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制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4351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3 13:00
该车辆用制热装置采用如下的构成,其具备:在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和从车厢外或车厢内导入的第一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器;在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废气进行了热交换的所述第一空气和从车厢外取入的第二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且将热交换后的所述第一空气排出到车厢外,将热交换后的所述第二空气向车厢内供给的第二热交换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废气的热量的车辆用制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探讨了利用从车辆的发动机排出的高温的废气(exhaustgas)高效地进行车厢内的制热。作为这种技术,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制热装置。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发动机的排气通路的废气净化催化剂的下游设置热交换器而在高温的废气和低温的外部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制热装置。由此,可以有效地利用由废气净化催化剂产生的反应热量而提高热交换效率。另外,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制热装置中,当热交换器破损而废气流入外部气体供给通路内时,将混合高温的外部气体和低温的外部气体的第一混合阀关闭,切断与热交换器的连通,由此,可防止废气流入车厢内。而且,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制热装置中,具备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通过空气等介质循环的循环路径将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连接,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在高温的废气和循环通路内的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对介质进行加热,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在高温的介质和低温的外部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对外部气体进行加热。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 282503号公报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制热装置中,假如在第一热交换器破损的情况下,废气在循环通路混合。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制热装置中,由于具有循环通路,所以混合了该废气的空气不会向外部排出而继续循环。其结果,废气中所含的物质蓄积于循环通路内,由此,存在热交换效率降低这样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热交换效率的下降的车辆用制热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方式的车辆用制热装置采用如下的构成,具备:第一热交换器,其在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和从车厢外或车厢内导入的第一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第二热交换器,其在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废气进行了热交换的所述第一空气和从车厢外取入的第二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并将热交换后的所述第一空气排出到车厢外,将热交换后的所述第二空气向车厢内供给。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从车厢外或车厢内导入的第一空气被热交换后,排出到车厢外,因此,能够防止热交换效率的下降。【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空调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显热交换器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空调系统搭载于车辆的样子的概略图;图5是从车辆的前方斜上方观察将图1所示的空调系统搭载于车辆上的样子的立体图;图6是从车辆的侧方观察将图1所示的空调系统搭载于车辆上的样子的侧面图;图7是表示对流式的显热交换器的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空调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图9是表示将图8所示的空调系统搭载于车辆上的样子的概略图;图10是从车辆的前方斜上方观察将图8所示的空调系统搭载于车辆上的样子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3的空调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2是表示将图11所示的空调系统搭载于车辆上的样子的概略图;图13是表示图11所示的内外气体切换器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4的空调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5是表示将图14所示的空调系统搭载于车辆上的样子的概略图;图16是表示具备蓄热材料的显热交换器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在实施方式中,对于同一结构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实施方式1)(空调系统的结构)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空调系统10的概略结构的图。图中,实线箭头表示废气流,虚线箭头表示外部气流。发动机11通过将挥发性高的燃料(汽油或轻油等)与空气混合并使其燃烧而产生动力。发动机11将通过燃烧产生的废气向排气通路12排出。催化剂13设于排气通路12,由铂、钯、铑等构成,将从发动机11排出的废气中所含的有害成分(主要是碳化氢、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通过氧化或还原进行净化,将净化了的废气向热交换器14排出。在催化剂13中,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高温的反应热。热交换器14(相当于第一热交换器)例如由不锈钢构成,设于催化剂13下游侧的排气通路12。另外,如图2所示,热交换器14为排气通路12和导入外部气体的第一空气通路15可热交换地相接,不使废气和外部气体混合的结构。热交换器14在废气和外部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从高温的废气向低温的外部气体散热。从热交换器14排出的废气被排出到车外,从热交换器14排出的外部气体经由鼓风机16供给到显热交换器17。鼓风机16设于连接热交换器14和显热交换器17的第一空气通路15,吸入在热交换器14被加热的外部气体,并将吸入的外部气体送到显热交换器17。显热交换器17 (相当于第二热交换器)例如由铝或聚丙烯构成,如图3所示,是固定了流路的静止型的热交换器。显热交换器17具有相邻的两系统的流路A、B,在一流路A中流动低温的外部气体,在另一流路B中流动高温的外部气体。由此,在显热交换器17中,可以不使流路A和流路B的空气混合而使流路B的空气的热(热量)向流路A的空气移动。在各系统的流路A、B中设有多个细的流路,通过将各系统的细的流路相互交叉配置,由此,增大两系统的流路A、B的接触面积。在显热交换器17中,作为低温的外部气体的通路的第二空气通路18分别连接于流路A的一端和另一端。另外,在显热交换器17中,第一空气通路15分别连接于流路B的一端和另一端。通过上述那样的显热交换器17和各通路的连接,从车外导入的低温的外部气体通过显热交换器17的流路A,在热交换器14被加热了的高温的外部气体通过显热交换器17的流路B。而且,在显热交换器17中,热(热量)从高温的外部气体向低温的外部气体移动,进行排气的热回收。HVAC (Heating, Ventilat1n, and Air Condit1ning) 20 被配置在划分发动机室和车厢内的未图示的隔壁(防火壁)的车厢侧,具备送风用的鼓风机21、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配设于该鼓风机21的送风路中的构成热栗循环的制冷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22及制热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23、切换门24,通过制冷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22及制热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23将温度调节的空气向车厢内吹出,进行车厢内的空气调节。这样,空调系统10将从第一空气通路15的吸入口吸入的外部气体进行了热交换后向车厢外排气,由此,即使在热交换器14破损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混合有废气的空气不循环而排出到车厢外。另外,空调系统10在热交换器14中进行废气和外部气体的热交换,进而在显热交换器17中进行被加热的高温的外部气体和低温的外部气体的热交换这两个阶段的热交换,由此,即使在热交换器14破损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废气流入到车厢内。另夕卜,由于不需要在排气通路12设置检测废气浓度的装置及切断废气流入的装置,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空调系统10的维护保养。(空调系统的车辆搭载配置)图4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空调系统10搭载于车辆上的样子的概略图。如图4所示,第一空气通路15的吸入口使开口部朝向车辆后方,设于车辆底部,通过鼓风机16从吸入口吸入外部气体。另一方面,第一空气通路15的排出口设于车辆的地板下,从排出口排出的高温的外部气体在行驶中被导向轮胎的旋转产生的空气流。另外,第二空气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制热装置,具备:第一热交换器,其在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和从车厢外或车厢内导入的第一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第二热交换器,其在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废气进行了热交换的所述第一空气和从车厢外取入的第二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并将热交换后的所述第一空气排出到车厢外,将热交换后的所述第二空气向车厢内供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悠寺田智裕野田圭俊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