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933772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9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动力系统,它包括电机(1)、散热系统、上盖(2)和电器部件,壳体(5)上设置有盖于壳体(5)顶部的水冷板(4),上盖(2)开口朝下且设置在水冷板(4)的顶部,所述的电器部件包括去掉散热外壳的充电机(6)、DCDC电源模块(7)和控制器(8),充电机(6)和DCDC电源模块(7)的散热板均安装在水冷板(4)的上表面且均罩于上盖(2)内,控制器(8)的控制线束与电机(1)的三相线束均设置在安装夹层(3)内,控制器(8)的三相交流输出与电机(1)的接线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减少了在整车布局上的设计周期和工作量、外形美观整洁、避免信号之间的干扰、节约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将充电机、DCDC电源模块、控制器和电机集成在一体的
,特别是一种电动车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车德电器部件包括充电机、DCDC电源模块和控制器,充电机、DCDC电源模块和控制器均为独立安装形式,由于各部件间的电气连接是通过接插件来实现,这样给各部件供应商增加了大量成本和接口沟通的时间,同时由于接插件的质量参差不齐,这样给系统带来了安全隐患;对于装配车间来说,要将分散的充电机、DCDC电源模块、控制器和电机集成在一体需要准备大量的安装支架,这样给车体空间布置也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此外,电机、DCDC电源模块和控制器的外部均罩有散热外壳,电机、DCDC电源模块和控制器通过各自的散热外壳进行散热,且电机、DCDC电源模块和控制器均由不同的生产厂家制作和包装,各自的散热外壳将花费较高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减少了在整车布局上的设计周期和工作量、外形美观整洁、避免信号之间的干扰、节约制造成本的电动车动力系统。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车动力系统,它包括电机、散热系统、上盖和电器部件,所述的电机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夹层,所述的散热系统由水冷板和壳体组成,壳体开口朝上且设置在安装夹层的顶部,壳体上设置有盖于壳体顶部的水冷板,上盖开口朝下且设置在水冷板的顶部,所述的电器部件包括去掉散热外壳的充电机、DCDC电源模块和控制器,充电机和DCDC电源模块的散热板均安装在水冷板的上表面且均罩于上盖内,水冷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分隔充电机与DCDC电源模块的隔板,控制器的功率模块安装在水冷板的下表面且设置在壳体内,控制器与DCDC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的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直流母线接插件、与充电机连接的充电机接插件、与DCDC电源模块连接的DCDC输出接插件和与控制器连接的信号接插件,所述的控制器的控制线束与电机的三相线束均设置在安装夹层内,控制器的三相交流输出与电机的接线盒连接。所述的水冷板的出水口和入水口分别位于水冷板的两侧。所述的隔板垂直于水冷板设置且罩于上盖内。所述的直流母线接插件通过铜排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控制器与DCDC电源模块通过导线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充电机、DCDC电源模块和控制器共享一个散热系统,同时满足它们的安装和散热需求,节约了制作成本。(2)本技术的控制器、DCDC电源模块和充电机被隔板、水冷板隔离成独立的工作空间,从避免了控制器、DCDC电源模块和充电机相互之间的信号干扰。(3)本技术的控制器的控制线束与电机的三相线束均设置在安装夹层内,且充电机、DCDC电源模块和控制器均在上盖与壳体构成的区域内,从而使系统外观、整洁。(4)本技术的电机、控制器、充电机和DCDC电源模块集成一体,整车厂只需提出系统技术要求即可,不需要考虑各部件的安装问题,同时减少了在整车布局上的设计周期和工作量。(5)本技术的充电机、DCDC电源模块和控制器的电气连接在壳体内采用直接连线,减少了接插件的使用数量,从而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 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1-电机,2-上盖,3-安装夹层,4-水冷板,5-壳体,6-充电机,7- DCDC电源模块,8-控制器,9-隔板,10-直流母线接插件,11-充电机接插件,12-DCDC输出接插件,13-信号接插件,14-出水口,15-入水口,16-铜排。