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解磷石膏制备硅钙质多孔陶粒和硫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775208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7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解磷石膏制备硅钙质多孔陶粒和硫酸的方法。以60~90wt%的磷石膏和10~40wt%的炭化稻壳为原料,混匀,制得混合细粉;将100份质量的混合细粉、0.2~1.0份质量的减水剂和40~60份质量的水混匀制得泥料;向泥料中加入发泡剂和结合剂,搅拌均匀,制得泡沫泥浆;将50~200份质量的混合细粉加入糖衣机中,再加入所述泡沫泥浆,湿法造粒,制得多孔预制粒;烘烤,在氮气气氛和800-1000℃条件下进行催化分解反应,制得硅钙质多孔陶粒和二氧化硫气体;将制得的二氧化硫经氧化和吸收即得硫酸。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成本低、能耗小和硫转化率高,制备硫酸的同时能高效利用其尾渣制备硅钙质多孔陶粒;制备的硅钙质多孔陶粒体积密度小和筒压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磷石膏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分解磷石膏制备硅钙质多孔陶粒和硫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磷石膏是我国磷肥产业主要的固体废弃物,其主要成分是二水石膏(CaSO42H2O)和半水石膏(CaSO40.5H2O)。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磷石膏年排放总量超过5500万吨(干基计),累计堆存量逾2.5亿吨。随着我国高浓度磷肥的发展,磷石膏的排放量将会越来越大,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也成为磷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故对磷石膏的有效处理更是刻不容缓。充分利用磷石膏中富含的S资源制备硫酸被认为是当前最具前景的处理方法,不仅可以缓解我国硫资源短缺的局面,并可起到资源循环再利用的效果。但对于该方法而言,仍然存在两个技术关键:一是制酸反应的还原剂和催化剂的选择;二是对于制硫酸反应尾渣的高附加值利用技术。目前已报道的还原剂主要包括焦炭、还原性气体(如CH4、CO、H2)、硫磺等,但都存在分解能耗高、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已报道的催化剂主要包括Fe2O3和Al2O3等,其可一定程度降低磷石膏分解制硫酸过程的能耗,但Fe和Al等杂质的引入会使窑炉结皮堵塞进而导致生产停滞。对于尾渣的高附加值利用技术,工业上主要是采用焦炭还原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工艺,但水泥行业面临的产能严重过剩问题,极大地阻碍了该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也有专利技术(CN201110097225.X、CN201410095622.7)提出,采用生物质原料、炭化稻壳作为还原剂分解磷石膏制硫酸,但上述技术均未高附加值利用制硫酸残留的尾渣,存在尾渣利用率低的问题。且关于利用磷石膏生产硫酸的尾渣制备硅钙质多孔陶粒的技术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分解磷石膏制备硅钙质多孔陶粒和硫酸的方法,该方法生产成本低、能耗小和硫转化率高,制备硫酸的同时能高效利用其尾渣制备硅钙质多孔陶粒;所制备的硅钙质多孔陶粒体积密度小、筒压强度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具体步骤是:步骤一、先以60~90wt%的磷石膏和10~40wt%的炭化稻壳为原料,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细粉。步骤二、将0.2~1.0份质量的减水剂、40~60份质量的水和100份质量的所述混合细粉搅拌均匀,制得泥料;然后向所述泥料中加入0.5~1.0份质量的发泡剂所制成的泡沫和1.0~4.0份质量的结合剂,搅拌均匀,制得泡沫泥浆。步骤三、将50~200份质量的所述混合细粉加入糖衣机中,再加入步骤二所制得的泡沫泥浆,调节糖衣机转速为40~50r/min,湿法造粒,制得多孔预制粒。步骤四、将所述多孔预制粒在100~120℃条件下烘烤6~12h,然后在氮气气氛和800~1000℃条件下进行催化分解反应,制得硅钙质多孔陶粒和二氧化硫气体;所制得的二氧化硫经氧化和吸收即得硫酸。所述减水剂为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以上。所述结合剂为硅酸钠、磷酸二氢铝、硅溶胶、铝溶胶、硼酸、三氧化二硼中的一种。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还原剂为炭化稻壳,炭化稻壳为农业废弃物稻壳经轻烧而得,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故本专利技术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2)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炭化稻壳为天然多孔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有效增加炭化稻壳与磷石膏之间的接触面,从而降低反应温度,减少能耗;此外,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炭化稻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和SiO2,C可作为分解磷石膏的还原剂,而SiO2可作为分解磷石膏的高效催化剂,能进一步降低磷石膏分解的反应温度,提高了磷石膏中硫的转化率,硫的转化率为70~80wt%。