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缸头侧盖压装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34478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大排量发动机零部件装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排量发动机缸头侧盖压装辅具的结构,包括辅具本体、压板Ⅰ、第一螺柱、压板Ⅱ、第二螺柱,其中,所述辅具本体由横板及两个L型竖板组成,所述L型竖板的短边设置为曲面;所述第一螺柱上部通过螺纹同辅具本体的横板装配,下部同压板Ⅰ装配,所述压板Ⅰ的下部设置为曲面;第二螺柱上部通过螺纹同辅具本体的横板装配,下部同压板Ⅱ装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发动机缸头侧盖压装辅具,结构设计合理、简单,特别适用于大排量发动机,可准确控制和满足缸头侧盖压装力要求,保证缸头侧盖同缸头垫片、凸轮轴座、凸轮轴盖结合面的安全、可靠的进行密封,解决缸头侧盖漏油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大排量发动机装配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大排量发动机缸头侧盖压装辅具的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中小排量摩托车生产厂家众多,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同时,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排量摩托车作为廉价的机动代步工具将逐步被汽车代替。摩托车由于其本身特有的机动灵活、运动感强等特性,在某些特殊场合仍是摩托车爱好者的最大需求。因此,开发高性能、高技术的大排量摩托车成为摩托车企业的大势所趋。我公司开发的LJ2V95MX双缸、水冷、电喷大排量发动机,在进行发动机缸头侧盖装配过程中,由于原缸头侧盖压装辅具,设计不合理,存在无法准确控制缸头侧盖同缸体垫片的压装力的原因,导致缸头侧盖同缸头垫片压装力不足,致使LJ2V95MX大排量发动机工作时,存在缸头侧盖漏油质量隐患。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缸头侧盖压装辅具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发动机缸头侧盖压装辅具,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缸头侧盖压装辅具,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合理、简单的发动机缸头侧盖压装辅具,使其准确控制缸头侧盖同缸头垫片之间需要的压装力,保证装配质量要求,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发动机缸头侧盖压装辅具,包括辅具本体1、压板I 2、第一螺柱3、压板II 4、第二螺柱5,其中,所述辅具本体I由横板及两个L型竖板组成,所述L型竖板的短边设置为曲面;所述第一螺柱3上部同辅具本体I的横板装配,下部同压板I 2装配,所述压板I 2的下部设置为曲面;第二螺柱5上部同辅具本体I的横板装配,下部同压板II 4装配。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发动机缸头侧盖压装辅具,其中所述的L型竖板短边的曲面与发动机凸轮轴座9的曲面一致。前述的发动机缸头侧盖压装辅具,其中所述的压板I 2下部的曲面与发动机凸轮轴盖8的曲面一致。前述的发动机缸头侧盖压装辅具,其中所述的第一螺柱3上部通过螺纹同辅具本体I的横板装配,设置为2个。前述的发动机缸头侧盖压装辅具,其中所述的第二螺柱5设置为六方头。前述的发动机缸头侧盖压装辅具,其中所述的第二螺柱5上部通过螺纹同辅具本体I的横板装配,设置为I个。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发动机缸头侧盖压装辅具,结构设计合理、简单,特别适用于大排量发动机,可准确控制缸头侧盖同缸头垫片之间需要的压装力,保证缸头侧盖同缸头垫片的装配质量要求,解决大排量发动机缸头侧盖漏油隐患。综上所述,本技术将缸头侧盖压装辅具设计为辅具本体、压板1、第一螺柱、压板I1、第二螺柱零件组成。通过旋转第一螺柱,达到缸头侧盖压装辅具在发动机上的定位及夹紧;通过控制第二螺柱的旋合扭矩,即可准确控制压板II的压紧力,进而控制缸头侧盖同缸体垫片的压紧力。