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机械,包括:机架、驱动系统、行走轮、转向系统,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驱动系统、行走轮以及转向系统,驱动系统包括柴油发动机、变速箱、动力皮带轮、传动轴、一号伞齿轮、主轴、二号伞齿轮、传动皮带轮、三号伞齿轮、夹持板、四号伞齿轮、护栏、动力轴、五号伞齿轮,行走轮包括外轮、主内齿轮套、挡板、主动力齿轮、主传动轴、主传动齿轮、撑轴、主撑轴齿轮、内轮、辅内齿轮套、辅动力齿轮、辅传动轴、辅传动齿轮、辅撑轴齿轮、行走杆,转向系统包括液压控制站、双头液压油缸、转向导杆、转向拉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不易损坏农作物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机械,应用于农业种植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农业已由传统农业模式逐渐进入现代农业的模式,农业机械已逐渐代替手工作业模式。目前,市场上的动力机械种类繁多,但是现有的动力机械的行走轮主要是由采用橡胶制备而成的轮胎,这种轮胎占地面积大,农业机械行走在田地里时,尤其是水田地,轮胎会大面积的压坏农作物,另外现有的农业机械的转向系统主要是靠两个前轮进行转向或两个后轮进行转向,但是在转向的过程中同一侧的前后轮子的行走轨迹不同,这就造成前后轮与田地接触面积比较大,也就比较压地或对农作物的损坏面积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方便、不易损坏农作物的动力机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机械,包括:机架、驱动系统、行走轮、转向系统,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驱动系统、行走轮以及转向系统,所述的驱动系统包括柴油发动机、变速箱、动力皮带轮、传动轴、一号伞齿轮、主轴、二号伞齿轮、传动皮带轮、三号伞齿轮、夹持板、四号伞齿轮、护栏、动力轴、五号伞齿轮,所述的柴油发动机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的变速箱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的变速箱的输入轴与柴油发动机的输出轴固接,所述的变速箱的输出轴上固设一个动力皮带轮,所述的机架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分别水平安装一个传动轴,且每一个传动轴的中间位置均固设一个一号伞齿轮,所述的机架上通过轴承水平安装一个主轴,所述的主轴的前后两端分别固设一个二号伞齿轮,且前后两端的二号伞齿轮分别与前后两个一号伞齿轮啮合,所述的主轴上固设一个传动皮带轮,所述的传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动力皮带轮相连接,所述的传动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固设一个三号伞齿轮,所述的机架的底面上通过销轴活动安装四个夹持板,且每一个三号伞齿轮的下方均只有一个夹持板,所述的夹持板上通过销轴安装一个四号伞齿轮,且四号伞齿轮与三号伞齿轮啮合,每一个夹持板的另一端均焊接一个护栏,所述的护栏上通过轴承水平安装一个动力轴,每一个动力轴上均固设一个五号伞齿轮,所述的五号伞齿轮与四号伞齿轮啮合,所述的行走轮包括外轮、主内齿轮套、挡板、主动力齿轮、主传动轴、主传动齿轮、撑轴、主撑轴齿轮、内轮、辅内齿轮套、辅动力齿轮、辅传动轴、辅传动齿轮、辅撑轴齿轮、行走杆,所述的动力轴的左右两部分别设置一个外轮,且外轮在护栏内,所述的外轮的中心处固设一个主内齿轮套,所述的外轮的左右侧面上通过平面轴承分别安装一个挡板,且每一个外轮上的主内齿轮套均夹持在该外轮上的左右两个挡板之间,所述的动力轴的左右两部分别固设一个主动力齿轮,且左右主动力齿轮分别在左右主内齿轮套内,左侧的两个挡板之间通过轴承水平安装一个主传动轴,右侧的两个挡板之间通过轴承水平安装一个主传动轴,且每一个主传动轴上均固设一个主传动齿轮,且左右两个主传动齿轮分别与左右两个主动力齿轮嗤合,且左右两个主传动齿轮分别与左右两个主内齿轮套啮合,左右两端的两个挡板之间通过轴承水平安装两个撑轴,且两个撑轴均贯穿中间两个挡板,且两个撑轴均通过轴承与中间两个挡板连接,且两个撑轴的左右两端均固设一个主撑轴齿轮,且左右两端的主撑轴齿轮分别与左右两个主内齿轮套啮合,且同一侧的两个主撑轴齿轮将同一侧的主动力齿轮夹持在中间,且同一侧的两个主撑轴齿轮与同一侧的主动力齿轮啮合,且同一侧的两个主撑轴齿轮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的动力轴的中间位置设置一个内轮,所述的内轮的圆心与外轮的圆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左右外轮的圆心在动力轴轴心上