故本专利技术能耗小和硫转化率高。(3)本专利技术首先采用炭化稻壳和磷石膏制备多孔预制粒,将多孔预制粒在氮气气氛和800~1000℃条件下进行催化分解反应,能同时制备硅钙质多孔陶粒和二氧化硫,在生产硫酸的同时能对反应尾渣进行高效利用,所制备的硅钙质多孔陶粒的体积密度为0.6~1.2g/cm3,筒压强度为4.0~10.0MPa。因此,本专利技术生产成本低、能耗小和硫转化率高,制备硫酸的同时能高效利用其尾渣制备硅钙质多孔陶粒;制备的硅钙质多孔陶粒体积密度小和筒压强度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分解磷石膏制备硅钙质多孔陶粒和硫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以60~70wt%的磷石膏和30~40wt%的炭化稻壳为原料,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细粉。步骤二、将0.2~0.6份质量的三聚磷酸钠、50~60份质量的水和100份质量的所述混合细粉搅拌均匀,制得泥料;然后向所述泥料中加入0.7~1.0份质量的发泡剂所制成的泡沫和1.0~2.0份质量的结合剂,搅拌均匀,制得泡沫泥浆。步骤三、将50~100份质量的所述混合细粉加入糖衣机中,再加入步骤二所制得的泡沫泥浆,调节糖衣机转速为40~50r/min,湿法造粒,制得多孔预制粒。步骤四、将所述多孔预制粒在100~120℃条件下烘烤6~12h,然后在氮气气氛和800~900℃条件下进行催化分解反应,制得硅钙质多孔陶粒和二氧化硫气体;所制得的二氧化硫经氧化和吸收即得硫酸。本实施例结合剂为硅酸钠。实施例2一种分解磷石膏制备硅钙质多孔陶粒和硫酸的方法。本实施例除结合剂为硅溶胶外,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分解磷石膏制备硅钙质多孔陶粒和硫酸的方法。本实施例除结合剂为硼酸外,其余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1-3中:磷石膏中硫的转化率为76~80wt%;所制备的轻质硅钙砖的体积密度为0.6~0.8g/cm3,筒压强度为4.0~6.0MPa。实施例4一种分解磷石膏制备硅钙质多孔陶粒和硫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以70~80wt%的磷石膏和20~30wt%的炭化稻壳为原料,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细粉。步骤二、将0.4~0.8份质量的六偏磷酸钠、45~55份质量的水和100份质量的所述混合细粉搅拌均匀,制得泥料;然后向所述泥料中加入0.6~0.9份质量的发泡剂所制成的泡沫和2.0~3.0份质量的结合剂,搅拌均匀,制得泡沫泥浆。步骤三、将100~150份质量的所述混合细粉加入糖衣机中,再加入步骤二所制得的泡沫泥浆,调节糖衣机转速为40~50r/min,湿法造粒,制得多孔预制粒。步骤四、将所述多孔预制粒在100~120℃条件下烘烤6~12h,然后在氮气气氛和850~950℃条件下进行催化分解反应,制得硅钙质多孔陶粒和二氧化硫气体;所制得的二氧化硫经氧化和吸收即得硫酸。本实施例中结合剂为磷酸二氢铝。实施例5一种分解磷石膏制备硅钙质多孔陶粒和硫酸的方法。本实施例除结合剂为铝溶胶外,其余同实施例4。实施例6一种分解磷石膏制备硅钙质多孔陶粒和硫酸的方法。本实施例除结合剂为三氧化二硼外,其余同实施例4。本实施例4-6中:磷石膏中硫的转化率为73~77wt%;所制备的轻质硅钙砖的体积密度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解磷石膏制备硅钙质多孔陶粒和硫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是:步骤一、先以60~90wt%的磷石膏和10~40wt%的炭化稻壳为原料,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细粉;步骤二、将0.2~1.0份质量的减水剂、40~60份质量的水和100份质量的所述混合细粉搅拌均匀,制得泥料;然后向所述泥料中加入0.5~1.0份质量的发泡剂所制成的泡沫和1.0~4.0份质量的结合剂,搅拌均匀,制得泡沫泥浆;步骤三、将50~200份质量的所述混合细粉加入糖衣机中,再加入步骤二所制得的泡沫泥浆,调节糖衣机转速为40~50r/min,湿法造粒,制得多孔预制粒;步骤四、将所述多孔预制粒在100~120℃条件下烘烤6~12h,然后在氮气气氛和800~1000℃条件下进行催化分解反应,制得硅钙质多孔陶粒和二氧化硫气体;所制得的二氧化硫经氧化和吸收即得硫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解磷石膏制备硅钙质多孔陶粒和硫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是:
步骤一、先以60~90wt%的磷石膏和10~40wt%的炭化稻壳为原料,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细粉;
步骤二、将0.2~1.0份质量的减水剂、40~60份质量的水和100份质量的所述混合细粉搅拌均匀,制得泥料;然后向所述泥料中加入0.5~1.0份质量的发泡剂所制成的泡沫和1.0~4.0份质量的结合剂,搅拌均匀,制得泡沫泥浆;
步骤三、将50~200份质量的所述混合细粉加入糖衣机中,再加入步骤二所制得的泡沫泥浆,调节糖衣机转速为40~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伟赵雷陈辉何漩辛兆鹏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