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导体循环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63839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循环制冷系统,包括:热源,半导体制冷装置和散热装置;所述热源与半导体制冷装置之间通过吸热循环管路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与散热装置之间通过散热循环管路连接;所述吸热循环管路与所述散热循环管路中通有导热介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吸热循环管路与所述散热循环管路上设置三通管,在三通管之间的管路上设置阀门,通过对阀门的开关控制使吸热循环管路中的导热介质进入所述散热循环管路将散热循环管路中的空气排出,并形成单独的吸热循环管路与所述散热循环管路,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省去了散热循环管路上的导热介质箱,便于对设备的结构设计、安装以及运输,减少了水质处理、水路清洗等后期维护,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循环制冷系统,属于半导体制冷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半导体制冷片是由半导体N型(以下称N型)和半导体P型(以下称P型)经导线连接,用2片导热体(一般为电绝缘的陶瓷片)分别粘在N型和P型的两端面组成。半导体制冷片工作时,N型和P型的散热面所放出的热量,经相对应的导热体向外界散发,N型和P型的吸热面所需吸收的热量,经导热体向外界吸收,其N型和P型的吸热面就有了制冷的功能。但是半导体制冷装置效率低,原因是:N型和P型的散热面和吸热面,仅一个端面与导热体相连接,导致热传递的面积小;而且N型和P型的散热面和吸热面被放置在同一个空间内,又导致了其散热面和吸热面之间的热量相互干扰。要想提高半导器的制冷效率,就需要尽可能使散热面温度低,散热面的热传导速度越快、散热效果越好,吸热面温度越高,吸热面的制冷效果就越好。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半导体循环制冷系统包与热源6通过水循环管路连接的半导体制冷装置10和散热装置,在水循环管路上还设置循环水栗8,用于半导体循环制冷系统的半导体制冷装置10 —般都包括:两层吸热面相对设置的半导体制冷片组1、换热器2、金属散热器3、轴流风机4等。半导体制冷片组I中间部分为换热器2,换热器2两侧为两层半导体制冷片组I的吸热面11,两层半导体制冷片组I面为金属散热器3。经过热源5的冷却用导热介质,经循环栗流经换热器2被降温冷却,半导体制冷片组I散热面的热量由金属散热器3加轴流风机4被散掉。所述的制冷器有以下缺陷:半导体制冷装置中半导体制冷片组I的散热面靠金属散热器3加轴流风机4散热,而金属散热器3体积大,而与半导体制冷片组I的散热面可接触进行热交换的面积有限,安装半导体制冷片数量受限,不宜扩展系统制冷功率;金属散热器3位于两侧平行分布,不易形成通畅的散热风道,散热效率低,从而严重影响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效率(40% -60%制冷能效比);制冷器整体体积大,且安装位置受散热风道的限制,不便安装,浪费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简化半导体循环制冷系统的循环管路。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循环制冷系统,包括:热源,半导体制冷装置和散热装置;所述热源与半导体制冷装置之间通过吸热循环管路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与散热装置之间通过散热循环管路连接;所述吸热循环管路与所述散热循环管路中通有导热介质。其中较优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吸热循环管路上串联的吸热循环导热介质箱和吸热导热介质循环栗,所述热源的导热介质出口与所述吸热循环导热介质箱的入口连接,所述吸热循环导热介质箱的出口与所述吸热导热介质循环栗的入口连接,所述吸热导热介质循环栗的出口与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吸热导热介质入口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循环管路上串联的散热循环导热介质箱和散热导热介质循环栗,所述散热装置的导热介质出口与所述散热循环导热介质箱的入口连接,所述散热循环导热介质箱的出口与所述散热导热介质循环栗的入口连接,所述散热导热介质循环栗的处出口与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的散热导热介质入口连接。其中较优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吸热循环管路上串联的吸热循环导热介质箱和吸热导热介质循环栗,所述热源的导热介质出口与所述吸热循环导热介质箱的入口连接,所述吸热循环导热介质箱的出口与所述吸热导热介质循环栗的入口连接,所述吸热导热介质循环栗的出口与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吸热导热介质入口连接;所述吸热导热介质循环栗的出口与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吸热导热介质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一、第二接口分别连接所述吸热导热介质循环栗的出口与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吸热导热介质入口 ;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吸热导热介质出口与所述热源的导热介质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一、第二接口分别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吸热导热介质出口与所述热源的导热介质入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循环管路上的散热导热介质循环栗;所述散热装置的导热介质出口与所述散热导热介质循环栗的入口连接,所述散热导热介质循环栗的处出口与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的散热导热介质入口连接;所述散热装置的导热介质出口与所述散热导热介质循环栗的入口之间还设置有串联的第三三通管和第四三通管;所述第三三通管的第一、第二接口分别连接所述散热装置的导热介质出口与第四三通管的第二接口,所述第四三通管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的散热导热介质入口;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通管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三出口与所述第四通管的第三接口之间还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三三通管的第三接口连接。其中较优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吸热循环管路上串联的吸热循环导热介质箱和吸热导热介质循环栗,所述热源的导热介质出口与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吸热导热介质入口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吸热导热介质出口与所述吸热循环导热介质箱的入口连接,所述吸热循环导热介质箱的出口与所述吸热导热介质循环栗的入口连接,所述吸热导热介质循环栗的出口与所述热源的导热介质入口连接;所述热源的导热介质出口与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吸热导热介质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一、第二接口分别连接所述热源的导热介质出口与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吸热导热介质入口 ;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吸热导热介质出口与所述吸热循环导热介质箱的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一、第二接口分别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吸热导热介质出口与所述吸热循环导热介质箱的入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循环管路上的散热导热介质循环栗;所述散热装置的导热介质出口与所述散热导热介质循环栗的入口连接,所述散热导热介质循环栗处的出口与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的散热导热介质入口连接;所述散热装置的导热介质出口与所述散热导热介质循环栗的入口之间还设置有串联的第三三通管和第四三通管;所述第三三通管的第一、第二接口分别连接所述散热装置的导热介质出口与第四三通管的第二接口,所述第四三通管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的散热导热介质入口;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通管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三出口与所述第四通管的第三接口之间还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三三通管的第三接口连接。其中较优地,所述阀门是电磁阀。其中较优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磁阀在所述半导体循环制冷系统启动时开启,在所述半导体循环制冷系统运行预定时间后关闭;其中较优地,所述预定时间为30秒。本技术提供的半导体循环制冷系统通过在吸热循环管路与散热循环管路上设置三通管,在三通管之间的管路上设置阀门,通过对阀门的开关控制可以使吸热循环管路中的导热介质进入散热循环管路将散热循环管路中的空气排出,并形成单独的吸热循环管路与散热循环管路,通过本半导体循环制冷系统省去了散热循环管路上的导热介质箱,便于对设备的结构设计、安装以及运输,减少了水质处理、水路清洗等后期维护,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换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半导体循环制冷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半导体循环制冷系统结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半导体循环制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循环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源,半导体制冷装置和散热装置;所述热源与半导体制冷装置之间通过吸热循环管路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与散热装置之间通过散热循环管路连接;所述吸热循环管路与所述散热循环管路中通有导热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相典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