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再循环蒸发器循环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30386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力再循环蒸发器循环制冷系统,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包括蒸发器、储水罐、压缩机、冷凝器、喷射节流装置、真空泵、水位传感器、控制器和总控制开关,压缩机分别与储水罐和冷凝器通过管道连接在一起,喷射节流装置的工作流体入口通过管道端连接于冷凝器的输出端,喷射节流装置的引射流体入口端通过管道连接于储水罐,其出口端连接于蒸发器,真空泵设于储水罐上,水位传感器设于储水罐的内部,且其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总控制开关,通过水位传感器将储水罐内的水位信号及时的传递给控制器,防止由于长期使用系统使得水量不足没有及时维修导致系统崩溃,真空泵可以将储水罐内的空气除去,使得液体顺利流入储水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
,具体涉及一种重力再循环蒸发器循环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整个世界发展的最基本的驱动力;能源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对国家工业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但是,世界能源供应日益紧张,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国家生活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制冷技术应用的日益普遍化以及能源的短缺化,人们对制冷技术的节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现在制冷系统中广泛采用的循环结构是: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压缩机的结构型式,压缩机的吸气压力与蒸发压力相等,排气压力与冷凝压力相等。这类制冷循环的损失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压缩过程非等熵造成的损失;(2)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传热温差损失;(3)节流阀的节流损失。这三种损失中压缩过程的非等熵损失是与压缩机的制造工艺直接相关的,传热温差损失的减小一方面可增大换热器的换热系数,另一方面可增大换热面积,这两种损失的减小是有限度的。节流损失使得制冷剂的有用能量白白的浪费掉了,采用适当的措施,可以对这些能量进行回收。还有现有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整个翅片结构一部分是热的一部分是冷的,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不能够进行彻底的热交换,从而导致电能的无谓浪费,营运成本居高不下,申请号为CN201220522586.4所述的一种再循环蒸发器循环制冷系统,虽然其解决了现有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热能输运效率,但是它没有存水过度仓和温度调节阀进行循环水预处理也没有水位传感器进行水位感应提高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力再循环蒸发器循环制冷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一种重力再循环蒸发器循环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储水罐、压缩机、冷凝器、喷射节流装置、真空泵、水位传感器、控制器和总控制开关,所述压缩机分别与所述储水罐和所述冷凝器通过管道连接在一起,所述喷射节流装置的工作流体入口通过管道端连接于冷凝器的输出端,喷射节流装置的引射流体入口端通过管道连接于储水罐,其出口端连接于所述蒸发器输入端,所述真空泵设于所述储水罐上,所述水位传感器设于所述储水罐的内部且其连接有所述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所述总控制开关,总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喷射节流装置、真空泵连接。优选的,所述储水罐与所述压缩机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存水过度仓。优选的,所述存水过度仓上设有温度调节阀。优选的,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之间的管道为螺旋管道。优选的,所述储水罐的一侧设有换水管,所述换水管呈倒U字形结构,且其一半在储水罐的外部并连接有阀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整个系统包括一个蒸发器小循环和一个压缩机式大循环,能够充分利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作用,使蒸发器内最大限度的充满液体进行蒸发吸热,冷凝器内最大限度的充满气体进行冷却放热,解决了现有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热能输运效率,通过所述水位传感器将储水罐内的水位信号及时的传递给控制器,防止由于长期使用系统使得水量不足没有及时维修导致系统崩溃,所述真空泵可以将储水罐内的空气除去,使得液体顺利流入储水罐,所述储水罐与所述压缩机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存水过度仓,用于对储水罐内的