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多腔油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2286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5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多腔油分离器,包括筒体、导入管、导出管、导油管,所述筒体分为导入腔、导出腔、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导入腔与导出腔之间有第一挡板隔离,导入腔与导出腔下部连通,所述导入管与导入腔顶部连通,导入腔内有通气管,通气管内设有螺旋结构,螺旋结构上有若干螺旋金属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螺旋结构上加螺旋金属丝,以及将现有离心式分离器中水平过滤网改成一端向下倾斜的过滤网的方式,从而使现有的离心式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通过将现有离心式分离器的单一油腔设置为多油腔结构,从而不但保证了分离出的油能够有效的进入压缩机,还能保证制冷气体不会进入压缩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的
,特别是一种高效的多腔油分离器

技术介绍
】油分离器具有从制冷气体混合物中分离油的能力,从而促使制冷空调系统的有效运行,并节约能源,分离出来的油通过管路进入压缩机的润滑系统,保证了压缩机的正常温度运行,传统的油分离器一般没有多腔油分离器的结构,由于进气气流速度快,若不能高效得将油从混合气体中分离,油会随着制冷气体进入制冷系统,影响制冷效果;在分离出的油进入压缩机的润滑系统时又必须保证制冷气体不会进入压缩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多腔油分离器,本技术通过在螺旋结构上加螺旋金属丝,以及将现有离心式分离器中水平过滤网改成一端向下倾斜的过滤网的方式,从而使现有的离心式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本技术还通过将现有离心式分离器的单一油腔设置为多油腔结构,从而不但保证了分离出的油能够有效的进入压缩机,还能保证制冷气体不会进入压缩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多腔油分离器,包括筒体、导入管、导出管、导油管,所述筒体分为导入腔、导出腔、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导入腔与导出腔之间有第一挡板隔离,导入腔与导出腔下部连通,所述导入管与导入腔顶部连通,导入腔内有通气管,通气管内设有螺旋结构,螺旋结构上有若干螺旋金属丝,所述通气管之间设有排油槽,所述导出腔内有若干层过滤网,导出腔顶部与导出管相连,所述第一油腔在导入腔下方,第一油腔与导入腔之间有阻隔筛板,所述第二油腔在导出腔下方,第二油腔与导出腔之间有隔离板,第一油腔与第二油腔之间有第二挡板隔离,第一油腔与第二油腔底部连通,所述第二油腔上部与导油管相连。作为优选,所述隔离板从第二挡板处向上倾斜,隔离板最低处不低于阻隔筛板,第二挡板高于隔离板最低处。作为优选,所述在螺旋结构的上表面,分布着若干个螺旋金属丝,且所述螺旋金属丝与螺旋结构的上表面相互垂直。作为优选,所述导出腔中的所有过滤网都呈一端向下倾斜状态,所述过滤网的网目大小为0.2mm-Q.5mm。作为优选,所述排油槽的上端为封闭状态,所述通气管上密集的开有若干个孔,且孔的大小为5mm-8mm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螺旋结构上加螺旋金属丝,以及将现有离心式分离器中水平过滤网改成一端向下倾斜的过滤网的方式,从而使现有的离心式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本技术还通过将现有离心式分离器的单一油腔设置为多油腔结构,从而不但保证了分离出的油能够有效的进入压缩机,还能保证制冷气体不会进入压缩机。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高效的多腔油分离器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螺旋金属丝的主视图。图中:1-筒体、2-导入管、3-导出管、4-导油管、5-导入腔、6-导出腔、7-第一油腔、8-第二油腔、50-通气管、51-螺旋结构、52-螺旋金属丝、53-排油槽、56-第一挡板、57-阻隔筛板、60-过滤网、68-隔离板、78-第二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一种高效的多腔油分离器,包括筒体1、导入管2、导出管3、导油管4,所述筒体1分为导入腔5、导出腔6、第一油腔7和第二油腔8,所述导入腔5与导出腔6之间有第一挡板56隔离,导入腔5与导出腔6下部连通,所述导入管2与导入腔5顶部连通,导入腔5内有通气管50,通气管50内设有螺旋结构51,螺旋结构51上有若干螺旋金属丝52,所述通气管50之间设有排油槽53,所述导出腔6内有若干层过滤网60,导出腔6顶部与导出管3相连,所述第一油腔7在导入腔5下方,第一油腔7与导入腔5之间有阻隔筛板57,所述第二油腔8在导出腔6下方,第二油腔8与导出腔6之间有