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动车动力系统,它包括电机1、散热系统、上盖2和电器部件,电机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夹层3,散热系统由水冷板4和壳体5组成,壳体5开口朝上且设置在安装夹层3的顶部,壳体5上设置有盖于壳体5顶部的水冷板4,水冷板4的出水口14和入水口15分别位于水冷板4的两侧,上盖2开口朝下且设置在水冷板4的顶部,水冷板4的内部铺设有多个依次连通的U型管,U型管的两端分别与出水口和入水口连通,当向入水口15通入冷却水后降低了水冷板4上下表面的温度,从而实现了控制器8的功率模块的散热以及充电机6和DCDC电源模块7的散热板的散热,即充电机6、DCDC电源模块7和控制器8共享一个散热系统,同时满足它们的安装和散热需求,节约了制作成本。如图1和图2所示,电器部件包括去掉散热外壳的充电机6、DCDC电源模块7和控制器8,充电机6、DCDC电源模块7和控制器8分别如图1的虚线框所示,充电机6和DCDC电源模块7的散热板均安装在水冷板4的上表面且均罩于上盖2内,水冷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分隔充电机6与DCDC电源模块7的隔板9,隔板9垂直于水冷板4设置且罩于上盖2内,隔板9用于屏蔽充电机6和DCDC电源模块7在工作时的信号干扰,此外,控制器8与DCDC电源模块7和充电机1分别被水冷板4分隔,因此,控制器8与DCDC电源模块7和充电机6均被隔离成独立的工作空间,避免了信号之间的干扰。如图1所示,控制器8的功率模块安装在水冷板4的下表面且设置在壳体5内。如图1和图2所示,控制器8与DCDC电源模块7连接,壳体5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控制器8连接的直流母线接插件10、与充电机6连接的充电机接插件11、与DCDC电源模块7连接的DCDC输出接插件12和与控制器8连接的信号接插件13,所述的直流母线接插件10的一端连接直流高压电源,直流高压电源为控制器与DCDC电源模块7提供直流高压电,DCDC电源模块7通过整车指令将336VDC的直流高压电转换为12V的直流电并经DCDC输出接插件12输出;当系统需要充电时,只需将充电机接插件11连接到外部的充电电源和整车电池组,即对充电机6进行充电;信号接插件13用于整车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器8的控制线束与电机1的三相线束均设置在安装夹层3内,且充电机6、DCDC电源模块7和控制器8均在上盖2与壳体5构成的区域内,从而使系统外观、整洁。控制器8的三相交流输出与电机1的接线盒连接。如图1所示,直流母线接插件10通过铜排16与控制器8连接;控制器8与DCDC电源模块7通过导线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机(1)、散热系统、上盖(2)和电器部件,所述的电机(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夹层(3),所述的散热系统由水冷板(4)和壳体(5)组成,壳体(5)开口朝上且设置在安装夹层(3)的顶部,壳体(5)上设置有盖于壳体(5)顶部的水冷板(4),上盖(2)开口朝下且设置在水冷板(4)的顶部,所述的电器部件包括去掉散热外壳的充电机(6)、DCDC电源模块(7)和控制器(8),充电机(6)和DCDC电源模块(7)的散热板均安装在水冷板(4)的上表面且均罩于上盖(2)内,水冷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分隔充电机(6)与DCDC电源模块(7)的隔板(9),控制器(8)的功率模块安装在水冷板(4)的下表面且设置在壳体(5)内,控制器(8)与DCDC电源模块(7)连接,所述的壳体(5)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控制器(8)连接的直流母线接插件(10)、与充电机(6)连接的充电机接插件(11)、与DCDC电源模块(7)连接的DCDC输出接插件(12)和与控制器(8)连接的信号接插件(13),所述的控制器(8)的控制线束与电机(1)的三相线束均设置在安装夹层(3)内,控制器(8)的三相交流输出与电机(1)的接线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机(1)、散热系统、上盖(2)和电器部件,所述的电机(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夹层(3),所述的散热系统由水冷板(4)和壳体(5)组成,壳体(5)开口朝上且设置在安装夹层(3)的顶部,壳体(5)上设置有盖于壳体(5)顶部的水冷板(4),上盖(2)开口朝下且设置在水冷板(4)的顶部,所述的电器部件包括去掉散热外壳的充电机(6)、DCDC电源模块(7)和控制器(8),充电机(6)和DCDC电源模块(7)的散热板均安装在水冷板(4)的上表面且均罩于上盖(2)内,水冷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分隔充电机(6)与DCDC电源模块(7)的隔板(9),控制器(8)的功率模块安装在水冷板(4)的下表面且设置在壳体(5)内,控制器(8)与DCDC电源模块(7)连接,所述的壳体(5)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控制器(8)连接的直流母线接插件(10)、与充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郑曙光袁维蓉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乐山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