循环水进行预处理,所述存水过度仓上设有温度调节阀,用于调节存水过度仓内循环水的温度,有利于提高压缩机的使用效率使得系统制冷效果更好,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之间的管道为螺旋管道,用于将压缩后的循环水通过螺旋管道降温并减少冷凝器的入口水排量,使得冷凝效果更佳,所述储水罐的一侧设有换水管,所述换水管呈倒U字形结构,且其一半在储水罐的外部并连接有阀门,用于储水罐内液体的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重力再循环蒸发器循环制冷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重力再循环蒸发器循环制冷系统的换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重力再循环蒸发器循环制冷系统的螺旋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重力再循环蒸发器循环制冷系统的存水过度仓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蒸发器,2-储水罐,3-压缩机,4-冷凝器,5-喷射节流装置,6-真空泵,7-水位传感器,8-控制器,9-总控制开关,10-存水过度仓,11-温度调节阀,12-换水管,13-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重力再循环蒸发器循环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1、储水罐2、压缩机3、冷凝器4、喷射节流装置5、真空泵6、水位传感器7、控制器8和总控制开关9,所述压缩机3分别与所述储水罐2和所述冷凝器4通过管道连接在一起,所述喷射节流装置5的工作流体入口通过管道端连接于冷凝器4的输出端,喷射节流装置5的引射流体入口端通过管道连接于储水罐2,其出口端连接于所述蒸发器1输入端,所述真空泵6设于所述储水罐2上,所述水位传感器7设于所述储水罐2的内部且其连接有所述控制器8,控制器8连接有所述总控制开关9,总控制开关9分别与所述蒸发器1、压缩机3、冷凝器4、喷射节流装置5、真空泵6连接,整个系统包括一个蒸发器1小循环和一个压缩机3式大循环,能够充分利用蒸发器1和冷凝器4的作用,使蒸发器1内最大限度的充满液体进行蒸发吸热,冷凝器4内最大限度的充满气体进行冷却放热,解决了现有蒸发器1和冷凝器4的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热能输运效率,通过所述水位传感器7将储水罐2内的水位信号及时的传递给控制器8,防止由于长期使用系统使得水量不足没有及时维修导致系统崩溃,所述真空泵6可以将储水罐2内的空气除去,使得液体顺利流入储水罐2。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储水罐2与所述压缩机3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存水过度仓10,用于对储水罐2内的循环水进行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存水过度仓10上设有温度调节阀11,用于调节存水过度仓10内循环水的温度,有利于提高压缩机3的使用效率使得系统制冷效果更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3和所述冷凝器4之间的管道为螺旋管道,用于将压缩后的循环水通过螺旋管道降温并减少冷凝器4的入口水排量,使得冷凝效果更佳。此外,所述储水罐2的一侧设有换水管12,所述换水管12呈倒U字形结构,且其一半在储水罐2的外部并连接有阀门13,用于储水罐2内液体的更换。基于上述,整个系统包括一个蒸发器1小循环和一个压缩机3式大循环,能够充分利用蒸发器1和冷凝器4的作用,使蒸发器1内最大限度的充满液体进行蒸发吸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力再循环蒸发器循环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1)、储水罐(2)、压缩机(3)、冷凝器(4)、喷射节流装置(5)、真空泵(6)、水位传感器(7)、控制器(8)和总控制开关(9),所述压缩机(3)分别与所述储水罐(2)和所述冷凝器(4)通过管道连接在一起,所述喷射节流装置(5)的工作流体入口通过管道端连接于冷凝器(4)的输出端,喷射节流装置(5)的引射流体入口端通过管道连接于储水罐(2),其出口端连接于所述蒸发器(1)输入端,所述真空泵(6)设于所述储水罐(2)上,所述水位传感器(7)设于所述储水罐(2)的内部且其连接有所述控制器(8),控制器(8)连接有所述总控制开关(9),总控制开关(9)分别与所述蒸发器(1)、压缩机(3)、冷凝器(4)、喷射节流装置(5)、真空泵(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再循环蒸发器循环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1)、储水罐(2)、压
缩机(3)、冷凝器(4)、喷射节流装置(5)、真空泵(6)、水位传感器(7)、控制器(8)和总控制开
关(9),所述压缩机(3)分别与所述储水罐(2)和所述冷凝器(4)通过管道连接在一起,所述
喷射节流装置(5)的工作流体入口通过管道端连接于冷凝器(4)的输出端,喷射节流装置
(5)的引射流体入口端通过管道连接于储水罐(2),其出口端连接于所述蒸发器(1)输入端,
所述真空泵(6)设于所述储水罐(2)上,所述水位传感器(7)设于所述储水罐(2)的内部且其
连接有所述控制器(8),控制器(8)连接有所述总控制开关(9),总控制开关(9)分别与所述
蒸发器(1)、压缩机(3)、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腾飞杨振任思栋张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三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