方,所述的内轮的圆心在动力轴轴心下方,所述的内轮的中心处固设一个辅内齿轮套,所述的动力轴的中心处固设一个辅动力齿轮,所述的辅动力齿轮的位置在辅内齿轮套内部,所述的辅传动轴的左右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中间的两个挡板上,所述的辅传动轴的中间位置固设一个辅传动齿轮,所述的辅传动齿轮与辅动力齿轮啮合,且辅传动齿轮与辅内齿轮套啮合,所述的撑轴的中间位置固设一个辅撑轴齿轮,所述的辅撑轴齿轮均与辅内齿轮套啮合,且两个辅撑轴齿轮将辅动力齿轮夹持在中间,且两个辅撑轴齿轮均与辅动力齿轮啮合,且两个辅撑轴齿轮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的内轮的左右侧面上沿着圆周的方向均匀固设多个行走杆,且左右两侧的行走杆的上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左右外轮相连接,所述的转向系统包括液压控制站、双头液压油缸、转向导杆、转向拉杆,所述的机架的前端固设一个液压控制站,所述的机架的中间位置水平固设一个双头液压油缸,所述的双头液压油缸通过油管与液压控制站相连接,所述的双头液压油缸的左右两个伸缩轴的端部均通过销轴分别活动安装两个转向导杆,且同一侧的两个转向导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同一侧的前后两个护栏相邻的一端连接,且每一个转向导杆均通过销轴与护栏活动连接,且前方的两个转向导杆之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一个转向拉杆,且后方的两个转向导杆之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一个转向拉杆,且前端的转向拉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前端的两个护栏的后端连接,后端的转向拉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后端的两个护栏的前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传动齿轮的安装高度高于主动力齿轮的安装高度。进一步的,所述的辅传动齿轮的安装高度低于辅动力齿轮的安装高度。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优点: 1、使用方便; 2、不易损坏农作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动力机械的剖面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动力机械的行走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动力机械的行走轮的外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动力机械的行走轮的内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动力机械的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_机架;2_驱动系统;3_行走轮;4_转向系统;201_柴油发动机;202_变速箱;203_动力皮带轮;204_传动轴;205_—号伞齿轮;206_主轴;207_二号伞齿轮;208_传动皮带轮;209_三号伞齿轮;210_夹持板;211-四号伞齿轮;212-护栏;213_动力轴;214-五号伞齿轮;301-外轮;302-主内齿轮套;303_挡板;304_主动力齿轮;305_主传动轴;306_主传动齿轮;307_撑轴;308_主撑轴齿轮;309_内轮;310_辅内齿轮套;311_辅动力齿轮;312_辅传动轴;313_辅传动齿轮;314_辅撑轴齿轮;315_行走杆;401_液压控制站;402_双头液压油缸;403_转向导杆;404_转向拉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机械,包括:机架1、驱动系统2、行走轮3、转向系统4,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系统2、行走轮3以及转向系统4,所述的驱动系统2包括柴油发动机201、变速箱202、动力皮带轮203、传动轴204、一号伞齿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机械,包括:机架、驱动系统、行走轮、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驱动系统、行走轮以及转向系统,所述的驱动系统包括柴油发动机、变速箱、动力皮带轮、传动轴、一号伞齿轮、主轴、二号伞齿轮、传动皮带轮、三号伞齿轮、夹持板、四号伞齿轮、护栏、动力轴、五号伞齿轮,所述的柴油发动机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的变速箱