱;所述下臂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开有第一光孔、第二光孔和第三光孔;
所述第一螺柱和所述第二螺柱上均套装有弹簧,所述第一螺柱穿过所述第
一光孔后与第一齿轮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螺柱穿过所述第三光孔后与第二
齿轮螺纹配合,所述弹簧被夹持在所述上臂和所述下臂之间;所述调节轴
上固定有第三齿轮,所述调节轴与所述第二光孔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三齿轮
同时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的旋转带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飞殷寒寒史兆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