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用新型复合式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2690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5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载机用新型复合式散热器,包括连接至散热器主体的隔热板;散热器主体底部固定中冷器及液压油散热器,散热器主体中部固定水散热器及双变油散热器,散热器主体中部上层固定有支架,支架上层固定有导风罩,所述的导风罩内在支架上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的中冷器、液压油散热器、水散热器以及双变油散热器外安装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以及马达连接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效果明显,易于实用,通过独立的马达驱动风扇运转进行散热,有效的减缓了发动机的负荷;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各子散热器温度,由控制系统控制马达转速,提高了散热效率;通过副水箱可加速排出水散热器以及发动机内空气,缩短了加注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辅助装置,属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装载机用新型复合式散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装载机散热器的冷却方式为发动机直接驱动风扇运转进行散热,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发动机的负荷,且风扇转速不能随温度调节,容易出现发动机功率浪费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装载机用新型复合式散热器,可根据温度自动调节散热风扇转速,有效提高了散热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载机用新型复合式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散热器主体固定连接有隔热板;所述的散热器主体底部包括有横向并排固定连接的中冷器以及液压油散热器,所述的中冷器及液压油散热器上层固定安装有纵向并排固定连接的水散热器以及双变油散热器,所述的水散热器及双变油散热器上层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上层固定安装有导风罩,所述的导风罩内在支架上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的中冷器、液压油散热器、水散热器以及双变油散热器外各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以及马达还连接有控制系统。进一步,所述的散热器主体还包含有安装架,所述的底层的中冷器以及液压油散热器通过安装架与上层的水散热器以及双变油散热器固定连接且上下层之间留有空隙,同时支架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至水散热器以及双变油散热器,可使散热器主体结构更加牢靠,同时方便清理各类子散热器并可加速散热。进一步,本装置还包含有副水箱,所述的副水箱固定安装在发动机罩上并通过管路连接至水散热器,通过副水箱,可加速排出水散热器以及发动机中的空气,缩短了加注时间,还减少了空气对水散热器和发动机造成的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的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马达固定在安装板上。进一步,所述的中冷器、液压油散热器、水散热器以及双变油散热器外均设有传感器安装座,通过安装座安装温度传感器。进一步,所述的导风罩下部开有通孔,通过通孔固定过壁接头,液压管路通过过壁接头连接至马达,驱动马达运转。优选,所述的散热器主体通过安装架上的安装杆固定连接隔热板,隔热板与散热器主体之间留有较大空间,方便各子散热器安装管路,并且可以有效防止热量传递,同时提高散热效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独立的马达驱动风扇运转进行散热,有效的减缓了发动机的负荷;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各子散热器温度,由控制系统控制马达转速,提高了散热效率;通过副水箱可加速排出水散热器以及发动机内空气,缩短了加注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散热器主体侧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散热器主体侧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电路结构框图;图4为本技术副水箱侧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副水箱侧俯视图。图中:1、隔热板,2、中冷器,3、液压油散热器,4、水散热器,5、双变油散热器,6、导风罩,7、支架,8、安装板,9、安装架,91、安装杆,10、副水箱,11、传感器安装座,12、温度传感器,13、控制系统,14、马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装载机用新型复合式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散热器主体固定连接有隔热板1 ;所述的散热器主体底部包括有横向并排固定连接的中冷器2以及液压油散热器3,所述的中冷器2及液压油散热器3上层固定安装有纵向并排固定连接的水散热器4以及双变油散热器5,所述的水散热器4及双变油散热器5上层固定连接有支架7,支架7上层固定安装有导风罩6,所述的导风罩6内在支架7上固定安装有马达14,所述的中冷器2、液压油散热器3、水散热器4以及双变油散热器5外各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12,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2以及马达14还连接有控制系统13。进一步,所述的散热器主体还包含有安装架9,所述的底层的中冷器2以及液压油散热器3通过安装架9与上层的水散热器4以及双变油散热器5固定连接且上下层之间留有空隙,同时支架7通过安装架9固定连接至水散热器4以及双变油散热器5,可使散热器主体结构更加牢靠,同时方便清理各类子散热器并可加速散热。进一步,如图4及图5所示,本装置还包含有副水箱10,所述的副水箱10固定安装在发动机罩上并通过管路连接至水散热器4,通过副水箱10,可加速排出水散热器4以及发动机中的空气,缩短了加注时间,还减少了空气对水散热器和发动机造成的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的支架7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8,马达14固定在安装板8上,方便马达的日常维护。进一步,所述的中冷器2、液压油散热器3、水散热器4以及双变油散热器5外均设有传感器安装座11,通过传感器安装座11固定安装温度传感器12,方便温度传感器12的曰常维护。进一步,所述的导风罩6下部开有通孔,通过通孔固定过壁接头,液压管路通过过壁接头连接至马达,驱动马达运转。优选,所述的散热器主体通过安装架9上的安装杆91固定安装隔热板1,隔热板1与散热器主体之间留有较大空间,方便各子散热器安装管路,并且可以有效防止热量传递,同时提高散热效率。当散热器工作时,通过马达驱动风扇进行散热工作,温度传感器检测双变油散热器油温、液压油散热器油温、水散热器水温、中冷器空气温度,当四者中的任意一个温度值不在设定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温度传感器产生信号,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调节流入马达的液压油流量,改变马达的转速,实现风扇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同转速,进而提尚散热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效果明显,易于实用,通过独立的马达驱动风扇运转进行散热,有效的减缓了发动机的负荷;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各子散热器温度,由控制系统控制马达转速,提高了散热效率;通过副水箱可加速排出水散热器以及发动机内空气,缩短了加注时间。【主权项】1.一种装载机用新型复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主体,散热器主体固定连接有隔热板(1);所述的散热器主体底部包括有横向并排固定连接的中冷器(2)以及液压油散热器(3),所述的中冷器(2)及液压油散热器(3)上层固定安装有纵向并排固定连接的水散热器(4)以及双变油散热器(5),所述的水散热器(4)及双变油散热器(5)上层固定连接有支架(7),支架(7)上层固定安装有导风罩(6),所述的导风罩(6)内在支架(7)上固定安装有马达(14),所述的中冷器(2)、液压油散热器(3)、水散热器(4)以及双变油散热器(5)外各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12),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2)以及马达(14)还连接有控制系统(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用新型复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器主体还包含有安装架(9),安装架(9)固定连接中冷器(2)、液压油散热器(3)、水散热器(4)、双变油散热器(5)以及支架(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用新型复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含有副水箱(10),所述的副水箱(10)固定安装在发动机罩上并通过管路连接至水散热器(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用新型复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7)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8),马达(14)固定在安装板(8)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用新型复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冷器(2)、液压油散热器(3)、水散热器(4)以及双变油散热器(5)外均设有传感器安装座(11),通过传感器安装座(11)固定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载机用新型复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主体,散热器主体固定连接有隔热板(1);所述的散热器主体底部包括有横向并排固定连接的中冷器(2)以及液压油散热器(3),所述的中冷器(2)及液压油散热器(3)上层固定安装有纵向并排固定连接的水散热器(4)以及双变油散热器(5),所述的水散热器(4)及双变油散热器(5)上层固定连接有支架(7),支架(7)上层固定安装有导风罩(6),所述的导风罩(6)内在支架(7)上固定安装有马达(14),所述的中冷器(2)、液压油散热器(3)、水散热器(4)以及双变油散热器(5)外各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12),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2)以及马达(14)还连接有控制系统(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俊燕张永胜马士斌袁军牛宝君徐尚勇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