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缸头侧盖压装辅具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缸头侧盖压装辅具工作状态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缸头侧盖压装辅具工作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缸头侧盖压装辅具工作状态的轴侧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辅具本体2:压板 I3:第一螺柱4:压板 II5:第二螺柱6:第一螺钉7:第二螺钉8:凸轮轴盖9:凸轮轴座10:缸头侧盖11:气缸头组件12:缸头垫片13:气缸体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发动机缸头侧盖压装辅具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本技术发动机缸头侧盖压装辅具由辅具本体1、压板I 2、第一螺柱3、压板II 4、第二螺柱5零件组成。其中所述辅具本体I由横板及两个L型竖板组成,所述L型竖板的短边设置为曲面;所述第一螺柱3上部同辅具本体I的横板装配,下部同压板I 2装配,通过旋转第一螺柱3,可压紧和松开压板I 2;所述压板I 2的下部设置为曲面;第二螺柱5设置为六方头,其上部通过螺纹同辅具本体I的横板装配,下部同压板II 4装配。具体的,前述的L型竖板的短边设置为与发动机凸轮轴座9相一致的曲面,前述的压板I 2的下部设置为与发动机凸轮轴盖8相一致的曲面,确保本技术提出的压装辅具通过辅具本体I下部的L型竖板短边的曲面、压板I 2下部的曲面,定位、夹紧在发动机的凸轮轴座9、凸轮轴盖8共同组成的圆柱面上。具体的,第一螺柱3设置为两个,其型号为MlO ;第二螺柱5设置为I个,其型号为M12.具体的,本技术提出的缸头侧盖压装辅具,特别适用于大排量发动机(如本公司开发的LJ2V95MX发动机),首先依次完成发动机的气缸体组件13、缸头垫片12、气缸头组件11、凸轮轴座9、凸轮轴盖8配工序后,再进行缸头侧盖10的装配工序。请参阅图2、图3及图4,以发动机的凸轮轴座9、凸轮轴盖8共同组成的圆柱面作为缸头压装辅具的定位及夹紧面,通过辅具本体I下部、压板I 2曲面共同组成定位面,通过旋转2件第一螺柱3零件,达到缸头侧盖压装辅具在发动机上的定位及夹紧;在缸头侧盖10同凸轮轴盖8、凸轮轴座9、气缸头组件11、缸头垫片12相结合的密封面上均匀涂密封胶,将缸头侧盖10上的第一螺钉7 (型号为M5 X 20)的装配孔同凸轮轴盖8、凸轮轴座9、气缸头组件11的装配孔对正后装配,使用扭矩扳手旋转第二螺柱5,通过压板II 4对缸头侧盖10施加压装力,通过定量控制扭矩扳手的扭矩,准确控制缸头侧盖10需要的压装力,满足缸头垫片密封压紧力的要求;然后,在缸头侧盖10上装配6件第一螺钉6 (型号为M5 X 20)和I件第二螺钉7 (型号为M6 X 35),根据装配工艺要求将第一螺钉6和第二螺钉7打进所需扭矩,保证缸头侧盖10装配质量,解决缸头侧盖漏油的质量隐患。具体的,前述的第一螺柱3、第二螺柱5的旋紧或松开既可手动操作,也可使用气动工具操作。综上所述,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发动机缸头侧盖压装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具本体(I)、压板I (2)、第一螺柱(3)、压板II (4)、第二螺柱(5),其中,所述辅具本体(I)由横板及两个L型竖板组成,所述L型竖板的短边设置为曲面;所述第一螺柱(3)上部同辅具本体(I)的横板装配,下部同压板I (2)装配,所述压板I (2)的下部设置为曲面;第二螺柱(5)上部同辅具本体⑴的横板装配,下部同压板II (4)装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头侧盖压装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竖板短边的曲面与发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缸头侧盖压装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具本体(1)、压板Ⅰ(2)、第一螺柱(3)、压板Ⅱ(4)、第二螺柱(5),其中,所述辅具本体(1)由横板及两个L型竖板组成,所述L型竖板的短边设置为曲面;所述第一螺柱(3)上部同辅具本体(1)的横板装配,下部同压板Ⅰ(2)装配,所述压板Ⅰ(2)的下部设置为曲面;第二螺柱(5)上部同辅具本体(1)的横板装配,下部同压板Ⅱ(4)装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晨明艾东斌孟凡科李滨时李保明张祥高丽霞崔湘豫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