隔离板68,第一油腔7与第二油腔8之间有第二挡板78隔离,第一油腔7与第二油腔8底部连通,所述第二油腔8上部与导油管4相连,所述隔离板68从第二挡板78处向上倾斜,隔离板68最低处不低于阻隔筛板57,第二挡板78高于隔离板68最低处,所述在螺旋结构51的上表面,分布着若干个螺旋金属丝52,且所述螺旋金属丝52与螺旋结构51的上表面相互垂直,所述导出腔6中的所有过滤网60都呈一端向下倾斜状态,所述过滤网60的网目大小为0.2mm-0.5mm,所述排油槽53的上端为封闭状态,所述通气管50上密集的开有若干个孔,且孔的大小为5mm-8mm0本技术工作过程:本技术一种高效的多腔油分离器在工作过程中,制冷气体通过导入管2进入导入腔5,然后通过通气管50内部的螺旋结构51的离心作用,将制冷气体中较大的油粒从制冷气体中分离出来,并通过排油槽53和阻隔筛板57流入第一油腔7中,再然后制冷气体通过过滤网60的过滤作用,将较小的油粒从制冷气体中分离出来,过滤网60分离出来的油粒,通过隔离板68和阻隔筛板57的共同作用流入第一油腔7中,最后分离出来的润滑油通过导油管4流出。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高效的多腔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导入管(2)、导出管(3)、导油管(4),所述筒体(1)分为导入腔(5)、导出腔(6)、第一油腔(7)和第二油腔(8),所述导入腔(5)与导出腔(6)之间有第一挡板(56)隔离,导入腔(5)与导出腔(6)下部连通,所述导入管(2)与导入腔(5)顶部连通,导入腔(5)内有通气管(50),通气管(50)内设有螺旋结构(51),螺旋结构(51)上有若干螺旋金属丝(52),所述通气管(50)之间设有排油槽(53),所述导出腔(6)内有若干层过滤网(60),导出腔(6)顶部与导出管(3)相连,所述第一油腔(7)在导入腔(5)下方,第一油腔(7)与导入腔(5)之间有阻隔筛板(57),所述第二油腔⑶在导出腔(6)下方,第二油腔⑶与导出腔(6)之间有隔离板(68),第一油腔(7)与第二油腔(8)之间有第二挡板(78)隔离,第一油腔(7)与第二油腔(8)底部连通,所述第二油腔(8)上部与导油管(4)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多腔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8)从第二挡板(78)处向上倾斜,隔离板¢8)最低处不低于阻隔筛板(57),第二挡板(78)高于隔离板(68)最低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多腔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结构(51)的上表面,分布着若干个螺旋金属丝(52),且所述螺旋金属丝(52)与螺旋结构(51)的上表面相互垂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多腔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腔¢)中的所有过滤网(60)都呈一端向下倾斜状态,所述过滤网(60)的网目大小为0.2mm-0.5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多腔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槽(53)的上端为封闭状态,所述通气管(50)上密集的开有若干个孔,且孔的大小为5mm-8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多腔油分离器,包括筒体、导入管、导出管、导油管,所述筒体分为导入腔、导出腔、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导入腔与导出腔之间有第一挡板隔离,导入腔与导出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的多腔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导入管(2)、导出管(3)、导油管(4),所述筒体(1)分为导入腔(5)、导出腔(6)、第一油腔(7)和第二油腔(8),所述导入腔(5)与导出腔(6)之间有第一挡板(56)隔离,导入腔(5)与导出腔(6)下部连通,所述导入管(2)与导入腔(5)顶部连通,导入腔(5)内有通气管(50),通气管(50)内设有螺旋结构(51),螺旋结构(51)上有若干螺旋金属丝(52),所述通气管(50)之间设有排油槽(53),所述导出腔(6)内有若干层过滤网(60),导出腔(6)顶部与导出管(3)相连,所述第一油腔(7)在导入腔(5)下方,第一油腔(7)与导入腔(5)之间有阻隔筛板(57),所述第二油腔(8)在导出腔(6)下方,第二油腔(8)与导出腔(6)之间有隔离板(68),第一油腔(7)与第二油腔(8)之间有第二挡板(78)隔离,第一油腔(7)与第二油腔(8)底部连通,所述第二油腔(8)上部与导油管(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松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宏宇制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