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模具铸造镶块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8894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7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模具铸造镶块热处理方法,它先将镶块在热处理炉中加热至850~870℃,保温3h后缓冷到720~750℃,保温3h,炉冷至500℃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将镶块在热处理炉中加热至800~850℃,保温30min后升温至1000~1040℃,保温20min后油淬;最后将镶块在热处理炉中加热至150~200℃,保温2h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完成镶块的热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善镶块的铸态组织,提高组织稳定性,提高镶块的硬度、耐磨性和韧性等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汽车覆盖件模具有体积大、型面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而覆盖件模具承受的载荷极不均匀,模具局部地区的破坏往往会造成整幅模具的失效。为了提高模具中局部载荷集中区的使用寿命以延长整幅模具的寿命,在汽车覆盖件成形模具结构设计中,通常在载荷集中区或结构复杂区域安装具有更高力学性能并可以方便更换的镶块。早期镶块采用合金铸铁或耐磨铸铁材料,然而强韧性不够,随后发展为采用冷作模具钢或合金工具钢锻造镶块。现有镶块多采用自由铸造工艺方法制作,与传统锻造法相比,铸造镶块可以采用精密铸造方法成形,后续只需少量切削加工,能大量节约钢材和机械加工成本,因此铸造镶块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尽管铸造镶块在工艺性和经济性上具备一些优点,但它也有其缺点,铸造镶块多为Crl2系列高碳合金钢,为莱氏体钢,铸态时存在鱼骨状共晶碳化物,这种碳化物随着钢锭凝固速度和锭形尺寸增大而加剧。而且铸钢的晶粒粗大,偏析严重,铸造内应力大及易形成魏氏组织,使镶块的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车身模具铸造镶块的方法,以提高镶块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模具铸造镶块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等温球化退火将镶块在热处理炉中加热至850~870℃,保温3h后缓冷到720~750℃,保温3h,炉冷至500℃后空冷至室温;步骤二、中温淬火将步骤一中冷却至室温的镶块在热处理炉中加热至800~850℃,保温30min后升温至1000~1040℃,保温20min后油淬;步骤三、低温回火将步骤二中油淬后的镶块在热处理炉中加热至150~200℃,保温2h后空冷至室温,完成镶块的热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训鹏陈绪梁高恺朱振华冯佳伟陈浩冉张将金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