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野生双孢蘑菇子实体人工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3157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孢蘑菇菌株子实体的人工培养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双孢蘑菇为双孢蘑菇G1菌株,它是从山西太原采集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保存于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实验室。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双孢蘑菇G1菌株接种在基础培养基上、麦粒煮汁培养基或麦粒培养基上获得G1菌株子实体。与现有双孢蘑菇人工培养方法相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对场地、环境要求低,短时间内可人工培养得到子实体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双孢蘑菇G1菌株结实能力强,出菇温度范围广(16~26℃)。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于开发双孢蘑菇野生种质资源,丰富我国双孢蘑菇品种,促进双孢蘑菇育种等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方法,具体属于。
技术介绍
双孢蘑燕在分类上隶属于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又称洋蘑菇,简称蘑菇。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药用价值。是目前栽培规模最大的世界性食用菌。其人工栽培始于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目前,双孢蘑菇子实体人工培养方法已比较成熟,但是,这些方法大都是在经过堆制与发酵的培养料上进行栽培并覆土,栽培周期长,对场地、环境要求高,管理繁琐。不能满足育种、品质分析、分化发育等科学实验中一些需要短时间内人工培养得到子实体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对场地、环境要求低,短时间内人工培养可得到子实体的双孢蘑菇子实体的人工培养方法,以适应育种科学实验工作的需要。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双孢蘑菇是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采集分离得到的一株野生双孢蘑菇菌株,根据其形态特征及rDNA-1TS序列比对结果,将其鉴定为双孢蘑菇,命名为“双孢蘑菇Gl菌株”,Gl菌株保存于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实验室,该论文发表在《山西农业科学》2015,43(11):1421-1423.双孢蘑菇Gl菌株形态特征:子实体形态:菌盖直径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孢蘑菇菌株子实体的人工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双孢蘑菇G1菌株菌种转接到马粪煮出液培养基试管斜面或平板上,25℃暗培养,待菌丝长满试管斜面或平板后,保存于4℃冰箱,备用;所述的马粪煮出液培养基,通过如下方法制得:将干马粪150g放入1000mL水中煮沸20min,取其滤液加入20g琼脂,50g蔗糖,溶解后加水至1000mL,分装、灭菌;2)将试管斜面或平板上的G1菌株接种于基础培养基上,25℃暗培养13‑17d,形成原基,培养至23‑25d,产生成熟的子实体;所述的基础培养基配方:葡萄糖20g,蛋白胨2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维生素B110mg,琼脂20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曼韩建荣张倢翟飞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