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船舶天线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717596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5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船舶天线结构。它解决了现有船舶天线易相互干扰等问题。包括信息处理器、GPS信号接收器、VHF信号发射器、GPS天线与VHF天线,GPS天线至船体前端的长度大小与GPS天线至船体后端的长度大小的比值为2.7-2.9:1,所述的GPS天线至船体一侧的长度大小与GPS天线至船体另一侧的长度大小的比值为1:1.2-1.3,VHF天线设置在GPS天线的周向外侧,信息处理器连接有主电源模块和/或应急电源模块,且主电源模块与导航分配电板相连,应急电源模块与应急配电板相连。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天线相互之间不易产生干扰,分布合理,定位与通讯效果好,不易出现信号传导不正常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港口船舶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船舶天线结构
技术介绍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以下简称AIS)由岸基设施和船载设备共同组成,是一种新型的集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显示技术为一体的数字助航系统和设备,工作于VHF甚高频频段。AIS是一种VHF无线电收发设备,它能将诸如船名、呼号、船舶识别码、船位经玮度、航向、航速等船舶信息以“打包”形式同其它船舶和基站的AIS设备互相收发。AIS可使船舶和基站在显示器上“看到”附近船舶的运行状况,从而提高船舶的水上交通情景意识。通常船舶都应配置多种天线结构,例如用于通讯的VHF天线以及用于定位的GPS天线等等,这些天线相互之间容易产生干扰,分布不够合理,导致定位或通讯效果不佳,稳定性差,这些缺点极大地影响了现有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正常使用。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AIS网位仪,它包括AIS发射机,还包括与GPS天线相接的GPS模块、与AIS发射机相接的VHF天线、CPU及电源,所述CPU分别与GPS模块、AIS发射机连接,所述电源分别与GPS模块、CPU、AIS发射机连接。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定位效果不佳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稳定性差,天线之间易相互干扰,分布不够合理,易出现信号传导不正常情况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天线之间不易相互干扰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船舶天线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船舶天线结构,包括信息处理器,所述的信息处理器分别连接有GPS信号接收器与VHF信号发射器相连,所述的GPS信号接收器连接有设置在船体上的GPS天线,所述的VHF信号发射器连接有设置在船体上的VHF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PS天线至船体前端的长度大小与GPS天线至船体后端的长度大小的比值为2.7-2.9:1,所述的GPS天线至船体一侧的长度大小与GPS天线至船体另一侧的长度大小的比值为1:1.2-1.3,所述的VHF天线设置在GPS天线的周向外侧,所述的信息处理器连接有主电源模块和/或应急电源模块,且所述的主电源模块与导航分配电板相连,所述的应急电源模块与应急配电板相连。显然,该结构中的GPS天线与VHF天线分布合理,各个天线之间不易产生相互干扰的现象,这样提高了通讯和定位的效果。在上述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船舶天线结构中,所述的GPS天线与VHF天线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两者竖直方向间距大小大于2米。GPS天线应设置在较高和开阔的地方,并应远离船舶垂直金属构件,远离雷达天线和大功率短波发射天线,避免雷达主波束的直接照射且GPS天线在水平360°、仰角5-90°范围内无连续障碍物。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在上述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船舶天线结构中,所述的GPS天线与VHF天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两者竖直方向间距大小大于10米。在上述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船舶天线结构中,所述的VHF天线由至少两根子天线相互插接而成,且所述的相邻两个子天线之间设有能将相邻两个子天线相连的减震结构。增强了 VHF天线的结构强度,提高了 VHF天线通讯效果。