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针头保护套及一次性输液针头,一次性针头保护套包括护套本体,护套本体为圆台形,前端比后端小,护套本体从后端到前端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入口槽、定位槽、导向槽,所述护套本体在远离入口槽的定位槽的一侧设置有片状的锁紧翼;锁紧翼设置有用于与针柄相互锁紧的子母扣或锁紧突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次性输液针头,包括针柄,所述针柄设置有与锁紧翼锁紧的子母扣或锁紧突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次性针头保护套,当一次性输液针头的针柄退出针头保护套的导向槽进入导向槽时可以进行锁定,防止一次性输液针头误触动,同时在保护套的前部设置可以使一次性输液针头周向转动的活动槽,避免影响针刺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一次性针头保护套及一次性输液针头。
技术介绍
输液治疗是临床最常使用的一种治疗方式。输液需要使用输液器,输液器上连接有输液器针头,通过输液器针头穿刺病人静脉,实现输液。目前使用的输液器针头包括针头本体、针柄和输液管,在输液器针头使用前,针头本体上套着一个圆管形的保护套,在使用时,将保护套取下,针头就裸露出来了。但是临床上输液完成后,针头就失去了保护套的保护而裸露在外面,经常有医护人员被用过的针头刺伤。这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血源感染的可能。为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有关针头保护方面的产品,如专利号为CN201220281513.0,名称为一种输液器针头的中国专利涉及到一种针头保护套,保护套的一端设有能够允许针头本体通过的通孔,所述针头保护套上设有槽,所述针柄穿过槽与针头本体固定连接。该专利在使用时使针头伸出,而在使用完毕后将针头收回,从而能够避免医务人员被裸露的针头刺伤导致血源感染的可能,但由于针头在保护套周向上的活动性不太好,可能影响医务人员的针刺作业;市场上还有一种针头保护方面的产品,专利号为CN201320114967.3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一次性输液针头保护套,在保护套本体后端设置有入口槽、导向槽、定位槽,使用时,针柄退出定位槽进入导向槽并可以进行输液工作,在输液结束后,医护工作者可将一次性输液针头的针柄顺手地轻松退回导向槽根部并转动到定位槽中,这样,输液针头就不会暴露在外面,由此得到了相应的安全保护。这种保护套同样由于保护套周向上的活动性不太好,可能影响医务人员的针刺作业。另外,上述两种专利产品还都存在着可能由于误触动而导致针头外露的可能性,如当针头回收、多个聚集在一起的回收针头相互作用而导致针头周向转动、针柄与导向槽位置相对、针头可能前行而伸出保护套、针头就可能外露而刺伤环卫工人。再有,名称一次性输液针头保护套的专利产品同时还存在着针头从入口槽退出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针头保护套和套设在该一次性针头保护套内、与该一次性针头保护套相适配的一次性输液针头,当一次性输液针头的针柄退出针头保护套的导向槽进入导向槽时可以进行锁定,防止一次性输液针头误触动,同时在保护套的前部设置可以使一次性输液针头周向转动的活动槽,避免影响针刺作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种一次性针头保护套,包括护套本体,所述护套本体为圆台形,其前端比后端小,所述护套本体从后端到前端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入口槽、定位槽、导向槽,三个槽的缝隙大小以方便针柄易滑动为准,所述护套本体在远离入口槽的定位槽的一侧设置有片状的锁紧翼。本技术的一次性针头保护套,入口槽为安装一次性输液针头时针柄的入口处,一般的情况下,一次性输液针头套设在保护套中,一次性输液针头的针柄位于定位槽中,使用时,针柄在定位槽里旋转并进入导向槽,握持针柄将一次性输液针头从针头保护套内推出,就可以像普通输液器针头一样使用;输液结束后,握持针柄将一次性输液针头的针柄退回到定位槽,由定位槽一侧的锁紧翼锁紧,就可以防止用过的针头裸露造成的误伤,从而避免血源感染的可能性。本锁紧可以是使用前或使用后的锁紧,使用前的锁紧是为了运输的方便和安全,使用后的锁紧是为了防止环卫工作清理时的误触动而被刺伤的可能性,其安全性高于现有技术的针头保护套。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次性针头保护套的前端设置有活动槽,所述一次性针头在推出进行针刺作业时,针柄位于活动槽中,医务人员可以根据作业习惯进行调整作业,方便了医务人员的操作。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锁紧翼设置有用于与针柄相互锁紧的子母扣。当针柄位于位于定位槽时,锁紧翼锁紧针柄,可以避免一次性输液针头从保护套中退出或者在保护套内前进、导致针头外露的可能性。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锁紧翼设置有用于与针柄相互锁紧的锁紧突起。本技术另外提供了一种套设在上述一次性针头保护套内、与该一次性针头保护套相适配的一次性输液针头,所述一次性输液针头包括针柄,所述针柄设置有子母扣或锁紧关起。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子母扣包括子扣和母扣,所述子扣为锁柱,所述母扣为锁孔。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锁紧翼设置有作为子扣的锁柱,所述针柄设置有作为母扣的锁孔。如此设计,针柄在增加结构设计的情况下仍为片状,不会影响医务人员的针刺作业。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锁紧翼的锁紧突起与针柄的锁紧突起为片状,相对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次性针头保护套,当一次性输液针头的针柄退出针头保护套的导向槽进入导向槽时可以进行锁定,防止一次性输液针头误触动,同时在保护套的前部设置可以使一次性输液针头周向转动的活动槽,避免影响针刺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护套本体;2、入口槽;3、定位槽;4、导向槽;5、锁紧翼;6、一次性输液针头;7、针柄;8、活动槽;9、锁柱;10、锁孔;11、锁紧突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针头保护套,包括护套本体,所述护套本体为圆台形,其前端比后端小,所述护套本体从后端到前端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入口槽、定位槽、导向槽,三个槽的缝隙大小以方便针柄易滑动为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本体在远离入口槽的定位槽的一侧设置有片状的锁紧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明,何涛,
申请(专利权)人:党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