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丹巧专利>正文

空气散热装载机液压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0495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3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气散热装载机液压油箱,一个油箱,所述油箱内部设有一组散热管道,所述散热管路上套装有吸收热量的铜片,所述散热管道顶端连接有空气滤清器,所述散热管道顶端连接有电动通断阀,所述电动通断阀的另一端通过橡胶软管与发动机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油箱内侧壁设有温度感应开关,当装载机工作时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而温度不断升高使安装在油箱内底部的温度感应开关动作接通电路,电动通断阀通电动作,导通管道管路大量经过空气过滤器过滤的冷空气进入散热管路内通过电动通断阀和橡胶管道进入发动机进气管内,同时通过铜片吸收液压油内的热量也随着进入散热管道内的冷空气带走,使液压油的温度降低,让装载机能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油箱,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散热装载机液压油箱
技术介绍
装载机在使用时,由于其液压装置是采用液压油做动力传递介质,在作业过程中难免会有动力损失,而这些损失的动力会让液压油温度升高,而高温的液压油会加快液压油的变质,让工作装置中的密封件加速老化,所以要用冷却装置来对液压油进行冷却,目前装载机普遍采用的是用冷却风扇和冷却油箱一起组合使用的冷却方式,采用这些装置的冷却方式使用成本高,散热效果差,需要一定的功率来进行散热有较大的功率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装载机液压油箱采用的是用冷却风扇和冷却油箱一起组合使用的冷却方式,采用这些装置的冷却方式使用成本高,散热效果差,需要一定的功率来进行散热有较大的功率损失,提供了一种空气散热装载机液压油箱。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的空气散热装载机液压油箱,包括一个油箱,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箱内部设有一组散热管道,所述的散热管道一端穿过油箱的上壁,并与油箱的上壁相电焊固定,所述的散热管道顶端连接有空气滤清器,所述的散热管道另一端穿过油箱的一个侧壁并与侧壁相电焊固定,所述的穿过侧壁的散热管道顶端连接有电动通断阀,所述的电动通断阀的另一端通过橡胶软管与发动机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的油箱内侧壁还设有温度感应开关,所述的温度感应开关通过导线与电动通断阀及装载机上电源组成开关电路系统。作为优选,所述的散热管路上套装有吸收热量的铜片。作为优选,所述的温度感应开关采用双金属片制成,当油温为80度时开关动作,接通电路。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散热装载机液压油箱,当装载机工作时,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而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达到80度时,安装在油箱内底部,浸在液压油内的温度感应开关动作,接通电路,使电动通断阀通电动作,导通管道管路,大量经过空气过滤器过滤的冷空气进入散热管路内通过电动通断阀和橡胶管道进入发动机进气管内,同时通过铜片吸收液压油内的热量也随着进入散热管道内的冷空气带走,使液压油的温度降低,让装载机能正常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_油箱:2_散热管道:3_空气滤清器:4_电动通断阀:5_橡胶软管:6-温度感应开关:7_导线:8_吸收热量的铜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技术,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例的空气散热装载机液压油箱,包括一个油箱(1),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箱(I)内部设有一组散热管道(2),所述的散热管路(2)上套装有吸收热量的铜片(8),所述的散热管道(2)—端穿过油箱(I)的上壁,并与油箱(I)上壁相电焊固定,所述的散热管道(2)顶端连接有空气滤清器(3),所述的散热管道(3)另一端穿过油箱的一个侧壁并与侧壁相电焊固定,所述的穿过侧壁的散热管道(3)顶端连接有电动通断阀(4),所述的电动通断阀(4)另一端通过橡胶软管(5)与发动机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的油箱(I)内侧壁还设有温度感应开关(6 ),所述的温度感应开关(6 )通过导线(7 )与电动通断阀(4)及装载机上电源组成开关电路系统,当装载机工作时,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而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达到80度时,安装在油箱内底部,浸在液压油内的温度感应开关动作,接通电路,使电动通断阀通电动作,导通管道管路,大量经过空气过滤器过滤的冷空气进入散热管路内通过电动通断阀和橡胶管道进入发动机进气管内,同时通过铜片吸收液压油内的热量也随着进入散热管道内的冷空气带走,使液压油的温度降低,让装载机能正常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之中。【主权项】1.空气散热装载机液压油箱,包括一个油箱(1),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箱(I)内部设有一组散热管道(2),所述的散热管道(2)—端穿过油箱(I)的上壁,并与油箱(I)上壁相电焊固定,所述的散热管道(2)顶端连接有空气滤清器(3),所述的散热管道(3)另一端穿过油箱的一个侧壁并与侧壁相电焊固定,所述的穿过侧壁的散热管道(3)顶端连接有电动通断阀(4),所述的电动通断阀(4)另一端通过橡胶软管(5)与发动机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的油箱(I)内侧壁还设有温度感应开关(6),所述的温度感应开关(6)通过导线(7)与电动通断阀(4)及装载机上电源组成开关电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散热装载机液压油箱,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管路(2)上套装有吸收热量的铜片(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散热装载机液压油箱,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感应开关采用双金属片制成,当油温为80度时开关动作,接通电路。【专利摘要】本技术的空气散热装载机液压油箱,一个油箱,所述油箱内部设有一组散热管道,所述散热管路上套装有吸收热量的铜片,所述散热管道顶端连接有空气滤清器,所述散热管道顶端连接有电动通断阀,所述电动通断阀的另一端通过橡胶软管与发动机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油箱内侧壁设有温度感应开关,当装载机工作时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而温度不断升高使安装在油箱内底部的温度感应开关动作接通电路,电动通断阀通电动作,导通管道管路大量经过空气过滤器过滤的冷空气进入散热管路内通过电动通断阀和橡胶管道进入发动机进气管内,同时通过铜片吸收液压油内的热量也随着进入散热管道内的冷空气带走,使液压油的温度降低,让装载机能正常使用。【IPC分类】F15B1-26, F15B21-04【公开号】CN204458578【申请号】CN201520002225【专利技术人】不公告专利技术人 【申请人】丁丹巧【公开日】2015年7月8日【申请日】2015年1月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空气散热装载机液压油箱,包括一个油箱(1),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箱(1)内部设有一组散热管道(2),所述的散热管道(2)一端穿过油箱(1)的上壁,并与油箱(1)上壁相电焊固定,所述的散热管道(2)顶端连接有空气滤清器(3),所述的散热管道(3)另一端穿过油箱的一个侧壁并与侧壁相电焊固定,所述的穿过侧壁的散热管道(3)顶端连接有电动通断阀(4),所述的电动通断阀(4)另一端通过橡胶软管(5)与发动机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的油箱(1)内侧壁还设有温度感应开关(6),所述的温度感应开关(6)通过导线(7)与电动通断阀(4)及装载机上电源组成开关电路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丁丹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