在上述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船舶天线结构中,所述的减震结构包括呈螺旋状设置的螺旋圈体,相邻两个子天线分别穿设于螺旋圈体内,所述的螺旋圈体两端分别向内形成定位部,且所述的定位部分别插接在相邻两个子天线上的定位孔内。螺旋圈体能避免两个子天线之间相互摆动对VHF天线造成信号时强时弱。在上述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船舶天线结构中,所述的螺旋圈体呈柱状结构,且相邻两个子天线分别穿设于螺旋圈体的中心。在上述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船舶天线结构中,所述的螺旋圈体由一根横截面呈非圆形的杆体卷绕而成。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船舶天线结构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天线相互之间不易产生干扰,分布合理,定位与通讯效果好,不易出现信号传导不正常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的GPS天线安装在船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的VHF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信息处理器1、船体11、GPS信号接收器2、VHF信号发射器3、GPS天线4、VHF天线5、子天线51、螺旋圈体52、定位部53、定位孔54、主电源模块6、导航分配电板61、应急电源模块7、应急配电板7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本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船舶天线结构,包括信息处理器1,信息处理器1分别连接有GPS信号接收器2与VHF信号发射器3相连,GPS信号接收器2连接有设置在船体11上的GPS天线4,VHF信号发射器3连接有设置在船体11上的VHF天线5,GPS天线4至船体11前端的长度大小与GPS天线4至船体11后端的长度大小的比值为2.7-2.9:1,GPS天线4至船体11 一侧的长度大小与GPS天线4至船体11另一侧的长度大小的比值为1:1.2-1.3,VHF天线5设置在GPS天线4的周向外侧,信息处理器1连接有主电源模块6和/或应急电源模块7,且主电源模块6与导航分配电板61相连,应急电源模块7与应急配电板71相连,GPS天线4与VHF天线5分布合理,各个天线之间不易产生相互干扰的现象,这样提高了通讯和定位的效果。具体地,这里的GPS天线4与VHF天线5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两者竖直方向间距大小大于2米,GPS天线4应设置在较高和开阔的地方,并应远离船舶垂直金属构件,远离雷达天线和大功率短波发射天线,避免雷达主波束的直接照射且GPS天线4在水平360°、仰角5-90°范围内无连续障碍物。进一步地,这里的VHF天线5由至少两根子天线51相互插接而成,且相邻两个子天线51之间设有能将相邻两个子天线51相连的减震结构,这样不仅增强了 VHF天线5的结构强度,也提高了 VHF天线5通讯效果。其中,这里的减震结构包括呈螺旋状设置的螺旋圈体52,相邻两个子天线51分别穿设于螺旋圈体52内,螺旋圈体52两端分别向内形成定位部53,且定位部53分别插接在相邻两个子天线51上的定位孔54内,即螺旋圈体52能避免两个子天线51之间相互摆动对VHF天线5造成信号时强时弱。优选地,这里的螺旋圈体52呈柱状结构,且相邻两个子天线51分别穿设于螺旋圈体52的中心,且这里的螺旋圈体52由一根横截面呈非圆形的杆体卷绕而成。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以及实施步骤与实施例一类似,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的GPS天线4与VHF天线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两者竖直方向间距大小大于10米。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信息处理器1、船体11、GPS信号接收器2、VHF信号发射器3、GPS天线4、VHF天线5、子天线51、螺旋圈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船舶天线结构,包括信息处理器(1),所述的信息处理器(1)分别连接有GPS信号接收器(2)与VHF信号发射器(3)相连,所述的GPS信号接收器(2)连接有设置在船体(11)上的GPS天线(4),所述的VHF信号发射器(3)连接有设置在船体(11)上的VHF天线(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PS天线(4)至船体(11)前端的长度大小与GPS天线(4)至船体(11)后端的长度大小的比值为(2.7‑2.9):1,所述的GPS天线(4)至船体(11)一侧的长度大小与GPS天线(4)至船体(11)另一侧的长度大小的比值为1:(1.2‑1.3),所述的VHF天线(5)设置在GPS天线(4)的周向外侧,所述的信息处理器(1)连接有主电源模块(6)和/或应急电源模块(7),且所述的主电源模块(6)与导航分配电板(61)相连,所述的应急电源模块(7)与应急配电板(7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悦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港引航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