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的变速箱的输入轴与柴油发动机的输出轴固接,所述的变速箱的输出轴上固设一个动力皮带轮,所述的机架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分别水平安装一个传动轴,且每一个传动轴的中间位置均固设一个一号伞齿轮,所述的机架上通过轴承水平安装一个主轴,所述的主轴的前后两端分别固设一个二号伞齿轮,且前后两端的二号伞齿轮分别与前后两个一号伞齿轮啮合,所述的主轴上固设一个传动皮带轮,所述的传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动力皮带轮相连接,所述的传动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固设一个三号伞齿轮,所述的机架的底面上通过销轴活动安装四个夹持板,且每一个三号伞齿轮的下方均只有一个夹持板,所述的夹持板上通过销轴安装一个四号伞齿轮,且四号伞齿轮与三号伞齿轮啮合,每一个夹持板的另一端均焊接一个护栏,所述的护栏上通过轴承水平安装一个动力轴,每一个动力轴上均固设一个五号伞齿轮,所述的五号伞齿轮与四号伞齿轮啮合,所述的行走轮包括外轮、主内齿轮套、挡板、主动力齿轮、主传动轴、主传动齿轮、撑轴、主撑轴齿轮、内轮、辅内齿轮套、辅动力齿轮、辅传动轴、辅传动齿轮、辅撑轴齿轮、行走杆,所述的动力轴的左右两部分别设置一个外轮,且外轮在护栏内,所述的外轮的中心处固设一个主内齿轮套,所述的外轮的左右侧面上通过平面轴承分别安装一个挡板,且每一个外轮上的主内齿轮套均夹持在该外轮上的左右两个挡板之间,所述的动力轴的左右两部分别固设一个主动力齿轮,且左右主动力齿轮分别在左右主内齿轮套内,左侧的两个挡板之间通过轴承水平安装一个主传动轴,右侧的两个挡板之间通过轴承水平安装一个主传动轴,且每一个主传动轴上均固设一个主传动齿轮,且左右两个主传动齿轮分别与左右两个主动力齿轮啮合,且左右两个主传动齿轮分别与左右两个主内齿轮套啮合,左右两端的两个挡板之间通过轴承水平安装两个撑轴,且两个撑轴均贯穿中间两个挡板,且两个撑轴均通过轴承与中间两个挡板连接,且两个撑轴的左右两端均固设一个主撑轴齿轮,且左右两端的主撑轴齿轮分别与左右两个主内齿轮套啮合,且同一侧的两个主撑轴齿轮将同一侧的主动力齿轮夹持在中间,且同一侧的两个主撑轴齿轮与同一侧的主动力齿轮啮合,且同一侧的两个主撑轴齿轮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的动力轴的中间位置设置一个内轮,所述的内轮的圆心与外轮的圆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左右外轮的圆心在动力轴轴心上方,所述的内轮的圆心在动力轴轴心下方,所述的内轮的中心处固设一个辅内齿轮套,所述的动力轴的中心处固设一个辅动力齿轮,所述的辅动力齿轮的位置在辅内齿轮套内部,所述的辅传动轴的左右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中间的两个挡板上,所述的辅传动轴的中间位置固设一个辅传动齿轮,所述的辅传动齿轮与辅动力齿轮啮合,且辅传动齿轮与辅内齿轮套啮合,所述的撑轴的中间位置固设一个辅撑轴齿轮,所述的辅撑轴齿轮均与辅内齿轮套啮合,且两个辅撑轴齿轮将辅动力齿轮夹持在中间,且两个辅撑轴齿轮均与辅动力齿轮啮合,且两个辅撑轴齿轮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的内轮的左右侧面上沿着圆周的方向均匀固设多个行走杆,且左右两侧的行走杆的上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左右外轮相连接,所述的转向系统包括液压控制站、双头液压油缸、转向导杆、转向拉杆,所述的机架的前端固设一个液压控制站,所述的机架的中间位置水平固设一个双头液压油缸,所述的双头液压油缸通过油管与液压控制站相连接,所述的双头液压油缸的左右两个伸缩轴的端部均通过销轴分别活动安装两个转向导杆,且同一侧的两个转向导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同一侧的前后两个护栏相邻的一端连接,且每一个转向导杆均通过销轴与护栏活动连接,且前方的两个转向导杆之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一个转向拉杆,且后方的两个转向导杆之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一个转向拉杆,且前端的转向拉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前端的两个护栏的后端连接,后端的转向拉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后端的两个护栏的前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洪阳,杨新,
申请(专利权)人:颍上县田之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