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生型生态浅滩构件单元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96887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1:25
植生型生态浅滩构件单元模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制作,操作可靠的植生型生态浅滩构件单元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圆形压板、半球形凸模和若干定位条,若干定位条均布设在所述半球形凸模的顶部四周,所述半球形凸模设有中孔,所述圆形压板设在所述半球形凸模和若干定位条的上部;所述下模组件包括半球形壳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在所述半球形壳的底部中心,所述半球形壳的顶部边缘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固定块适配设在所述半球形凸模的中孔内,所述定位条一一对应设在所述定位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工的构件单元兼具改善河流流态、促进水生植物恢复和强化水质净化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河湖生态环境修复领域,尤其涉及制备植生型生态浅滩构件单元用的模具。
技术介绍
多样性的基底形态以及水动力条件是河流生物栖境条件的重要影响因子,对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生态过程有剧烈的影响。自然条件下,河流水力运动造成了水潭和浅滩的交错变化,也相应形成了急、缓变化复杂流态条件,有利于形成丰富多样的河流生物群落。但在人类干扰条件下,如渠道化、河道断面单一化改造使得河流水潭和浅滩等复杂断面条件丧失、河流流态简单化,也导致了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恢复能力降低。因此,恢复河道水潭和浅滩的交错变化,促进形成多样性的流态条件,对河道生态健康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河道生态环境修复中,水生植物群落的构建与恢复是重要环节。但在河床上直接栽植水生植物常遇到以下难题:①河床沉积淤泥较厚,植物根系很难固着,此外高有机物、黑臭的底泥条件也不易使水生植物成活;②河道因闸控排水等影响,水体流速变化大,大流速或高频率流速变化的水流条件也易使得在河底淤泥上栽植的水生植物被冲毁河道内水深较深,在水体透明度低条件下,水生植物恢复困难。此外,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净化水质也是河道生态环境修复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实践应用中也已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植生型生态浅滩构件单元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圆形压板、半球形凸模和若干定位条,若干定位条均布设在所述半球形凸模的顶部四周,所述半球形凸模设有中孔,所述圆形压板设在所述半球形凸模和若干定位条的上部;所述下模组件包括半球形壳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在所述半球形壳的底部中心,所述半球形壳的顶部边缘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固定块适配设在所述半球形凸模的中孔内,所述定位条一一对应设在所述定位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夏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